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28篇
  70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01.
畜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现代畜禽养殖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畜禽养殖废水的排放.当前,我国每年的畜禽粪污排放量大约为38亿吨,其中猪、牛、家禽每年产生的粪污量分别为18亿吨、14亿吨、6亿吨,分别占总量的47%、37%、16%...  相似文献   
702.
为了给永登县日光温室生产中防治葡萄灰霉病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多年的试验和调查,总结分析了永登县日光温室红提葡萄灰霉病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管理因素,提出了以清洁田园、合理密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等农业技术措施为主,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03.
为了明确长枝木霉T6菌株(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m)对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促生效果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水琼脂培养法、浸泡法和灌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测定了长枝木霉T6菌株及其孢子悬浮液和发酵滤液处理后小油菜种子活性、根系发育及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水琼脂培养法,接种长枝木霉T6菌株后小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苗鲜重和干重相对增长率分别为2.51%、20.55%、70.79%、21.98%、32.00%和30.00%,幼苗根系总投影面积、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8.49%、58.79%、18.18%、100.00%和77.88%;采用种子浸泡法,浓度为1.0×107 cfu·mL-1长枝木霉T6菌株孢子悬浮液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小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其相对增长率分别为2.06%、19.60%、82.21%、43.36%、31.58%和40.00%,根系总...  相似文献   
704.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椰子中脂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本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海南高种和矮种椰子椰肉组织的代谢物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2 579种代谢信号,其中鉴定了564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类黄酮等。定量分析表明高种椰子的脂质总体含量高于矮种椰子,其中绿矮椰子脂质含量最低。甘油脂、鞘脂和脂肪酰是不同类型椰子中主要的差异物质。转录组数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椰子中的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脂肪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木质素代谢和苯丙烷代谢。基于表达模式的不同将差异基因划分为20个不同的模块,其中“Melightyellow”模块与差异积累的脂肪酸高度相关。通过分析模块中脂质途径结构基因启动子区的cis-element,发现大多数脂质途径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多个MYB家族的结合位点及大量的激素信号响应元件。结果表明,MYB家族的转录因子可能在脂质的合成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激素可能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参与到脂质的合成调控中。本研究通过组合策略对不同品种椰肉组织脂质差异的分子机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了转录因子?结构基因?代谢物的合成调控网络,为后续解析脂质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资源,为油脂椰子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5.
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60(DS)、90(DN)、120(DT)、150(DF)日龄沙子岭猪睾丸组织进行转录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猪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生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各文库获得的序列数量共计1 095 135 628条,164.26 GB,其中比对至猪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例为73.07%~75.64%,共有25 491条转录本,对应21 606个基因;DN VS. DS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1 606个,其中1 216个上调基因显著富集于40条GO项,390个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166条GO项;DT VS. DN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180个,其中97个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37条GO项;DF VS.DT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438个,其中243个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22条GO项。说明沙子岭猪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60日龄至90日龄期间,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沙子岭猪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生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6.
为研究适宜在南疆地区种植的复播大豆最佳株行配置,采用不同株行配置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试验,设3种行距处理15 cm(H1)、30 cm(H2)、45 cm(H3),3种密度处理52.56万株·hm-2(M1)、55万株·hm-2(M2)、60万株·hm-2(M3),分析株行配置对复播大豆植株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大豆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叶形指数、LAI、LAD和荚果干物质分配比例均逐渐增加,茎干物质分配比例逐渐降低,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3处理大豆株高与主茎节数最高,分别达到67.38 cm和12.7节,M1处理茎粗与叶形指数最高,分别达到0.64 cm和2.72。H1M3处理在R6~R8期干物质积累最多,且产量最高,达到6 155.8 kg·hm-2,H3M2处理产量最低,达到4 142.6 kg·hm-2,H1M3处理较H3M2处理产量高48....  相似文献   
707.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以砂土边坡为研究对象,推导了渗流和地震存在时拟静力法和拟动力法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表达式。通过程序求解,与已有算例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2种方法解析式的合理性。参数分析表明,水位越高,边坡失稳越严重,水力梯度与安全系数基本为线性关系。渗流方向向下时,稳定性随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大;渗流方向向上时,变化规律相反。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剧烈,竖向地震加速度系数对稳定性影响较小,简化计算可以忽略不计。最终得出拟静力法的解析式,简单、实用,而拟动力法则可以更为全面地考察砂土边坡稳定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08.
黄芪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提高免疫力、降糖、抗衰老、保护脏器等多种药理作用。植物内生菌是具有丰富多样性特征的微生物类群,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与植物相同或相近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黄芪内生菌多样性包括真菌多样性和细菌多样性,目前已分离鉴定得到多株具有活性的黄芪内生菌,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甾体类、醌类、肽类及内酯类等。本综述对黄芪及其他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开发运用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黄芪|内生菌|微生物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709.
【目的】解析GhCDPK28-A10在棉花黄萎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从棉花基因组数据库获得Gh CDPK28-A10基因同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在经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i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或H2O2处理的棉株中GhCDPK28-A10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验证GhCDPK28-A10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作用。【结果】进化树和基因结构分析表明,陆地棉中GhCDPK28-A10的6个同源蛋白具有相似数量的基序和CDPK家族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启动子区域的序列分析发现GhCDPK28-A10包含响应茉莉酸(jasmonic acid,J...  相似文献   
710.
抑制素以一种反馈抑制的方式在卵母细胞增殖、卵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抑制素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相关作用,但关于其相互作用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数据有限。lncRNA过去一直被忽视,被认为是转录噪音,现在的研究逐渐表明,lncRNA在很多生理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转录、转录后多个水平参与调控,但其对生殖生理的调控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筛选INHBA相关lncRNAs,再经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细胞水平进行功能验证,在挖掘、利用繁殖相关分子标志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