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9篇
  36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412.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安全的羊布鲁菌检测方法,构建布鲁菌bp26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用切胶-电洗脱的方法纯化重组GST-Bp26蛋白,并以纯化的重组GST-Bp26蛋白为包被抗原,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羊布鲁菌血清抗体的iELISA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i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符合性,能够满足羊布鲁菌病临床检测需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13.
湖北省柑橘园土壤养分分级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对湖北省柑橘主产区143个柑橘园0~30cm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有89.5%柑橘园土壤pH值适合柑橘生长;有59.4%的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速效N、P、K缺乏分别为78.3%、44.1%和77.6%;中量元素养分Ca、Mg缺乏分别为39.1%和37.1%;分别有34.3%、20.3%、16.8%、63.6%、35.5%和77.4%的柑橘园缺乏有效Fe、Mn、Cu、Zn、Mo和B。土壤有效Ca、Mg、Fe、Mn、Cu、Mo含量在部分柑橘园存在过量现象,分别占柑橘园的9.8%、4.9%、7.7%、4.9%、3.5%和4.0%。柑橘园土壤pH值、有机质和各种有效养分含量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变化,如鄂南柑橘园土壤偏酸,而汉江流域(鄂北)土壤偏碱;鄂南Ca和Mg缺乏程度高,汉江流域含量相对较高,而有效Fe、Mn、Zn含量则相反。调查结果还表明,柑橘园土壤有效Cu和B含量受人为活动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14.
分别在湖北省柑桔主产区通山、宜昌和秭归进行为期4年的柑桔施用硫酸钾(SOP)和氯化钾(MOP)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值、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SOP和MOP对柑桔产量的影响在三个试验点表现不尽相同,其中通山、宜昌点MOP增产效果高于SOP,而在秭归点则相反,这种差异与土壤钾、硫含量和施用的其他肥料品种有关.两种品种的钾肥均能改善果实品质,SOP作用略高于MOP.连续4年施用MOP未见对柑桔生长、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15.
用ASI法测定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铵态氮,并与我国常规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ASI—P与Olsen—P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水作条件下比旱作条件下高,在酸性条件下比中、碱性条件下高,随着土壤pH值升高,两者的相关系数迅速降低;(2)ASI—K与NH4OAc—K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旱作条件下比水作条件下高,在碱性条件下比中、酸性条件下高,且对pH值和水分条件的变化均较敏感;(3)ASI—N比碱解N低得多,且在水作条件的中、酸性pH范围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416.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评价缓释复合肥料供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d内2种SRCF在土壤中NO3--N和NH4+-N养分的日均供应量占普通复合肥(NCF)的3.3%~58.1%,并以NH4+-NNO3--N;2种SRCF的H2PO4-和K+的日均供应量占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CF的14.9%、23.2%和92.7%、64.5%。与NCF相比,SRCF氮素和磷素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Elovich和抛物线扩散方程的b值可分别用来表征SRCF的NO3--N、H2PO4-和NH4+-N、K+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后被吸收的日均供肥量。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提取测定的SRCF养分在土壤中的供肥特性与该法测定的土壤本身养分的供肥特性相似。SRCF氮、磷、钾养分累积释放量与盆栽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9~*0.994**)。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测定和评价缓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中养分的供肥特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17.
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与化肥配施的不同处理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沼液配施氮肥、沼液配施低氮磷和沼液配施高氮磷处理都显著提高了茎瘤芥产量(提高幅度为12.1%~29.7%)。除沼液配施高量氮磷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Vc含量外,其余处理的作用不大。沼液配施化学肥料各处理提高茎瘤芥氨基酸含量10.7%~12.8%,农家肥明显降低茎瘤芥氨基酸含量。各施肥处理降低了茎瘤芥还原糖含量,以沼液配施高氮、低氮磷处理的降低作用最突出。农家肥和沼液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硝酸盐含量,沼液配施化学肥料提高硝酸盐含量7.7%~43.6%。各施肥处理对茎瘤芥水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18.
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小区与中间试验,研究了现推广的覆膜栽培技术。由于残膜积累,土壤理化性状低劣,使后茬作物产量下降。为减少地膜污染,建议采用膜外侧栽培。  相似文献   
419.
针对现今中国国企改制中对划拨土地处置的几种方式都有较大缺陷的情况,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几种处置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处置方式—一次出让,分期交纳方式,这种新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可以发扬其他方式的优点,规避其缺点,达到国家与企业的双赢。提出这种方式意在为完善中国国企改制中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0.
由于化学药物施用后会存在鱼体残留、抗药株出现及破坏生态环境等诸多不足,就极大地推进了鱼类免疫学及免疫疫苗等免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由于水产动物是较低等的动物,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较高等动物原始,其研究进展也比较缓慢。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免疫技术在水产动物的疾病诊断、疾病防治及营养等多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免疫诊断技术免疫诊断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等特点,将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缩短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的诊断时间,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1.1单克隆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