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明确Rubisco活化酶在叶片衰老期间是否对Rubisco羧化活性和光合速率起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了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及含量,Rubisco活化酶活力及含量。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间分别为r2=0.966 3和r2=0.702,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与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和含量间分别为r2=0.810 3和r2=0.814 3, Rubisco活化酶含量与Rubisco和可溶性蛋白间分别为r2=0.925 7和0.867 5, 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与含量间r2=0.758 7。Rubisco活化酶的含量占Rubisco含量的0.5%~1.0%,占叶片可溶性总蛋白质的0.5%~0.6%,随着剑叶衰老Rubisco活化酶所占的比值加速下降。这表明水稻剑叶衰老期间,Rubisco活化酶对维持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2.
牛磺酸对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牛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时向其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牛磺酸对胚胎桑椹胚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的影响.试验1:以TCM-199 10?S为基础培养液(对照组),再加入7、14 mmol/L的牛磺酸(试验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桑椹胚率分别为48.1%、47.4%和43.2%;囊胚率分别为26.4%、22.3%和21.0%;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1.8%、18.7%和0.试验2:IVF后2细胞、4~8细胞及8~16细胞期,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7 mmol/L的牛磺酸时,桑椹胚率分别为48.7%、57.1%和52.0%,囊胚率分别为25.1%、30.7%和27.9%,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5.9%、28.6%和25.0%;而添加14 mmol/L牛磺酸时,桑椹胚率分别为50.4%、56.4%和55.4%,囊胚率分别为26.5%、31.3%和27.7%,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7.5%、31.1%和29.9%.结果表明,体外发育培养液中添加7 mmol/L牛磺酸可显著提高桑椹胚率和囊胚率(P<0.05),并且在4~8细胞期添加14 mmol/L牛磺酸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33.
山核桃花芽总R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核桃的花芽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和改良热酚法提取其总RNA,并对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RT-P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提取方法,用它提取的28S rRNA、18S rRNA条带清晰、稳定,无降解,OD260/OD280值保持在1.9~2.0,产率相对较高;经RT-PCR检测发现,改良CTAB提取的RNA能被成花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出清晰的条带,说明该法完全适合于山核桃花芽总RNA的提取,并可用于Northern杂交、cDNA文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操作.  相似文献   
34.
山核桃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系统概述了山核桃生物学特性、育种、栽培管理及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山核桃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牛磺酸对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牛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时向其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牛磺酸对胚胎桑椹胚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的影响。试验一:以TCM-199+10%FBS为基础培养液(对照组),再加入7、14mmol/L的牛磺酸(试验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桑椹胚率分别为48.1%、47.4%和43.2%;囊胚率分别为26.4%、22.3%和21.0%;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1.8%、18.7%和0%。试验二:IVF后2细胞、4~8细胞及8~16细胞期,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7mmol/L的牛磺酸时,桑椹胚率分别为48.7%、57.1%、52.0%,囊胚率分别为25.1%、30.7%、27.9%,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5.9%、28.6%、25.0%;而添加14mmol/L牛磺酸组时,桑椹胚率分别为50.4%、56.4%、55.4%,囊胚率分别为26.5%、31.3%、27.7%,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7.5%、31.1%、29.9%。结果表明,体外发育培养液中添加7mmol/L牛磺酸可显著提高桑椹胚率和囊胚率(P〈O.05),并且在4~8细胞期添加14mmol/L牛磺酸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36.
芒属5种观赏草的耐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芒属5种观赏草进行不同的遮荫处理,测定了株高、叶长和叶宽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合生理指标,并对其耐荫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遮荫对芒属5种观赏草的形态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种观赏草的耐荫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晨光芒>芒>五节芒>花叶芒>细叶芒。  相似文献   
37.
植物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在生长素的信号传导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它可与生长素响应元件特异结合,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表达.介绍了ARF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调控机制.植物ARF由3个结构域组成:氨基端的DNA结合结构域(DBD),中间结构域(MR)以及羟基末端的二聚结构域(CTD).中间结构域包括激活结构域(AD)和抑制结构域(RD).在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中,ARF主要通过与生长素响应元件结合,促进早期基因转录,从而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不同的ARF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都有特异表达,同时通过ARF突变体的研究表明:不同的ARF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这些功能特异性的产生,既可以来自在时间和空间表达上的不同,也可能是来自对目的基因启动子的亲和性差异.植物激素、外界环境因子和非编码区小RNA对ARF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8.
山核桃APETALA1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花分生组织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APETALA1(AP1)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长度为23bp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为486bp的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山核桃AP1同源基因中的1个片段,该片段序列包含2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86bp和291bp,编码区共编码36个氨基酸。其序列已在Gen荷Bank中注册(注册号为EU155118),在Gen B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AP1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9%~88%,推测它们在功能上也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39.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基因型筛选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使品种筛选变得复杂.本文对法国27个冬小麦品种在27个生长环境中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高谷粒产量(GY),谷粒蛋白产量(GPY),谷粒蛋白含量(GPC)和稳定性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筛选:Kang秩和方法(指标1:相同权重的3种谷粒性状和Shukla稳定性方差δ2)以及5种衍生的秩和指标(指标2~6:3种谷粒性状高于δ2 2~6倍的权重),稳定性方差(s2)和回归系数(b),研究它们之间的秩相关性以及它们与3种谷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稳定性统计δ2,s2和b对同时筛选3种谷粒性状指标和稳定性都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对于GPY的筛选,指标1秩和方法比稳定性方差s2略保守.指标2比指标1和稳定方差s2更好地筛选到高GY和高GPY.指标3,指标4,指标5和指标6更适合于初始筛选3种谷粒性状.所有的稳定性统计方法都能很好与3种谷粒性状秩相关.稳定性方差s2和回归系数b之间在除了GY之外的3种谷粒性状中秩相关性不高,稳定性方差δ2和稳定性方差s2之间在3种谷粒性状中都具有很强的秩相关性.3种稳定性统计在高产和低产的环境中重复性不高,同样,在2个年份之间的重复性也可以忽略.但是,在随机抽取的4个环境之间的重复性却非常高.  相似文献   
40.
利用cDNA-AFLP(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山核桃Carya carthayensis嫁接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与山核桃嫁接相关的cDNA片段。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小麦生长素响应因子部分区段有81%的同源性。命名为CcARF。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山核桃嫁接前砧木和接穗中都有强烈表达,但在嫁接后3d急剧下降,在这之后砧木中的表达增强不大,而接穗中嫁接后7d表达开始增强。到嫁接后14d表达明显。比嫁接后3d增强了4.7倍。该CcARF片段可能对山核桃嫁接起到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