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2篇
  16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SAUR(small auxin-up RNA)为早期生长素应答重要基因家族之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甜瓜SAUR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地鉴定,并对其基因结构、进化关系、基因复制关系、基因组织表达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甜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6个SAUR基因,在1号、11号染色体上分布的基因数目较多。通过最大似然法对甜瓜、拟南芥、西瓜、黄瓜SAUR家族基因蛋白氨基酸全长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划分成5个类群,甜瓜与拟南芥的SAUR基因在进化树上更倾向于分布在不同的分支上,而与西瓜、黄瓜的SAUR基因在进化树上更倾向于聚在一起。共鉴定到6个串联重复事件以及11个片段复制基因对;甜瓜SAUR家族基因中有13个基因在6个物种中均可形成基因对。顺式作用元件预测鉴定到8个与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10个与植物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8个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甜瓜SAUR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在甜瓜不同发育阶段表达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12.
探究湟水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将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究2000—2020年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对流域内植被空间分异及变化的影响力。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流域植被NDVI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003 8/a,其中湟水沿岸及下游部分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同时新兴城镇与"引大济湟"工程区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2)整个流域内,气温和高程是影响植被NDVI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高程、土壤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植被NDVI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3)各驱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解释力均高于单因素,呈现出非线性增强与双因子增强的情况,气温与地貌交互作用解释力最高,达到71.6%,对植被NDVI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强。(4)流域植被NDVI空间分异及变化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且自然因素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与地区生态工程逐步落实,流域植被覆盖情况正在转好。  相似文献   
413.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有着独特大白菜杂交制种适宜气候和地理条件。大白菜是当地消费最高的蔬菜。但当地大白菜制种技术缺乏,种子不饱满、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大白菜制种产业发展。本文对延优521大白菜品种杂交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主要从小株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除杂和采收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延边州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414.
本文对工厂化生产的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a (Waterston)成虫产品进行了一系列检测,检测物种形态及分子特征、外观(体色暗淡率、残肢残翅率)、产品数量、雌蜂率、寄生率及不同温度下(15℃、25℃及30℃)亮腹釉小蜂贮存死亡率共7个质量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亮腹釉小蜂产品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亮腹釉小蜂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应符合以下标准:形态特征吻合,分子序列(COI、ITS-1和ITS-2)相似度 ≥ 97%,体色暗淡率 ≤ 2%、残肢残翅率 ≤ 1%、实际数量占标识数量的比率 ≥ 95%、雌蜂率 ≥ 70%、不同温度下贮存死亡率均 ≤ 5%、寄生率 ≥ 90%。本标准各项指标的准确性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较高可行性,可用于亮腹釉小蜂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