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5篇
园艺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文是目前广西区内"吨糖田"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些研究综述,论述了甘蔗高光效群体"吨糖田"的构成因素及甘蔗生长伸长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创建甘蔗高光效群体的栽培措施,并提出和讨论了一些甘蔗栽培实用技术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2.
甘蔗生长前期铝胁迫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溶液盆栽试验,研究在pH=5下铝胁迫对甘蔗生长前期生物性状和植株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条件下,铝浓度与甘蔗的根鲜重、株高、茎粗、叶片数、单叶面积、单析叶面积、地上部鲜生和干重、植株总干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根系体积、根干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植株对P、K吸收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与Ca、Al的吸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铝浓度Al^3 12mg/L可作为甘蔗铝毒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43.
以甘蔗品种ROC25、ROC22和台糖98/0432为供试材料,采取桶栽方法,通过对萌芽率、分蘖率和生长前期的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的调查,探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甘蔗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基因型对氮肥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特早熟品种ROC25在施N 225 kg/hm2条件下分蘖率和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施N 150kg/hm2时6—7月份的株高最高;中熟品种ROC22在施N 225kg/hm2的条件下前期各项农艺指标均为最优;中晚熟品种台糖98/0432施N 150 kg/hm2最有利于分蘖,施N 225kg/hm2条件下6—7月份的株高最高;1次施肥不利于甘蔗的萌芽和分蘖,但可促进甘蔗前期有机物的生成;2次施肥能促进甘蔗分蘖;3次施肥对甘蔗中后期的快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甘蔗叶片气体交换及对光的响应和水势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正常生长的条件下 ,两个甘蔗品种 GT11和新台糖 2 0气体交换的日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单峰曲线 ,与 PAR的变化趋势一致 ,强光有利于气体交换。在强光下 ,A受到 Ci的限制。甘蔗叶片 Ψw 的日变化在清晨和傍晚达最高值。与新台糖 2 0相比 ,GT11具有较高的同化效率和气体交换率 ,这与其叶片较高的Ψw 有关 ,而与叶绿素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45.
绿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绿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效应的试验,探讨绿肥压青对甘蔗增产增糖的作用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绿肥压青能够增产增糖,其中以大豆压青的增产增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6.
绿肥压青改土对秋植蔗高产群体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通过选用花生、大豆、绿豆三种绿肥进行压青改土,研究改土后对秋植蔗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其结果表明:三种豆科作物压青均能起到增产增糖的效果,其中以大豆压青效果最好,其次是绿豆,花生是收获荚果后压青,效果最差,说明绿肥养地在大田生产上是有效可行的,对广西甘蔗的生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酸性蔗作土施用石灰、钙镁磷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pH值为4.86蔗作土每公顷施1500kg石灰(A处理)、1500kg钙镁磷肥(B处理)和1800kg石灰+900kg钙镁磷肥(C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3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pH值;有效地促进甘蔗对N、P、K,特别是P的吸收;提高甘蔗单株绿叶数、伸长速、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及蔗糖分,改善甘蔗品质;每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提高8.2%-13.0%和10.2%-22.8%。B、C处理的促进效应较A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48.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甘蔗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蔗品种ROC25、ROC22和台糖98/0432为供试材料,采取桶栽方法,通过对萌芽率、分蘖率和生长前期的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的调查,探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甘蔗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基因型对氮肥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特早熟品种ROC25 在施N 225 kg/h㎡条件下分蘖率和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施N 150kg/h㎡时6-7月份的株高最高;中熟品种ROC22在施N 225kg/h㎡的条件下前期各项农艺指标均为最优;中晚熟品种台糖98/0432施N 150 kg/h㎡最有利于分蘖,施N 225kg/h㎡条件下6-7月份的株高最高;1次施肥不利于甘蔗的萌芽和分蘖,但可促进甘蔗前期有机物的生成;2次施肥能促进甘蔗分蘖;3次施肥对甘蔗中后期的快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研究基肥施氮量对甘蔗苗期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甘蔗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采用网室微区盆栽试验方法,设基肥施用15N标记的尿素5 g/盆、2.5 g/盆及1.5 g/盆3个处理。结果表明,苗期甘蔗全氮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从肥料中吸收的氮素总量及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氮肥利用率却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施氮量明显影响氮素在甘蔗植株体内及不同土层的分布;苗期甘蔗主要吸收20~40 cm尤其是20~30 cm土层的氮素。甘蔗基肥施用氮肥应考虑适宜的量和土层深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机械收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15号、柳城03/182、赣蔗18号和粤糖00/236为供试材料,收获机械为HS180型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新植蔗于2009年12月29日分别采用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收获,其中粤糖00/236收获时蔗叶还田.宿根蔗于翌年2月破垄施肥和除草.201(年7~10月每个月的5日测定一次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于2010年12月21日全部人工砍收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糖分.[结果]机收处理的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以及茎长、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产量、蔗糖分和产糖量与人工处理的相比略有增减,但差异不显著.机械收割处理蔗叶粉碎还田的粤糖00/236的各项测定[结果]基本上均比人工处理的略好.[结论]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影响不明显,且机械收割蔗叶粉碎还田比传统方式还田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