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基于3S技术的绵羊牧食行为与草地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绵羊牧食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草畜管理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荒漠化草原区的主要牲畜细毛绵羊为研究对象,通过GPS项圈获取不同载畜率条件下绵羊的时空分布信息和遥感获取的植被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和选择性指数方法,研究绵羊牧食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草地环境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绵羊行走距离夏季大于秋季,且不同载畜率条件下行走距离呈现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的特征。地形对绵羊牧食的影响表现为,选择性指数平地斜缓坡斜坡,不同地形选择性指数之间的差异夏季小于秋季。在上午5:30—8:30和下午16:00—17:30时间段内,绵羊的活动区域有差异,上午集中在样地北半部活动,而下午在南半部即归牧地附近活动。植被盖度对绵羊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在植被盖度非常低、地表裸露的区域,绵羊才会有避食行为产生。在长期不同载畜率绵羊放牧影响下,荒漠草原植被盖度随着载畜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因此,在放牧管理时,可以考虑因地形和季节的不同调整饮水及收牧管理,这可以改变绵羊的时空分布,减少在退化草地的牧食频率。  相似文献   
162.
进口优质肉牛胚胎的整胚和分割后半胚移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口优质肉牛胚胎的整胚和分割后半胚移植试验李树静余文莉乌兰张立(内蒙古家畜改良站呼和浩特010010)吴德国(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目前我国肉牛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牛群品质差,良种覆盖率低。因此,急需从国外引进种源,改良我国牛群,以提高牛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3.
叶甲是新疆天然草场和牧草栽培区的一类重要的植食性害虫。其种类多、发生数量大、危害严重,已成为制约新疆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64.
蒙古国和内蒙古牧区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内陆地区,该地区多少年以来以放牧为主,2005年项目组在蒙古国和内蒙古牧区部分地方实地调查了畜牧业经营现状。调查中发现蒙古国的牧区以游牧为主,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经营模式有——协会组织,企业经营型、牧民自发组织自愿入股型、多种经营型、舍饲禁牧个体经营型等几种经营模式。调查中发现过去的粗放经营大大被改变,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被提高,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65.
冬季痢疾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主要是由于急性暴发和由此造成的影响使生产能力下降。因为有些牛在发病后,泌乳期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6.
苏尼特右旗青贮饲料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苏尼特右旗青贮饲料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加强青贮饲料建设要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既要合理开发,又要因地制宜,切实开展青贮饲料的种植、管理、收贮、调配工作,为我旗畜牧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引导农牧民走生态养畜、建设养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7.
乌兰 《甘肃农业》2006,(7):155-156
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利用及向大自然肆无忌惮排放各种污染物,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从而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人类必须清醒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整体。坚持人和自然平等前提下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并且以此为目标,采取措施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8.
东乌珠穆沁旗北部有一个拥有3600平方公里草原面积,280户人家,2009口人的纯牧业边境苏木,巴彦霍布日,它是乌珠穆沁草原最富庶的地方。 该苏木,牲畜存栏数已超过20万,户均达700多头(只),人均110多头(只),牲畜存栏数超过1000头(只)的牧户有58户,占总户数的20%,最高的达到3000多头(只),家庭和家族牧场初具规模。实行草畜双承包仅10年,勤劳的巴彦霍布日人开创了  相似文献   
169.
牛胚胎移植技术在中国内蒙古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991-1996年,对6个品种138头供体母牛超排处理199次,共获得A、B级胚胎1148枚,平均每次每头获可用胚5.77枚;共移植受体1299头(包括鲜胚和冻胚),妊娠产犊593头,总移植妊娠率为45.7%。对牛的超数排卵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不同超排方法的超排效果、不同品种肉牛的超排反应及重复超排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适于重复应用、效果稳定的超排方案,邓用FSH-PG法,FSH总剂量在4-6mg,5d 10次递减注射。同时,对受体牛饲养管理条件与受体诱导同期发情效果和移植妊娠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经产牛和育成牛受本移植妊娠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移植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对妊娠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大规模实施牛ET计划提供了受体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70.
气候变化与内蒙古草地退化初探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根据草地生产力变化的趋势,描述了内蒙古草原退化的现状。以降水量和气温两个主要气象因子为主,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区1970-1999年30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因子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同时,从草地生态系统的物流平衡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草地生态环境劣变的原因。分析表明:仅就目前的气象和草地监测资料,尚难以作出草地气候趋于干旱,进而引起草地生态系统劣变的结论;放牧畜牧业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形式,家畜是生态系统中植被的主要控制者,系统内物流(以N为例)的出入失调和季节性的草--畜供求失衡是引起草地生态系统迅速退化的主要因素;而气候变化对系统的劣变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认为增加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调整四季放牧的自然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引种入牧,缓解草地春季敏感期放牧压力等,是治理和维护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