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地黄根圈土壤拮抗放线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中药地黄根圈土壤拮抗性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用常规方法从地黄根圈土壤中分离获得42株放线菌。采用琼脂块法进行初筛,用纸片扩散法和生长速率法对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DHR11进行抑菌活性复筛,通过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其分类地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从6种培养基中筛选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株放线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菌株DHR11对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圈直径达30mm,抑菌率达52.5%;菌株DHR11发酵9天时抑菌活性最高;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5 g、可溶性淀粉25 g、大豆粉10 g、酵母膏7.5 g、K2HPO40.5 g、自来水1000 m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5,接种量15%(v/v),摇床转数220 r/min,装瓶量80mL/250 mL,28℃发酵9天。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HR11为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  相似文献   
22.
研究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播种深度等因子对苦马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光照、持续黑暗、16 h/8 h光暗交替时苦马豆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16 h/8 h光暗交替下,25℃/15℃日夜变温是苦马豆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其萌发对光照不敏感;苦马豆种子萌发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0~130g/kg,最适宜播种深度为0.5~3.0 cm。播深试验表明萌发形成的幼苗为子叶出土型。  相似文献   
23.
牛蒡内生放线菌TGNBSA5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为开发该生防菌的生物防治价值,采用生理生化活性测定、形态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并经发酵培养后,发酵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柱层析和薄层层析、HPLC检测等方法分离纯化抑菌活性组分。结果表明,该内生放线菌为链霉菌属的孢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rovirgulis),经紫外和NMR鉴定活性组分之一为苯甲醇。孢杆链霉菌为第一次从植物中分离获得,且活性组分苯甲醇的明确将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对分离自新疆棉花地土壤的一株拮抗放线菌菌株111A202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分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 气生菌丝分枝、孢子丝波曲,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7株相关种属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 111A202与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微白黄链霉菌(S. albidoflavus)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5%和99.6%。根据以上多相分类结果,放线菌111A202的形态培养特征及其细胞组分与链霉菌一致,且与微白黄链霉菌近似性很高,因此,可以将放线菌111A202定名为微白黄链霉菌111A202(S. albidoflavus 111A202)。  相似文献   
25.
苦豆子种子形态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张勇  陈叶  罗光宏  颜霞 《草地学报》2007,15(5):486-490
野生苦豆子种子硬实率高,因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而具有深休眠性。本研究观测了野生苦豆子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并对H2SO4破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长为3.865mm,宽为3.358mm,厚为2.321mm,千粒重为20.775g,硬实率达99%;破除硬实处理适宜的H2SO4浓度为65%,时间是20min;0.02%GA3对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幼苗生长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PEG处理种子能显著提高幼苗的生物量;苦豆子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12%,播种的最适深度是1~3cm。  相似文献   
26.
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主要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方面进行了教学改进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明确内生放线菌Hhs.015中抗菌成分的性质及其物质类型。【方法】采用皿内抗菌活性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内生放线菌Hhs.015的抑菌谱及其发酵液粗提物的理化性质,并根据纸层析、紫外吸收曲线和捷克氏八溶剂系统对活性物质进行了化学类型的早期鉴别。【结果】菌株Hhs.015对16株靶标真菌中的13种有抗性,占靶标菌总数的81.25%,抑菌谱广;其中对番茄叶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强,但不抑制细菌。自然pH(pH=6.2)下,随着温度由30℃上升至90℃,Hhs.015粗提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有小幅下降,至90℃时下降了2.61%,100℃下保温60min仍有较好活性,说明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偏碱性环境(pH=10.0)和酸性条件(pH=4.0)下,当温度由40℃上升至90℃时,Hhs.015粗提物对普通假丝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降幅大于自然pH,且酸性条件下活性降低更多;在室温时,pH的变化对粗提物活性没有太大影响,紫外线对其抗菌活性影响很小。Hhs.015的活性物质粗提物在321,338和357nm处有典型共轭五烯生色基团的吸收峰,结合纸层析和纸电泳结果,推测活性物质中含有五烯类中性抗生素。【结论】菌株Hhs.015中抗菌成分的性质比较稳定,物质的离子特性为中性,可能含有多烯类成分。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市场蔬菜趋于饱和,加之品种退化、种植环境和技术等因素制约了蔬菜品质,一方面是菜农丰产不丰收;另一方面蔬菜价格再便宜,市民不买账,消费者纷纷质疑:怎么现在的蔬菜都变味了?老北京开锅烂的核桃纹大白菜、满口香的小刺黄瓜怎么不见了?  相似文献   
29.
冬小麦高产优质规范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冬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在冬小麦高产栽培中,氮肥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耕翻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行的春季追肥。传统小麦栽培,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  相似文献   
30.
不同种类盐胁迫对孜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颜霞  金芳  杨凤翔  王进 《草原与草坪》2010,30(4):71-75,80
用不同浓度的MgSO4、NaCl和CaCl2对孜然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盐胁迫对孜然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MgSO4胁迫下孜然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适宜浓度为0.1%~0.3%,而促进幼苗苗高、根长和鲜重增加的最适浓度为0.1%;NaCl胁迫下孜然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适宜浓度为0.1%~0.3%,而促进幼苗苗高,根长和鲜重增加的最适浓度为0.1%~0.3%;CaCl2胁迫下孜然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适宜浓度为0.1%~0.3%,而促进孜然幼苗苗高、根长和鲜重增加的最适浓度为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