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26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分析我国北方麦区不同土壤硝态氮残留梯度下减施氮肥后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变化,为保证合理减施氮肥,有效降低麦田土壤硝态氮残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我国北方麦区4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硝态氮残留情况下氮肥减施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产量构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农户施肥相比,监控施肥的氮肥用量减少55 kg·hm-2(26%),产量为5 885 kg·hm-2,比农户施肥增产3.1%,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32.4 g·kg-1,与农户施肥相比无显著差异。当1 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55 kg·hm-2时,小麦产量最低,为4 252 kg·hm-2,硝态氮残留在55—10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 186 kg·hm-2,硝态氮残留量过高并不能持续提高小麦产量;当土壤硝态氮残留量<100 kg·hm-2时,不施氮肥小麦产量会显著降低,但采用监控施肥技术合理减施氮肥,无论土壤硝态氮残留多少,均不会减产。土壤硝态氮残留>300 kg·hm-2时,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平均为146.93 g·kg-1;当土壤硝态氮残留量<200 kg·hm-2时,不施氮肥会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但通过监控土壤硝态氮合理减施氮肥,无论硝态氮残留高低,均不会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硝态氮残留介于55—100 kg·hm-2时,农户与监控施肥处理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4.5和123.1 g·kg-1。采用监控施肥技术,小麦氮肥吸收效率(地上部吸氮量/施氮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36 和45.7 kg·kg-1,较农户施肥显著提高61.5%和57.1%。【结论】综合考虑维持北方麦区小麦较高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收获期1 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应介于55—100 kg·hm-2。基于小麦目标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监控,确定合理的氮肥用量,对实现小麦氮肥减施、绿色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2.
罗加友  张有秀  黄宁 《玉米科学》2001,9(Z1):022-023
宜单8号是宜宾市农科所近期选育的新杂交种。它是一个丰产潜力大,产量高而稳定,抗病性好,适宜范围广的大穗中熟优良品种。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中深受农户欢迎,是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品种。该品种于1998年通过省区试,2000年6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宜单 8号。1 亲本的选用和组配 选育优良杂交种,材料是基础。杂交种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在亲本材料上必须有所突破。因此,我们在亲本选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选用高配合力自育新材料宜群1-79作母本,015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相似文献   
113.
长期以来,包虫病被认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也被称之为动物源性疾病。包虫病可诊断、可治疗,对已发病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摘除囊包和药物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14.
吴俊仪  农汝  陆兵兵  黄宁 《兽医导刊》2020,(4):134-135,61
为了研究进口犬用犬瘟热弱毒联苗接种野生动物的抗体保护效果,以南宁市动物园圈养的东北虎、白虎、非洲狮、浣熊、黑熊为研究对象,通过犬瘟热病毒中和试验方法,监测母源抗体、接种疫苗后1年内的抗体消长情况。研究表明使用进口犬瘟热弱毒联苗接种野生动物可以获得足够的保护力,疫苗安全无副作用;按照1头份剂量使用,东北虎和白虎小仔都缺乏具有保护力的母源抗体,浣熊仔有50%个体具有良好的母源抗体水平;东北虎、浣熊首免后基本都能获得有效抗体,白虎需要多次加强免疫才能获得有效抗体;1年内的抗体消长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2^4~2^6之间,接种疫苗后能够维持1年以上的有效抗体水平,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5.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但不同产区的梨品质差异较大.文章从梨园土壤营养、土壤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梨园土壤管理等3个方面综述了梨园土壤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梨园土壤pH值、有机质及钙含量与梨品质的关系,指出土壤覆盖和施肥是改善梨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梨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梨园土壤的系统研究,建立梨园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体系,为促进我国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筛选罗田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Subsp.Luotianensis Hu et Feng in ed.]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罗田苍术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罗田苍术的嫩枝为外植体,筛选出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再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6-BA、KT、NAA和IBA的配比。[结果]N68为罗田苍术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浓度为1.0 mg/L6-BA+1.0 mg/LKT+0.5 mg/LNAA+0.2 mg/LIBA。[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罗田苍术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配方,为罗田苍术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7.
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常导致翌年挂果率低、小果率增多,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是目前生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证实,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品种生理特性是引起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的主要原因。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肥水供应、科学整形修剪及调控挂果量,可有效防治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对于已二次开花的梨树,可采取加强营养供给、及时剪除已抽生花枝的枝梢、内接花芽等措施,以更新树体、恢复树势,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加强抗性品种选育,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的基础上,强化植物激素、酶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8.
结合四川地区生态环境,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作为育种目标选育玉米新品种。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把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地方种与富含抗病、抗倒及耐旱等优良基因的PB类种质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育种创新策略。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LSC107’,与自育系‘宜99-19’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万德1号’。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利用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玉米地方种质与PB类自交系进行杂交重组选育的自交系具有很高的一般高配合力和较强的适应性,组配的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9.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OS1(salt overly sensitive 1)是植物耐盐性的必需基因之一,在植物抵御盐胁迫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小麦EST序列KJ563230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技术结合RT-PCR,获得一条甘蔗SOS1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ScSOS1(GenBank登录号为KT00328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403 bp,包含一个127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2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ScSOS1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7.6 kD,理论等电点(pI)为9.1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cSOS1蛋白具有一个CAP-ED superfamily结构域。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ScSOS1的编码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元件多为无规则卷曲,主要参与中间代谢。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ScSOS1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甘蔗叶鞘、蔗皮、蔗髓、侧芽和根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鞘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的表达量最低。此外在NaCl、PEG、ABA、SA和MeJA的胁迫过程中,该基因表达均受到调控,其中受NaCl和PEG诱导后上调表达,均在24 h表达量达最高,分别约为对照组的1.5倍和4.0倍。推测该基因的表达与甘蔗耐盐性和抗渗透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120.
彩色马蹄莲种球培育和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快速培育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种球的途径、方法和种球的储藏技术,以及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及防治方法,重点综述了利用组织培养繁殖彩色马蹄莲种球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及试管苗移栽的适宜时间。指出目前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根治困难,只能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提出利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途径进行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研究,以提高彩色马蹄莲对软腐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