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03篇
  191篇
综合类   1137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388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设计了控制电梯运行的调度算法;其次,采用面向对象语言编写程序模拟电梯运行,其中使用双缓冲技术来解决电梯图片在刷新过程中出现的闪烁现象;最后,测试该系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13.
植物生长模拟研究,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模拟现实中植物的生长状态。论文以胡杨生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验分析,推出了胡杨树高与胸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结构的胡杨茎生长模型,并运用3DMax技术实现胡杨茎生长模拟的可视化,同时给出了从不同角度模拟胡杨茎生长的状态图,从而全面反映了胡杨茎的生长模拟。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匹配度不高、专业特点反映不足、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以家畜环境卫生学为例,引进CDIO教育理念,面向现代畜牧业生产实际,满足应用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要求,充实和改革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基于实验构思、设计、运作及目标实现的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为培养畜牧生产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其他课程建设及同类高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习瓒娜  高健  王梦芝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0):2916-2926
为研究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脂肪酸组合及添加水平,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4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等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组为试验组、Ⅹ组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培养液VFA 24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在6 h时Ⅶ组TVFA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6 h前下降较快,6 h后趋于平缓。丁酸摩尔百分比在7.97%~15.41%间变动。主成分与最优组合分析表明,TVFA浓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以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5%亚油酸、0.5%α-亚麻酸时组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基因表达水平与山羊毛色间的相关性,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SCF基因mRNA在黑色和白色山羊皮肤中的表达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经内参基因校正后,黑色山羊皮肤中可溶型SCF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山羊相对表达量的0.27倍(P>0.05)。可溶型SCF mRNA表达量可能与山羊毛色表型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两种同期发清处理方法和不同年龄阶段对非繁殖季节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选用12∽15月龄初产奶山羊和4∽5胎经产奶山羊分为两组,采用孕激素耳栓埋植和阴道栓塞两种处理,并辅以肌注PMSG及PG-CL、E2,每组试验重复2次.结果显示:孕激素耳栓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两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处理初产组奶山羊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7.5%和100.0%,经产组分别达到77.8%和83.3%,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种方法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初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94.1%,耳栓法平均为37.5%,差异显著(P<0.05),经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61.1%,耳栓法平均为44.4%,差异亦显著(P<0.05);无论初产、经产组奶山羊阴道栓法处理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4.1%、61.1%)显著高于24∽36 h发情率(分别为5.9%、22.2%)(P<0.05).用阴道栓同一种方法处理初产和经产奶山羊,初产组24 h的同期发情率(86.7%)显著高于经产组(60.0%)(P<0.05).阴道栓法处理同期发情效果优于耳栓法,初产奶山羊的同期发情效果优于经产奶山羊.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饲料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电子商务背景下,饲料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饲料企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饲料企业的物流管理。本文从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入手,对目前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小型饲料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电子商务环境下饲料企业物流创新性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互联网+”物流管理模式,加强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大物流管理资金、技术投入,建立专门的物流人才库。希望能通过这些建议使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的转型升级,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其苏氨酸需要量。【方法】试验选用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1 600只,根据体重相同的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肉鸡(公母各半)。采用玉米-花生粕型基础饲粮,5个处理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60%(基础饲粮)、0.67%、0.74%、0.81%和0.88%苏氨酸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屠宰采样,测定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公鸡、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对于母鸡,0.88%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于公鸡,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公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公、母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P<0.05);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1%和0.83%;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母鸡和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3%和0.86%。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黄羽肉公鸡全净膛率和腹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81%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60%和0.74%苏氨酸组,0.88%苏氨酸组腹脂率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母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0.60%苏氨酸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0.81%苏氨酸组,0.81%和0.88%苏氨酸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0.60%苏氨酸组(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6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苏氨酸组(P<0.05);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生长性能为主要判定指标,确定22~42日龄黄羽肉母鸡饲粮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3%,黄羽肉公鸡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