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一、鱼种来源 1,网箱人工繁殖方法从常规鱼池、蟹池套养鲐鱼中,选择1.5~3公斤的鲐鱼,放养在1-2亩池塘中强化培育一段时间后,移入网箱催产。在进排水方便的鱼池或蟹池中设置网箱,规格为3米×2米×1.5米或5米×3米×1.5米,网目9目/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62.
近几个月以来,我市局部区域出现外河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淤寒(水花生泛滥、淤泥积厚)等情况,导致一些区域短期内池塘进水不便,宜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3.
一、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夏花前应清塘消毒,最好先抽干池水晒塘20天左右,然后注水10厘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一周后池塘注水1.2米。放养夏花前一周用添加10%~20%的EM生物制剂搅拌经发酵3天的菜粕肥水,用量30千克/亩施入池塘水体,培育天然浮游生物饵料。如果时间紧促,宜采用漂白粉或其替代品清塘,3~5天后即肥水。  相似文献   
64.
翘嘴红鲌养殖应用膨化颗粒饲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翘嘴红鲌养殖应用膨化颗粒饲料进行了试验。夏花培育冬片饲料系数1.063,下降15%,出塘体长、体重分别提高23.1%,92.5%;成鱼养殖饵料系数2.077,下降59.5%  相似文献   
65.
去年春,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中为了既节省开挖投资又便于复耕轮作,利用低产田稍作改造成浅水池养殖的面积近3万亩。同时由于近几年来河蟹养殖病害严重,我们在新芳镇马塘村开展了低产田改造成浅水池的河蟹生态养殖试验,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基本要求:本试验为低产田新改造的浅水池,面积20.2亩,紧靠外河,水源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呈长方形,四周开挖环沟,沿进排水对角线方向开一纵沟,为达到高灌低排,各沟向排水口逐渐略有增深。沟坡比为1:3.5,上沿宽8米,平均深于原田块板面0.8m,环沟、纵沟占总面积30%。…  相似文献   
66.
针对河蟹养殖因普遍存在规格小、病害多而影响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我们在2001年开展了"大规模商品蟹的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经初步总结形成实用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7.
刘勃 《农家致富》2006,(10):39-39
鱼种质量 放养的翘嘴红鲌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体表无病灶。不选用近亲繁殖的后代做鱼种.以保持较好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8.
一、池塘条件面积3亩左右为宜,不超过5亩,水深2米,沙质壤土,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工业、生活污水。二、清塘消毒5月初排干塘水,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兑水泼洒或250公斤撒施,暴晒10天后回足塘水,每亩用漂白粉5公斤、硫酸铜1公斤分别全池泼洒,较彻底地杀灭池中野条鱼、各种有害生物和病原体,减少鳜鱼感染疾病的机会,提高成活率。三、放养5月中旬先放养鳙(或鲢、草、鳊)鱼苗,每亩50万~100万尾作饵料鱼,二周培育至1.5~2厘米(期间用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治虫一次)。5月底6月初投放鳜鱼火片(3~4厘米)1000尾左右。最…  相似文献   
69.
大面积蟹池应用底层管道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试验(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河蟹为甲壳类水生动物,其底栖生活、脱壳生长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对免疫功能低的特点,和一般养殖鱼类有较大差异,就水域的理化性质方面而言,特别是对溶氧、水温因子的要求表现更为突出,较鱼类(5毫克/升、25-30℃)分别对应适宜的最低值高、最高值低,因养殖水体底层溶氧低而表层水温高,影响河蟹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规格、单产一直总体徘徊在140~150克/只、50~60千克/亩。  相似文献   
70.
应用底层管道充气增氧新技术培育扣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规扣蟹培育过程中由于放养密度高,并移植水草,投放较多水花生作为河蟹栖息、脱壳的隐蔽场所,池塘水体的交换能力差,水质易变,溶氧较低,易造成缺氧事故,严重影响蟹种中后期的生长脱壳和产量。为了提高溶氧,改善水质,充分发挥扣蟹培育池的增产潜能,我们在2007年5~11月进行了应用管道充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