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稻作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原土盐碱地的改良培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原土盐碱地土壤肥力,确定最佳施肥模式,研究了化肥、羊粪、生物有机肥不同组合施肥模式对原土盐碱地有机质、速效养分、p H、全盐、微生物区系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模式均有显著的改良培肥效果,其中以处理5,即减施1/2化肥+增施1倍羊粪+增施1倍生物有机肥施肥模式效果最佳,显著(P0.05)提高了0~20 cm土壤有机质7.04%、碱解氮95.86%、速效钾54.84%、速效磷125%、有效锌11.47%;土壤p H值平均下降了1.39个单位、全盐降低了31.89%;极显著(P0.01)的降低了土壤碱化度40.15%;有效改善了土壤生物活性,细菌数量增加40.3倍、放线菌数量增加1.5倍;产量达7000.5 kg hm-2,增产22.81%。  相似文献   
92.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的纸坊沟小流域为例,对小流域内退耕地植被恢复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讲,老荒坡和狼牙刺群落抗侵蚀能力最强,其次是刺槐、沙棘等人工林地,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和农耕玉米地抗侵蚀能力最弱;(2)从土壤团聚度、分散率和分散系数指标看,刺槐和黄刺梅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强,农耕地和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差,人工林地和其它退耕还草地抗蚀性能居中;(3)从土壤生物结皮盖度讲,抗蚀性能为以茭蒿为优势种的群落>以铁杆蒿为优势种的群落>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4)从土壤侵蚀量来看,刺槐和沙棘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强,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弱.综合分析得出抗蚀性能为:老荒坡,狼牙刺>刺槐,黄刺玫,沙棘>柠条>白羊草,茭蒿>铁杆蒿>猪毛蒿,农耕地.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抗蚀性较农耕地不断提高,而与当地老荒坡群落的抗蚀性越来越接近.狼牙刺群落、刺槐和沙棘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好,猪毛蒿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弱,老荒坡各群落抗蚀性能较强,农耕地抗蚀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描述了来自粤北的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和环颈班鸠(Streptopeliacapicola)寄生一种像嗜核疟原虫(P.nucleophilum)的虫种。经实验研究,发现它们显示的特征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最终鉴定为嗜核疟原虫亚种(Plasmodiumnucleophilumtoucani)。  相似文献   
94.
本文描述了广州地区家鸽之间流行的一新种疟原虫。因该虫形成蜘蛛形滋养体阶段,故命名为蛛形疟原虫。红细胞内发育成熟裂殖体最终产生6 ̄12个裂殖子及其包含丰富细胞质和长形配子体,无疑是隶属于齐粤虫亚属。它的主要特征容易与近似种,即Guindy et al(1965)^[3]在埃及戴胜鸟记载的甘汉氏疟原虫相鉴别。  相似文献   
95.
前言浙江山羊成年体重仅15—16千克,生产性能低下。目前全省存栏山羊约70万只,若通过合理的杂交改良方法,提高其生长速度,将会明显提高饲养山羊的经济效益。为探索浙江山羊的杂交改良途径,特进行马莎本,莎本二个杂交组合的适合农村实际的肥育试验。材料与方法从杂交改良试验户中随机选择1991年1月份出生,健康无病的马莎本及莎本杂种山  相似文献   
96.
白毛豆292性状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毛豆292性状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福建省农科院耕作研究所徐树传,黄建成,王金官,蔡爱萍,张丽华白毛豆292是菜用大豆,专供加工出口的一个优良品种。1988年从台湾省引进试种成功,目前已是我省菜用大豆的主推品种,同时为浙江、广东、安徽等省提供部分一级纯...  相似文献   
97.
采用白金针菇8903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白金针菇对未处理的木屑的消化吸收能力差,菌丝培养中后期易吐黄水,原基偏黄,推迟开袋5~7 d,菇体基部淡黄,产量低,品质差;新鲜蔗渣营养丰富,子实体产量质量均优于长期露天堆放蔗渣;菌包料高14 cm可满足营养需求;光照(40 W日光灯)20~24 h可提高平整度,又可增产和提高品质;白金针菇对黄色光较敏感,绿色光次之,而对红色光则不敏感,以黄色光诱导效果佳。  相似文献   
98.
菜用大豆“292”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菜用大豆“292”品种的不同密度、不同穴株数的产量、植株性状和群性生育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92”要获得高产,其种植密度以每公顷23.25-24万株,每穴1-2株为宜;叶面积指数峰值约3.8,且出现在结荚期;采青期单株干物重在应27g以上,且荚中的分配比例要大于42%。试验结果在田生产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9.
黄建成 《畜禽业》2009,(11):72-72
<正>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新的疾病也在不断变异与进化,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同时给养猪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现代养猪业中又危害严重的一大疾病,该病本身不引起猪只死亡,但因附红细胞体破坏猪血液中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0.
日光温室黄瓜放鸭除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保护地蔬菜的蜗牛主要有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Ferussac)〕和灰巴蜗牛〔Bradybaenaravidaravida(Benson)〕两种,因保护地高温、高湿、生长期长、行间密闭,为其大量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江苏省淮阴市日光温室中的瓜类因蜗牛危害造成的缺苗断垄常达20%左右,大棚韭菜减产达20%~30%,蜗牛还污染蔬菜,并造成蔬菜感染病害,影响蔬菜品质。现虽已有多种防治蜗牛的化学药物,但由于保护地给蜗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有利的繁殖条件,致使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