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1篇
园艺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介绍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2.
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生产中糜子丝黑稳病对糜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在2011年已研究运用过拌种双、多菌灵、咪鲜胺、三唑酮等4种拌种药剂,2012年在原来的4种药剂基础上再增加烯唑醇、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4种拌种药剂.试图运用药剂拌种的方法来减轻糜子丝黑穗病的发生,通过试验分析找出一种更加适宜的拌种药剂。  相似文献   
84.
在当地种植条件下,研究当地主栽糜子品种在不同播种量下的群体出苗能力。通过试验,得出了糜子在最佳播种量下的群体出苗密度,达到不间苗或少间苗的目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85.
糜黍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6.
糜是北方的耐旱性作物.其解剖特征为根系层次多,次生根量大.植物体表多毛.根、茎、叶机械组织发达,薄壁细胞比例小.叶上表皮泡状细胞大,深入叶肉1/3以上,叶脉密,并有典型的C_4植物维管束环的构造.这些构造与它的栽培生物学特性及分布区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7.
整枝矮丰灵的生理功能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理功能整枝矮丰灵是一种结构上类似缩节安的化控调节剂。但它又是化控调节剂与特殊活性剂的螯合物。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协调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主要用于规范生产 ,调控棉花株型 ,防止旺长。使用后棉花叶片变小、变厚、果枝变短 ,延缓主茎和侧枝的伸长 ,使棉花株型紧凑(呈宝塔型 ) ,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改善田间小气候 ;增加叶绿素含量 ,气孔增多 ,且张开率提高 ,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另外 ,用药后棉花输导组织 (维管束、导管和筛管 )细胞发达 ,有利于光合产物向蕾、花、铃等生殖器官转移 ,增强生殖器官长势 ,同时还具有…  相似文献   
88.
在优化绿色棉离体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以绿色棉品种绿絮棉1号、白色棉品种泗棉三号(对照)为材料,比较了光培养和暗培养对鲜胚珠质量、纤维长度、纤维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来探讨光照对绿色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2 d的绿色棉胚珠较适宜离体培养,其适宜的消毒方式为75%的乙醇10min+0.1%升汞10min;离体培养的适宜激素及其浓度为GA31.0μmol·L-1+IAA 5.0μmol·L-1+ZR 2.5μmol·L-1,3种激素对胚珠鲜质量和纤维伸长影响大小的顺序为ZRIAAGA3。光培养能够抑制纤维的伸长、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培养前期的纤维蔗糖合成酶活性;但能够促进胚珠的生长、纤维素的合成、纤维PAL活性和培养后期的纤维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黄酮含量。可见,光照能够对绿色棉纤维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MATE)蛋白家族是1个次级转运蛋白家族。为了更好地了解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中MATE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利用2种二倍体棉花基因组的氨基酸和c DNA数据库对MATE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并分析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中MATE基因的种类和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在亚洲棉基因组中初步鉴定了34个MATE基因,而在雷蒙德氏棉中筛选出42个MATE基因。基因结构和系统进化的比较分析表明,进化关系近的MATE基因在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同时对陆地棉中克隆的Gh TT12及与其同一族的部分MATE基因进行荧光定量分析,推测其所在同一族的MATE基因功能可能与转运原花青素有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棉花MATE基因的功能以及在原花青素转运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为建立高效的棕色棉茎尖遗传转化体系,以陆地棉棕彩选1号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茎尖的遗传转化方法,以培养7 d的棕彩选1号幼苗茎尖为受体,设计正交试验对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菌液OD600、侵染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此外,还研究了受体茎尖的大小及真空渗透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初步建立了棕色棉茎尖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带有0.5 cm下胚轴的茎尖适合转化,适宜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条件为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1.0,侵染时间20 min,共培养时间3 d,共培养温度24℃。此外,真空渗透处理有助于抗性苗的发生。再生植株经在含100 mg·L~(-1)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获得102株抗性植株,再进行PCR鉴定和Southern杂交检测,共获得24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0.4%,且为单拷贝基因插入。本试验建立的优化条件为棕色棉的遗传转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