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养鹿业发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综合参考其他养殖业和国外养鹿业的发展方式和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养鹿业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2.
小麦新品种衡4041是我所以抗旱节水、抗倒、抗病、适应性强为育种主攻目标,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经多年选择培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97002。同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1998年获国家“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1999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到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1760万亩,成为河北省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3.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玉米杂种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远缘杂交单倍体胚植株再生频率,剥取胚龄16~20d的小麦单倍体胚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不同配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直径< 500μm的小胚在1号培养基、直径>500 μm态的较大胚于2号培养基能一步成苗直接发育成具有丛生芽和健壮根的幼苗;若把丛生幼芽分开后分别转移到1/2 MS基础培养基,则可分化增殖为多株麦苗.小胚培养基配方为:1/2MS +0.1mg·L-12,4-D+0.2mg·L-1 BA +300mg· L-1 LH(水解乳蛋白)+50g·L-1蔗糖+7g L-1琼脂,pH =5.8,成苗率71%;大胚培养基配方为:1/2 MS +0.1mg· L-12,4-D+0.2mg·L-1BA +30g· L-1蔗糖+7g·L-1琼脂,pH值5.8,成苗率83%以上,以上培养基维生素部分为正常MS培养基维生素加入量的2倍.适宜于小麦单倍体胚再生和繁殖的生长素效果:2,4-D>IBA>IAA,培养基加入2,4-D后经继代培养途径形成单倍体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增加了单胚再生植株数和植株丛生苗数量,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胚成苗率以及染色体加倍效率,从而提高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水平,缩短小麦新品种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长程观察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异位妊娠切除一侧输卵管的患者 6 0例作为观察组 ,对其行 IVF- ET术中超排卵治疗卵巢反应性作分析 ,同期因男方少弱精症行 ICSI助孕的患者 6 0例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超排卵效果的比较 :促性腺激素的用量、用药天数、内膜厚度、卵泡数、取卵数、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时间对超排卵效果的影响 :观察组中术后 <2 a组和≥ 2 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但≥ 2 a组术侧卵巢卵泡数及取卵数明显少于健侧卵巢。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对术侧卵巢的功能有一定影响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术侧卵巢功能下降 ,储备能力降低。但这种影响是一慢性过程 ,经 2 a以上  相似文献   
55.
董俊芳  宋青春  陈秀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00-21801
[目的]探讨农药三唑磷对刺参的毒性效应。[方法]选用12 cm左右的刺参,采用静水停食法,在水温(20.0±1.3)℃条件下,开展三唑磷对刺参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三唑磷对刺参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其对刺参的48 h的半致死浓度为45.999mg/L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为36.879 mg/L,安全浓度(SC)为3.688 mg/L。[结论]所构建的刺参累计死亡概率与质量浓度和试验时间之间数学模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农药排放时间和致刺参成参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利用Weigert’s-Van Giesson染色法和Masson氏三色染色法分别对正常梅花鹿和颈背部皮肤异常松弛的梅花鹿皮肤中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进行观察研究,探讨梅花鹿松弛皮肤组织学致病特点。结果表明,正常梅花鹿真皮网状层中有较多的弹性纤维有规律地平行排列,呈波浪状,染色均匀;真皮乳头层有少量弹性纤维垂直于表皮分布。皮肤松弛梅花鹿或是真皮乳头层中缺乏弹性纤维(大0号和79号鹿),或是网状真皮层中弹性纤维严重发育不全,出现集聚、断裂现象(33号和79号),且排列紊乱、呈不规则状(大0号);正常梅花鹿皮肤胶原纤维在真皮层中呈多层规律性分布。皮肤松弛梅花鹿胶原纤维束比正常胶原束粗大、胶原纤维束减少、堆积、排列杂乱无序,胶原纤维间表现为严重的稀疏。这些现象与人类皮肤松弛症的皮肤组织学症状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57.
为了深入认识‘衡观35’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通过基因功能标记或与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检测,结合植株的田间表现,分析了国审小麦品种‘衡观35’含有的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衡观35’含有1BL/1RS易位染色体,这与其丰产性和较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是一致的。‘衡观35’含2个隐性春化基因(vrn-A1和vrn-B1)和1个显性春化基因(Vrn-D1),表明其主要为冬性品种,抗寒性好,同时又具有春天早发和生长快的特点。‘衡观35’含有对光周期不敏感的Ppd-D1a基因,这与其具有早熟和可在多个生态区广泛种植的特性是一致的。‘衡观35’含Rht1、Rht2、Rht4和Rht8四个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这可能其株高较低的重要遗传基础。‘衡观35’含有Pm4和Pm16基因的分子标记,在田间表现出较好的白粉病抗性。‘衡观35’含有YrTp2基因的分子标记,在田间上表现出较好的条锈病抗性。以上信息为深入认识‘衡观35’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提供了线索,对在未来小麦遗传改良中高效利用该品种的重要基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现状及今后新品种选育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对河北省近30 a来育成的冬小麦品种及目前育种现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品种产量水平在6 750~8 250 kg/hm2,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品种属中筋类型,近52.8%的品种存在品质不稳和不协调问题,优质强筋品种仅占3.8%;35.85~54.72%的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反应型为中感~高感,品种抗病性筛选与鉴定、评价方法有待改进;节水抗旱、优质高产、多抗类型品种短缺。  相似文献   
59.
衡H116021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衡7228×衡94-5096) F1为母本、石97-6365 (石家庄8号)为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和水旱交替选择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寒耐低温,节水性强,高抗条锈,中感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干热风,熟相好。2014~2015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39.1 kg/hm~2,较对照石4185增产8.4%。2016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507.6 kg/hm~2,较对照衡4399增产2.3%。2018年7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80033)。该品种适宜在冀中南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冬小麦品种衡观35灌浆期粒重干物质积累研究,初步发现该品种灌浆前期灌浆速率略低于对照,灌浆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明显比对照增长量多,且增长率快。整个灌浆期,平均日增量比对照高0.007g,相对增长率高18.92%。灌浆特点是灌浆前、中期旗叶比对照贡献率大,后期贡献率小,5月30日后的灌浆中后期旗叶贡献率明显比对照低;倒二叶在灌浆中、后期比对照贡献率大,前期与对照接近。除旗叶外,该品种倒二叶不仅灌浆前、中期起很大作用,在灌浆中、后期,对照倒二叶失去功能时,该品种倒二叶功能仍然很强,贡献率达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