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研究旨在准确测定小麦穗粒数,为制定高产技术方案和总结高产经验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用大田试验方法进行了小麦穗粒数测定方法的探讨。[结果]结果表明,新的穗粒数测定方法,在不同产量群体麦田中,其取样率可较传统方法提高约4倍,可相对提高准确率。其具体方法为:在测定麦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多个,在每个样点(面积1平方米)内连续取样本≥100穗,并装入网袋记录相关内容;烘干样本,对每个样本脱粒称重,在样本籽粒中随机数取一定数量的籽粒≥3份,作为每个样本穗粒数的重复并计数;依据每个重复的粒数对应的重量与样本重量换算出样本的总粒数,再用样本的总粒数除以样本穗数测得每个重复对应的样本穗粒数;将每个重复对应的样本穗粒数相加除以重复数则得到每个样本的穗粒数;将每个样本的穗粒数相加除以样点数量则得到取样麦田的穗粒数。[结论]新的测定方法有效提高了样本取样率,可较好反映不同群体麦田的穗粒数;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由于遗传、栽培及环境因素造成穗部不整齐而形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62.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 提高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 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及其播种行距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雨产流带覆盖面积与种植带面积比例为1:1.5和1:1的种植方式平均产量均较对照(露地种植)显著增产, 1:1.5、1:1和露地种植的播种行距分别以11.3 cm、15 cm和15 cm具有较好的增产效应; 1:1.5和1:1种植方式在拔节期的个体生物学性状株高、单株分蘖和单株绿叶数优于露地栽培; 1:1.5、1:1和露地栽培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9.8 kg·mm-1·hm-2、17.4 kg·mm-1·hm-2、14.3 kg·mm-1·hm-2.该项研究同时明确了不同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在各生育时段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63.
为了高效贮蓄利用夏季降水资源,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及土壤耕作方式的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在山西临汾采用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麦茬复播谷子、休闲期土壤耕作方式对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降雨较少年型,在小麦播种期0—200cm土层贮水量为休闲制少耕休闲制传统耕作休闲制免耕麦茬复播谷子,麦茬复播谷子全生育期0—200cm土层的耗水量高于休闲制的3个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在小麦生育期降水较多年型,0—200cm贮水量在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谷子茬口低于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灌浆期和成熟期高于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播种—返青阶段,谷子茬口各土层的耗水量均小于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返青—拔节阶段谷子茬口、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在100—200cm土层水分由积蓄变化为拔节—灌浆阶段、灌浆—成熟阶段的亏缺;在播种—成熟全阶段0—200cm土层的总耗水量为休闲茬口传统耕作休闲茬口少耕谷子茬口。周年0—100cm土层土壤水分谷子茬口、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均有不同程度的积蓄,100—200,0—200cm土层谷子茬口水分积蓄,而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水分均为亏缺。水分利用效率为谷子茬口休闲茬口少耕休闲茬口传统耕作。研究结果为该区域正确选择种植制度及夏季休闲制土壤耕作方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4.
<正>"三区"科技特派员、安徽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兰伟躬身土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心坎里,深入颍泉区闻集镇草莓产业发展基地、深入草莓种植农户,用科技帮扶农民、帮扶企业。在科技扶贫的队伍中像兰伟这种双腿扎根泥土,把技术带给农民,下硬功夫、啃硬骨头的基层科技工作者随处可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和汗水,扶贫工  相似文献   
65.
正2月5日,是2019年春节的第一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表示:"在迎接2019年农历新年之际,今天世界上超过10亿的人为猪年庆祝,特别是在世界最大的生猪生产地区——亚洲(2017年生猪生产量占全球的57.6%)。但同时致命的非洲猪瘟(ASF)病毒也在继续大批地毁灭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生猪。"2019年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强调,非洲猪瘟防控是关系民生的  相似文献   
66.
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肥料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临汾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不同肥料品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水正常年型条件下,中、高施肥水平的分次施氮(氮素底施与追施相结合)与一次施氮(氮素全部底施)的产量间无差异,但其产量为氮素50%底施&gt;70%底施&gt;100%底施;不同肥料品种的中、高施肥水平的产量均值不存在差异;分次施氮、一次施氮及不同肥料品种的各施肥水平处理间存在差异,均随施肥水平(N0P0-N202.5P162)的提高其产量在增加。该项研究为旱地小麦施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2002—2005年在山西太原和临汾就旱地冬小麦应用绿色抗旱剂的增产效应及耐旱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DR1号、GDR2号和GDR3号抗旱剂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冬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耐旱性试验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高,各处理发芽和生根受到抑制作用越明显,GDR1号处理的发芽率、芽长、生根率、根数和根长的抗旱性优于对照;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绿色抗旱剂GDR1号的出苗率、幼苗和根系生长与不同PEG浓度条件下的处理结果相一致。说明GDR1号抗旱剂具有较好的抗水分胁迫作用。该项研究为旱地冬小麦应用生长调节剂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8.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Ar+注入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不同小麦品种(系)对Ar+注入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1016Ar+cm2注入对参试的21个品种(系)的存活率影响可分为5种类型:极敏感型、敏感型、过渡型、迟钝型和极迟钝型;Ar+注入对高水肥型、中水肥型和旱地型小麦品种(系)的敏感性依次为高水肥型>中水肥型>旱地型。本项研究可为Ar+注入不同小麦品种(系)发生诱变的半致死剂量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9.
为解决作物播种过程板结,有效延伸作物播种时间,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实现合理的群体构建.通过制定技术方案,研制开发出由连接构件、调节构件和耧耙构件组成的"农作物播种过程板结耧耙装置".该装置经在播种期降雨较多年份与已有的"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配套使用,其耧耙构件的耙齿入土深度一致,且符合农艺技术要求,有效解决了...  相似文献   
70.
<正>7月1日,正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田间地头忙碌的福建农科院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驻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科技特派员吴敬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延平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嘉明转发的"七一祝福卡"——"致奋斗在脱贫战场上的你"。作为福建省的第一位科技特派员,吴敬才与溪后村已经结缘整整20年。当年的吴敬才怎么也不会想到,20年后,我国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