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6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528篇
林业   757篇
农学   822篇
基础科学   346篇
  884篇
综合类   1496篇
农作物   456篇
水产渔业   260篇
畜牧兽医   1233篇
园艺   171篇
植物保护   3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4篇
  1967年   4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昆明小鼠和ICR小鼠的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评价方法,利用脏器指数和微卫星检测对辽宁省两单位的昆明小鼠和ICR小鼠进行了遗传分析。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微卫星位点,以PCR-PAGE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常规方法测定脏器指数。结果表明:两单位KM小鼠和ICR小鼠的体重和部分脏器指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10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基因型数、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都较接近,A单位的KM小鼠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B单位,B单位的ICR小鼠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A单位,两品系在两单位间的遗传距离相近存在微弱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92.
三种捕食性瓢虫的种间竞争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甦  谭晓玲  徐红星  张帆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9):3980-3987
【目的】明确多种捕食性天敌田间混合释放后的种群动态,探索瓢虫种间干扰的行为学基础和在生态位上的竞争关系。【方法】在田间农业生态系统中混合释放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及多异瓢虫,对种群发展动态连续监测;在室内对3种瓢虫的1龄幼虫对卵及4龄幼虫之间互残现象进行观察;对自然生境中3种瓢虫的猎物资源进行确认和资源等级划分,并计算各瓢虫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系数。【结果】3种捕食性瓢虫在混合种群释放后个体数量均线性上升,异色瓢虫的上升速率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各瓢虫均倾向于取食异种瓢虫的卵和幼虫,其中异色瓢虫攻击取食卵的能力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在互残后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且伤残比例仅为龟纹瓢虫的22.3%及多异瓢虫的29.8%。基于田间观测结果,异色瓢虫共取食17种猎物,占总量89.5%,龟纹瓢虫共取食12种猎物,占总量的63.2%,多异瓢虫共取食9种猎物,占总量的47.4%。计算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多异瓢虫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713,0.393和0.304;所得生态位重叠系数异色瓢虫与龟纹瓢虫为0.992,龟纹瓢虫与多异瓢虫为0.983,异色瓢虫与多异瓢虫为0.964。【结论】异色瓢虫与其它捕食性瓢虫在田间释放时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作用。异色瓢虫可以通过较高的种间互残及攻击防御能力提高自身在营养水平低下情况时的生存概率。异色瓢虫的生态位宽度高,且与其它瓢虫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大。因此异色瓢虫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同生态位其它捕食性瓢虫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993.
人工合成小麦新种质抗条锈性鉴定与Yr18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7份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小麦新种质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考察、Yr18分子检测和成株期田间抗锈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参鉴种质间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尤其千粒重普遍偏高,有30份材料千粒重达50 g以上、占30.9%;利用csLV34标记检测到合成20和合成43携带Yr18,占2.1%;鉴选出成株期呈抗性反应的材料30份、占30.9%,高度慢条锈材料19份、占19.6%,其中合成2、5、14、60、75、76、78、82、83、84计10个合成种同时表现高抗和高度慢锈。这些大粒、抗条锈或慢条锈合成小麦种质的鉴定筛选,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提供了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994.
试验分析了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条件下黄颡鱼(Pseudogrus fulvidraco)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摄食力和体成分的变化。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和发育,摄食率和胃充塞度逐渐加大,体长大于10 mm的仔鱼,摄食率都在93.3%以上,大多数个体胃充塞度都在3~5级。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黄颡鱼仔稚鱼生长较传统育苗方式生长快,存活率高。体内粗养分、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都发生相应变化。黄颡鱼淀粉酶、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均在1日龄时即可检测到,开口期即5日龄时,3种消化酶比活力均达到较高值,15日龄后消化酶比活力又都降低到较低水平。卤虫无节幼体体内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大小适口,是黄颡鱼仔稚鱼开口摄食的优质生物饵料。  相似文献   
995.
成都番茄青枯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性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初步鉴定出成都地区番茄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属小种1,并根据其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不同进一步划分成4个致病类型;还用3个不同菌株接种鉴定了成都的6个主要番茄栽培品种的青枯病抗性,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不抗青枯病,属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996.
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木质家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出口市场多样性指数、出口市场均匀度指数,文中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出口市场多元化正在形成,出口市场均匀度不断提高。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建立合法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和总量控制目标并进行排放权买卖。文中通过分析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及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认为, 我国目前尚未具备建立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济基础, 但可以先依托CDM一级市场培育自愿抵消市场和CDM二级市场并时刻关注国际碳排放权政策变动, 避免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998.
英语测试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英语教与学一个重要途径。为了适应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把英语测试的重点转移到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设计出一种重点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英语测试模式。以Bachman提出的新语言交际能力模型(CLA)为理论基础,提出了CLA对高职英语测试模式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999.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常绿阔叶林关键区域土壤碳循环规律,在2010-2011年间,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土层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土壤有机碳(SOC)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剖面分布;分析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熵(qMB)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较高,春季、冬季较低;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在G1(0~10 cm)表层土壤含量明显高于G2(10~20 cm)和G3(20~30 cm),差异显著;而G2、G3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自上向下显著递减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熵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量较高,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论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现行科技体制的弊端、团队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团队文化建设薄弱是当前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三大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5项对策,即:形成长期稳定的公益类农业科研投入机制、提高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完善业绩测评体系、建立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