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2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常用水稻保持系及恢复系开花灌浆期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常用的15个水稻保持系和26个丰产性较好的恢复系为材料,于主茎见穗当天起连续15 d进行高温胁迫处理(9:00-15:00,39~43  ℃),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保持系和恢复系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高温胁迫指数,可把水稻品种分为热钝感型、耐热型、不耐热型和热敏感型等4个类型。其中,水稻保持系K22B、博白B和V20B为热钝感型材料,Ⅱ 32B、中浙B和中9B为热敏感型材料;水稻恢复系明恢63耐热性最强,其次为R207和P929,P62 2 2、R8006 和P51等耐热性最弱。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温胁迫指数与水稻在自然条件下结实率、空壳率和秕谷率之间相关不显著,但与胁迫环境下结实率和空壳率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花期高温胁迫致使水稻保持系和恢复系结实率下降,空壳率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32.
以 Facet(活性成份 quinclorac)为对照 ,测试了农美利的稻田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农美利是一个较优秀的直播稻田苗后除草剂 ,除草率可达 10 0 % ,适宜用量 2 mg/ m2 ,适宜使用时期为水稻一叶一心期~五叶一心期。对水稻的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其抑制效应是可逆的。农美利对水稻和稗草的生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农美利的除草作用在于对光合速率、呼吸强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其强度在杂草与水稻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3.
王熹 《中国稻米》1994,1(1):44-47
从稻种发芽到成熟,为水稻的一生。水稻的一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两个生长阶段。营养生长期,是水稻本身体积增大的阶段,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增加分蘖数;生殖生长期是传递下一代的生长阶段,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穗的形成和发育,这两个阶段的划分时期是幼穗分化期。  相似文献   
34.
试论我国作物化控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熹 《作物杂志》1993,9(2):1-4
Went从1928年成功地从琼脂块中提取到一种植物活性物质至今,60多年来植物激素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1932年Redrizey使用乙烯和乙炔促进凤梨开花获得成功之后,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园艺作物应用植物生长物质的  相似文献   
35.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多效唑对连晚秧苗有明显的控长效应。于一叶一心期施用300ppm多效唑,控长率可达30%左右,有效期为4—5周。多效唑的控长效应与相对低温对苗高的影响相似。多效唑对稻苗各器官均有控长效应,可有效地调整秧苗株型,改善秧田群体条件。多效唑的控长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稻苗生长速度,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  相似文献   
36.
连作晚稻夏季育秧期气温高,秧龄又长,因秧苗徒长,移栽时苗体过大,栽后败苗严重,不利于争季节创高产。自推广连晚杂交稻以来,上述问题更显突出。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物质,有控制稻苗生长,促进秧田秧苗分蘖,防止移栽后败苗等效应,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多效唑对连晚秧苗的控长促蘖效应与栽培、气温条件等有关,在一般连  相似文献   
37.
沈波  王熹 《中国水稻科学》2000,14(2):122-124
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Ⅱ优2070、Ⅱ优419及其恢复系2070、中419始穗后伤流液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稻具有较高的根系活力,突出表现在始穗期至乳熟期,其后伤流液量明显下降且幅度较大,这种变化趋势与地上部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绿叶面积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38.
杨沛霆同志的信关于文献分类,是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只要区分观点不同,就有不同分类。在各种不同区分观点中,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文献工作的层次,即加工的深度。我们情报工作的实质就是加工文献,加工文献水平的基本标准就是加工的深度。因此,其它文献分类也要保留,但加工层次决定的分类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不能动摇。曾少潜同志提出的三类,与一、二、三次文献的分类方法完全一致。如原始文献,即人们对已创造的知识第一次加工(固化)成为可以传递的文献。所以称为一次文献,而称为一手文献是不合适的,因为,第一手情报、第二手情报,是人们的日常用语,概念比较含糊,同样一个消息转告第二个人,  相似文献   
39.
王熹 《中国稻米》1995,(4):33-33,36
60年代以前,稻麦倒伏曾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矮壮素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小麦的倒伏问题。之后,我国植物生理学家也曾研究应用矮壮素和缩节安防止水稻倒伏.但水稻对这两种物质控长效应的反应十分迟钝。随着水稻品种的矮秆化,倒伏已非我国稻作生产上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40.
烯效唑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前种子处理(拌种,闷种或浸种),对小麦苗期生长的生物学效应,一是降低麦苗生长速度,控制苗高;二是促进麦苗分蘖,增加年前分蘖数,此外,还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效率,降低地上部呼吸强度,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麦苗素与抗寒性,收到增穗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