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1篇
  39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鱼鳖混养池塘中,设置6只网箱,放养稚鳖6000只,培育30天,收获稚鳖5974只,成活率99.37%。  相似文献   
72.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森林防火技术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更新。为更好地适应智慧消防趋势与“产学研”高校教学发展新模式,本文以森林火灾虚拟仿真综合试验平台研究为教学支撑,以森林火灾发生条件、影响因素、控制技术、火灾预防等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小组演示、操作、讲解、研判等课程设计直观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趋势,探索森林火灾风险评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该模式能够实现学生对森林火灾动态、直观、全局的体验和把控,并且推动了教师与学生对相关研究的合作与发展。通过建立实验教学过程考核,将学生学习各阶段的成效量化,综合考虑与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后,能够精准把控学生学习进展和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强化教学。本研究最终在促进学校林火虚拟仿真与风险评估实验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科研与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综合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73.
指出了作物需水量的精准测算是提高水分利用率的关键,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测算作物需水量的方法进行搜集整理,对比分析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通过对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多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使用彭曼-蒙特斯公式法计算作物需水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此方法准确性高但所得结果是最优...  相似文献   
74.
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遥感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永久耕地为例,基于2001—2019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遥感影像,开展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遥感监测和影响因素分析。BFAST(Breaks for additive seasonal and trend)算法用于建模历史时期耕地生产力变化的预期行为,并以此为基准判断监测时期耕地生产力是否存在隐性退化风险。基于地理探测器,从3个准则层的8项指标变量对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进行了主导影响因素探测和因子交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存在生产力隐性退化的耕地比例为21.9%,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西北地区的徐州市、宿迁市的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比例最高,分别为47.2%和43.4%,且表现出聚集性。东南地区的苏州市、无锡市和南通市的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比例较低,均不足10%。因子探测分析表明外流人口数量、种植业从业人员数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3项指标对江苏省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的解释力最强。多因子交互耦合后,人口因素与生产条件解释力增强最为显著。耕地生产力隐性退化的地域分异类型划分为生产条件约束型...  相似文献   
75.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 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切报道。为发掘柔嫩艾美耳球虫GRAs并研究其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从E.tenella北京株中鉴定到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hypothetical dense granule protein, hEtGRA)hEtGRA12、hEtGRA9,并用纯化后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种蛋白的抗原性。分子克隆结果表明,hEtGRA12、hEtGRA9基因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 188、1 110 bp,分别编码395、369个氨基酸,与其他顶复合器门原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2、GRA9物种间相似性分别为28.8%~39.6%、27.5%~29.5%;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条带大小分别为63.6、67.0 ku;...  相似文献   
76.
采用匀浆、差速离心、镜检和标志酶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结果显示,经Hoechst33258染色,在匀浆2min对照组中,观察到大量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完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膜完整,荧光强度较高;在匀浆3、4、5 min实验组中,完整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且出现许多形态较小、荧光强度弱、轮廓模糊的细胞碎片。通过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细胞破碎结果与上述染色结果一致,随着匀浆时间(2~5 min)的增加,细胞破碎率升高,当匀浆时间达到5 min时,细胞破碎率升至94.24%。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分离组分(S2、C2、C4、S5和C5),镜检发现,C2组分荧光强度最强,荧光颗粒数目多,而其他组分荧光强度弱,且基本观察不到荧光颗粒。由此推测,细胞核主要存在于C2组分中;同时,细胞膜(5’-核苷酸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质(乳酸脱氢酶)和微粒体(葡萄糖-6-磷酸酶)标志酶活力在其他亚细胞组分中有少量检出,但它们在S2、C4、S5和C5组分中的的标志酶活性比例较高(分别为63.90%、64.89%、77.82%和67.55%)。由此推测,S2、C2、C4、S5和C5分离组分分别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和微粒体。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方法,为贝类生理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关于脑-肠通路的研究热度不断攀升,尤其在神经性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整肠道菌群将信号由肠传递至脑也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思路。蜜蜂作为新型模式生物不仅营社会性群居生活,其肠道构成与菌群作用等也与人类有相似之处。文章将分析蜜蜂在未来作为疾病模型应用于脑-肠通路研究与临床治疗方案研发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揭示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西北3省(区)风雪流发生的可能性,为风雪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1—2010年3省(区)130个区站地面气象资料,划分风雪流发生可能性等级。[结果](1)研究区65.4%的地区有发生风雪流灾害的可能性,其中16.9%的地区发生风雪流可能性的等级较高;(2)研究区风雪流灾害最严重的月份为3和12月,少数地区受地形影响有所差异;(3)研究区30a间气象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风雪灾害发生可能性没有减弱趋势。[结论]西北3省(区)需重视风雪灾害防治,尤其是3和12月应重点防护;同时要加强生态修复工作,降低风雪灾害。  相似文献   
79.
基于冠层温度的典型沙生植物土壤水分状况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层温度是植物体能量平衡结果的体现,是衡量植物水分多寡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农业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植物干旱程度的评价。本研究以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3种典型沙生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A(5%~20%)、B(20%~40%)、C(40%~60%)、D(60%~100%)设置4个水分梯度,监测并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植物冠层温度日变化特征及差异性,探究沙生植物冠层温度对气象因子及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在同一监测时间,即气象条件背景相同情况下,植物所处的土壤含水率越低,其正午的植物冠层温度越高。2)在日尺度范围内,植物冠层温度的高低受到气象因子、土壤水分的共同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冠层温度的影响比土壤水分较为显著。3)基于日尺度上多时间点的冠层温度数据建立的冠层温度数据对气象因子响应的敏感度系数,可以判定植物所处的土壤水分状况。土壤含水率越低其植物冠层温度对气象因子的敏感度越小。利用植物冠层温度可以实现对于植物所处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判定,为大田植被的水分管理提供1种新的、便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
智能养猪,是把工业上智能制造的理念迁移到养猪业,围绕养猪产业链构建更广泛的网络化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可以更广泛地协同集成各类软硬件和最新技术,从而基于养猪产业生产等多场景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介绍了目前国内智能养猪市场主要涉及的大数据平台、猪场物联网平台与设备、人工智能技术及解决方案等领域。分析了我国智能养猪领域存在的3大问题:农业物联网标准化程度低,猪场智能设备普及率不高,应用模型实用性有待加强。展望了智能养猪的3大发展趋势:机器自我学习是突破点,数据是最终驱动力,平台化优势将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