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7篇
  9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针对传统压力补偿灌水器生产工艺复杂、补偿效果不佳的问题,该研究以纽扣式压力补偿灌水器结构为基础进行压力补偿元件的优化与性能分析。基于COMSOL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平台,对灌水器多物理场耦合的瞬态过程进行力学建模与数值模拟,确定了球型限位曲面与空间螺旋副流道配合的最佳构型。以流态指数为目标,针对副流道深度、宽度、副流道螺旋角度、压力补偿元件硬度等关键因素开展了单因素水力性能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出流态指数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副流道宽度、压力补偿元件硬度、副流道深度;经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参数为:副流道宽度0.65 mm、副流道深度0.14 mm、压力补偿元件硬度53 HA。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灌水器流态指数为0.074,压力补偿区间为0.075~0.3 MPa,满足流态指数不超过0.1、起调压力不超过0.1 MPa、压力补偿区间大小不小于0.15 MPa的设计要求,压力补偿区间内平均流量为2.31 L/h。研究结果可为灌水器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2.
甲醛交联淀粉尿素缓释化肥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凯  刘勇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675-4679
以交联玉米淀粉为包膜材料,制备出可生物降解的尿素缓释化肥,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粒度为1 mm的玉米颗粒3 g与9 g尿素混合均匀,135℃糊化,加入8 m L甲醛溶液,调节p H至8.5~9.0,将反应体系加热至75~80℃,保温90 min;降温至65℃,调节p H至3.0~3.5,继续反应45~60 min。缓释化肥样品通过在水中1 d及7 d尿素释放试验,7 d土壤中尿素释放试验测定了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其尿素溶出率分别可以达到13.3%、20.4%和14.2%,缓释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93.
优质水稻新品种“黄华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占"是广东农科院水稻所选育而成的常规优质籼稻品种,2005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稻2013005)。该品种米质优、熟期早、抗倒伏,是陕南发展机插秧和高档优质米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94.
房文红  周凯 《海洋渔业》2005,27(1):44-48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2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75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显示,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22在1/2MIC、1MIC、2MIC和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0.47h、0.76h、1.26h和2.05h;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751在1/2MIC、1MIC、2MIC和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0.29h,0.48h,1.97h,2.30h。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具有明显的PAE;该结果提示,在制定给药方案时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次数,仍能维持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95.
白梅  周凯 《海鲜世界》2006,(3):51-52
维生素C(Vc)又名抗坏血酸.Vc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含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同时具有强有机酸性和强还原性.Vc磷酸脂镁是Vc的一种稳定型磷酸盐其摄入动物体内即可释放出Vc.一方面,作为细胞内酶的辅因子参与胶原蛋白、儿茶酚胺、类固醇激素合成,调节肽酰胺化、矿物质代谢,另一方面,作为细胞内外重要抗氧化剂,在抗应激、调节免疫等功能上起重要作用.Vc是水产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因为绝大多数鱼类不能自身合成Vc,它们所需的Vc必须从饵料中获得,因此鱼类比畜禽更容易出现Vc缺乏症.缺乏Vc时,鱼类生长缓慢,脊柱弯曲,皮肤及内脏出现出血等症状(王利,汪开毓2003).  相似文献   
296.
锯缘青蟹血细胞的形态及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血细胞染色的抗凝剂、染色方法进行筛选。蟹样品体质量约250g。采用亚甲基蓝、瑞氏法染色后,在Olympus油镜下观察、记数、测量,再结合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结果对锯缘青蟹血细胞进行分类。根据血细胞质中颗粒的有无、大小、折光性、染色特性及细胞的大小、核质比等,将锯缘青蟹血细胞分为4种:(1)无颗粒细胞,细胞质中无颗粒;(2)小颗粒细胞,细胞质中有深蓝色小颗粒;(3)中间型细胞,细胞质中既有深蓝色小颗粒,又有折光性红色大颗粒;(4)大颗粒细胞,细胞质中充满了具有折光性的红色大颗粒。4种血细胞的大小顺序从小到大依次为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中间型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核质比则相反,分别为54.01%、37.13%、25.37%、17.49%;其数量百分比分别占20.92%、40.30%、19.39%、19.39%。根据伪足的多少。对4种血细胞在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97.
集约化养殖(盐碱水)中白斑狗鱼的生长及耗氧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肉食性凶猛的白斑狗鱼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盐碱水域设施集约化养殖中的生物学特性和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平均体长12·3±1·36cm、平均体重22±1·85g的白斑狗鱼经362d养殖后,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达到54·2±0·5cm和1776±6·5g;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为1·183mm/d和4·89g/d;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平均为0·41%和1·186%。水温在15·4~26·3℃时,特定增长率保持在0·5%/d以上,水温21·1℃时,特定增长率为最高0·728%/d;在水温13·8~26·3℃时,特定增重率保持在1·0%/d以上,水温23·7℃时,特定增重率达到最高(2·286%/d)。在一定水温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之增大,呈正相关性。33±2·54g和81±5·34g体重白斑狗鱼水温与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0·416x-0·2833,(R2=0·988);y=0·6963x-2·902,(R2=0·8871)。在水温20℃时,白斑狗鱼耗氧量随其体重增加而升高,但耗氧率和窒息点却随体重增加而下降。拟合白斑狗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98L3·0299(R2=0·9989),其中b接近于3,表明白斑狗鱼的体长和体重处于等速生长。  相似文献   
298.
众所周知,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优良的开口饵料。可轮虫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危害却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笔者在多年从事水产养殖实践工作中发现轮虫大量繁殖对养殖鱼类会造成严重影响。现对其危害及原因进行分析。一、轮虫对鱼类的危害及鉴别诊断1.危害①引起养殖鱼类浮头,严重的引起大批量死亡,对渔民造成重大损失。②水产养殖动物吃食不好、溜边,产生养殖安全隐患。③养殖水体中的藻类生长不好,光合作用效率低下,引起水体溶氧不足。2.鉴别诊断①肉眼观察。取水放在透明试管里可以看见大量的游动的小白点。②镜检。在40倍镜下可以看到很多轮虫,…  相似文献   
299.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11个2017—2018年度长江中游区国家油菜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关联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熵关联度为:硫苷0.979 3,菌核病发病率0.980 8,菌核病发病指数0.980 6,株高0.986 3,有效分枝数0.973 4,单株有效角数0.987 6,角粒数0.984 8,千粒重0.980 7,单株产量0.989 4;熵关联顺序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数、株高、角粒数、菌核病发病率、千粒重、菌核病发病指数、硫苷、有效分枝数。  相似文献   
300.
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的大豆脂肪酸组分检测方法,为大豆脂肪酸的遗传改良和食品质量检测等奠定基础。以1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大豆脂肪酸甲酯化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脂肪酸检测的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大豆脂肪酸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大豆脂肪酸甲酯化提取的最优处理温度为50℃,最优处理时间为35 min;基于赛默飞气相色谱仪检测平台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大豆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检测,但内标法更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本研究确立的大豆脂肪酸检测方法可以满足检测灵敏度高、处理简单快速、线性范围良好的要求,可应用于大豆脂肪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及大豆脂肪酸的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