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57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0篇
  132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书动人不动”馆际通借通还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动人不动"图书馆通借通还模式是在不增加任何附加条件和不改变现有环境的前提下,读者凭原借阅证在本馆、通过网络查询并办理借阅、归还其他图书馆图书手续的通借通还模式。"书动人不动"馆际通借通还是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创新的馆际通借通还模式,体现了"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已在汇文系统(libsys)得到了实现,并在联合体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2.
网络舆情错综复杂,现有的手工方式已无法满足互联网舆情实时监测与分析的要求,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信息系统是及时了解民意、掌握热点、发现与化解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就是运用信息自动发现与搜集、智能识别与处理等多种技术,能够满足指定主题自动发现与跟踪、舆情统计分析与热点趋势预测、正面言论回复与积极舆论引导等功能要求,是网络信息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3.
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鲜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西主要栽培木薯品种华南205鲜薯在常温、亚硫酸钠处理和沙藏3种处理方式下贮藏指标呼吸强度、失重率、淀粉含量和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藏效果最好,可显著降低鲜薯的呼吸作用,抑制其失重,减缓了淀粉的减少及还原糖的增加。呼吸强度与失重率相关系数为0.6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含粉率与还原糖含量相关系数为-0.909,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鲜薯贮藏中还原糖的增加是由于淀粉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4.
将40只初生体质量相近的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F1代羔羊随即分成A、B、C、D 4组。A、B、C组羔羊在10~15日龄同时断奶,分别喂以A、B和C 3种代乳料,D组羔羊则继续由母羊哺乳饲喂。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阶段(10~55日龄),A组平均日增质量(0.224±0.03)kg,极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1);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体高、体长和胸围基本一致。3个试验组羔羊粪中干物质含量均高于20%,因此,各组羔羊均处于正常生长范围。  相似文献   
105.
烟草青枯病生防真菌的分离鉴定与拮抗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cearum)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对其拮抗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活性筛选.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到真菌116株.经滤纸片法测定,筛选出6株(约5.2%)对烟草青枯病菌有一定拮抗作用的菌株,并用最小抑制浓度(MIC)法测定了其中2株活性较...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体成分的影响。选取32头妊娠15 d的环江香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2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77%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和1.00%L-脯氨酸(脯氨酸组)的饲粮。分别于妊娠第45和70天时,每个重复选择1头母猪屠宰,测定其体成分。结果表明:与等氮对照组相比,妊娠第45天时脯氨酸组环江香猪的脂肪率显著降低(P0.05),皮肤率呈增加趋势(0.05≤P0.10);妊娠第70天时脯氨酸组的脂肪率显著增加(P0.05),皮肤率呈降低趋势(0.05≤P0.10),背最长肌中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精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呈增加趋势(0.05≤P0.10)。与妊娠第45天时相比,妊娠第70天时脯氨酸组的脂肪率显著增加(P0.05),瘦肉率与皮肤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脯氨酸可增加妊娠环江香猪机体脂肪和精氨酸的沉积量,妊娠中期的机体脂肪沉积量比妊娠前期有所增加,从而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种公猪精液繁殖障碍病毒性病原的感染状况,应用PCR对2014年—2016年间云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212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小病毒(PPV)5种与猪繁殖障碍有关的病原检测。结果表明,PPRSV阳性率为7.08%,CSFV阳性率为3.77%,PCV2阳性率为6.60%,PRV阳性率为3.30%,没有检测出PPV,PRRSV和PCV2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其他疫病保持相对平稳态势。所有的混合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出了PRRSV,其中PRRSV和PCV2的混合感染最为常见。结果提示,控制猪场疫病发生的关键是控制PRRSV和PCV2的流行,有必要加强对种猪群的疫病病毒检测,推行种猪场主要疫病的控制与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8.
垄作覆膜对川中丘区土壤物理性状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垄作覆膜(A1B1)、平作覆膜(A1B2)、垄作不覆膜(A2B1)、平作不覆膜(A2B2)4个处理,研究垄作与覆膜对川中丘区春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丘陵旱地玉米生育前期耕层土壤水分和温度;垄作栽培显著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垄作与覆膜措施相结合可有效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和物理结构。从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看,覆膜显著提高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降低秃尖长,产量较不覆膜处理平均增加20.2%。垄作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因覆膜与否而异。覆膜下,垄作较平作显著提高了穗粒数,降低了秃尖长,产量较平作增加7.7%;不覆膜下,垄作则显著降低穗粒数、百粒重,产量较平作降低12.6%。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生育前期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垄作覆膜通过提高玉米生育前期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改善了耕层土壤物理性状,最终提高了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9.
聚合氨基酸对北方水稻土中氧化铁存在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类型水稻土中氧化铁含量特征,探明添加外源聚合氨基酸对水稻土中氧化铁形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北方不同类型水稻土(棕壤型、草甸土型和滨海盐渍型)为研究对象,设置添加占供试土壤干重0.05%的γ-聚谷氨酸和聚天冬氨酸处理,以不添加氨基酸作为对照。通过室内恒温厌氧培养30 d后,测定各水稻土全铁、游离氧化铁、无定形氧化铁和络合态铁含量及氧化铁的活化和络合程度。结果表明:供试的北方3种典型水稻土中,游离氧化铁含量为滨海盐渍型草甸土型≥棕壤型,络合态铁含量为棕壤型滨海盐渍型≥草甸土型,而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为棕壤型滨海盐渍型草甸土型。两种外源聚合氨基酸对不同类型水稻土氧化铁形态转化能力影响存在差异,与不添加氨基酸的对照相比,添加γ-聚谷氨酸的棕壤型水稻土无定形氧化铁和络合态铁含量分别增加27.72%和32.25%,聚天冬氨酸对无定形氧化铁和络合态铁含量无显著促进作用;在草甸土型水稻土中,γ-聚谷氨酸和聚天冬氨酸均能显著增加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且与对照相比,络合态铁含量分别增加136.24%和12.00%;γ-聚谷氨酸能有效促进滨海盐渍型水稻土中无定形氧化铁和络合态铁的生成。总之,添加γ-聚谷氨酸和聚天冬氨酸对水稻土游离氧化铁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而添加γ-聚谷氨酸能有效增加水稻土中无定形氧化铁和络合态铁含量,降低晶胶率,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有效铁含量,显著活化铁氧化物,抑制各类型水稻土中铁的结晶老化;而聚天冬氨酸对水稻土无定形氧化铁和络合态铁没有明显的激发效应。  相似文献   
110.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小花发育成粒对氮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小花发育成粒对氮肥的响应,本试验以大穗型品种‘周麦1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施氮水平0 kg(N)·hm~(-2)、180 kg(N)·hm~(-2)和360 kg(N)·hm~(-2),观察分析了两个穗型小麦品种小花发育动态模式和结实特性。结果显示,随着生长度日(GDD)的增加,不同氮水平下2品种小花发育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小花分化均符合二次曲线方程模式,退化和败育符合一次线性方程,R2均达显著水平。大穗型品种‘周麦16’小花分化总数显著高于多穗型品种‘豫麦49’,在360 kg(N)·hm~(-2)处理差异极显著;大穗型品种‘周麦16’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小花分化和退化速率提高,有利于可孕小花的形成、增加结实粒数,最终180 kg(N)·hm~(-2)处理结实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360 kg(N)·hm~(-2)处理平均每穗粒数增加2.04粒;多穗型品种‘豫麦49’尽管分化小花总量不高,但小花退化和可孕小花败育速率较低,在180 kg(N)·hm~(-2)施氮水平表现出高的可孕小花数量和结实粒数,但与高施氮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就增加穗粒数而言,两品种均以180 kg(N)·hm~(-2)较为适宜,从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分析结果来看,‘豫麦49’表现出与穗粒数相同的结果,而‘周麦16’在高施氮条件下可通过增加成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