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正> 酉阳县地处四川东南武陵山区,与贵州、湖南、湖北三省接壤,是土家、苗族、汉族等多民族居住地区。境内交通不便,农村经济不发达,是有名的山、老、边、穷地区,刚越过温饱线,尚未摆脱贫困。为振兴酉阳经济,使广大农村尽快脱贫致富,县委、政府果断决策,在酉东麻旺、龙潭全  相似文献   
52.
眼下正值春季,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动辄就会上火。不同于夏季的湿热,春季上火更多是燥热,症状如咽干疼痛、眼睛干涩、鼻腔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等。  相似文献   
53.
不同光照和栽培基质对灵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光照(全阳、半荫、全荫)和4种不同栽培基质(椰糠、沙土、沙土+红土、壤土)对灵芝活性成分(灵芝多糖、蛋白、三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光照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半荫处理多糖含量最高,全阳处理多糖含量最低;全阳处理蛋白含量最高,全荫处理蛋白含量最低;半荫处理三萜的含量最高.全阳处理三萜的含量最低。4种不同栽培基质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椰糠栽培的多糖和蛋白的含量均最高,沙土栽培的均最低,但沙土栽培的三萜含量最高。因此,灵芝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受光照和栽培基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为提高灵芝活性成分含量的栽培技术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
通过施用硝酸铵和复合肥及其不同浓度的调节方式来研究葫芦瓜自毒作用下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瓜叶水浸液浓度为90 g/L时对葫芦瓜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不同的肥料能减轻葫芦瓜自毒物质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每种肥料不同的浓度对葫芦瓜种子发芽和幼苗各个器官生长影响的作用不同,促进效果总体上表现为复合肥>硝酸铵,复合肥处理浓度为3 g/L时,对葫芦瓜种子发芽、株高、根长和鲜重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在肥料浓度为9 g/L时,硝酸铵和复合肥的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55.
九月菊桃成熟胚诱导不定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晚熟优良品种九月菊桃为试材,设7种不同培养基,8种不同外植体及2种光因子,共计24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S最好,其次为改良K和WPM,AP无效。不同外植体的不定消发生率,以全胚最高,其次为去子叶胚,对子叶进行切块比切伤再生率高,切4块比8块再生率高,先暗处理比不暗处理再生率高。  相似文献   
56.
磷酸脲(Uear Phosphate CO(NH_2)_2·H_3PO_4)含氮17.7%,磷19.6%。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广泛开展了其安全性评价和应用试验,证实了磷酸脲易于被反刍动物吸收利用,对牛、羊增奶增重效果明显,对青贮的保存防腐有很好的作用,现已被西欧共同体批准作为Ⅰ类产品在所有成员国使用。  相似文献   
57.
浅谈种子健康测定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芝兰  邓荫金 《种子》1998,(2):71-72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与所播种子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优良的种子应具备高纯度、饱满完整、生活力强、发芽率高、健康状况良好等特点。所谓种子健康状况是指种子是否携带病原苗、如细菌、真菌及病毒,以及有害动物(如线虫及害虫),还包括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状况。种子住原测定正是对种子样品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并据此推断种子批的健康状况,从而比较出不同种于批的价值,为今后国内外种子贸易提供依据。新的国家种子检验规程上也把种子健康测定单列提出,其重要性可见一班。1种子健康测定对…  相似文献   
58.
白木  子荫 《吉林蔬菜》2002,(5):37-38
3 应用防虫网的巨大意义3.1 综合性 我国昆虫生态学家马世骏(1979)也曾指出:综合防治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现代综合防治的一个基本策略是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协调使用多种措施,把害虫数量及危害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一般说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不与自然控制因素发生矛盾,有时还利于自然控制。而化学防治往往与自  相似文献   
59.
大力推广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虫网是继农膜、遮阳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用覆盖材料。采用添加了防老化、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的优质聚乙烯(PE)为原料,经拉丝织造而成,形似窗纱。具有抗拉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无毒无味的特点。蔬菜防虫网覆盖技术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夏秋蔬菜生产中早已广泛使用,是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关键技术。镇江市1995年起在全国率先引进和推广了该项新技术,并已迅速推广到全国18个省市。截止到1998年底,仅镇江市菜篮子工程公司就向全国推广了蔬菜防虫网1000hm2,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是市场上紧缺的一种贵重药材。 一、生活习性 蛤蚧常栖息于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是一种食肉性动物,以捕食活的昆虫为主。蛤蚧视力差,怕强光,白天一般伏卧不动,夜间活动频繁,特别是夏天最为活跃。入冬以后,在温度低于 13℃时,蛤蚧即进入冬眠状态,到第二年温度升高到 15℃以上时开始活动, 17℃- 18℃时开始吃食, 22℃- 30℃时最为活跃,摄食旺盛,活动觅食时间多在黄昏后。 二、繁殖 蛤蚧出蜇寻食后, 1个月左右开始产卵,雌蛤蚧在产卵前用脚把产卵的地方扒得很干净,待能粘住卵时才产卵。雌蛤蚧每次连续产卵一对,卵如中指般大小,卵刚排出时壳是软的,半小时后变硬。卵变硬前,雌蛤蚧守候在卵旁,防止雄蛤蚧和其他动物将壳咬破。蛤蚧每产一对卵,约隔 50天又生一对卵,一年可生 4次。蛤蚧卵不需要孵化,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控制温度在 30℃- 33℃时,约 70- 80天即可孵出小蛤蚧。若秋冬产卵,需到翌年夏天才能孵化出蛤蚧。因此,为提高蛤蚧的成活率,降低死亡率,缩短孵化期,可将待产卵的雌体养在笼内,并用纸格隔开,纸格内贴一层薄纸,供蛤蚧产卵。笼内供以饮水,笼外遮光,使蛤蚧能安全产卵。然后扯下薄纸取卵,在一定温度下孵化。初生后的小蛤蚧约 6厘米左右,为避免雄蛤蚧的追咬,应放在小铁笼内单独饲养,地方可在蚊子较多的地方让其自行采食。待养到手指头大小时,才开笼进行大群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