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土壤透水状况对水稻根系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II优7954"为材料,盘栽比较了不同透水性土壤(常规淹水无渗漏、渗漏10mm/d、20mm/d、40mm/d和无水层无渗漏)对水稻根系生长与N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根系生长与土壤透水性关系较大,适当的土壤水分渗透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N素利用。土壤透水量10mm/d有利于水稻早期根系生长,提高根总量和深层根比例,开花期白根比高,N肥吸收利用率达77.05%,远高于常规淹水无渗漏对照,对水稻产量也有促进作用。土壤透水量超过20mm/d时不利于产量提高及后期水稻根系和植株地上部的生长。适当土壤透水能提高籽粒千粒重,但渗漏率超过20mm/d则千粒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2.
不同水分处理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晚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节水条件下,K优817长期无水层处理不仅会造成植株株高下降,而且会影响叶片的生长,干湿处理的分蘖高峰期发生早,田面温度提高,株高整齐度好;齐穗后断水时间会影响水稻产量尤其是结实率,T1、T2和T3的单株丛产量平均值分别比对照产量减少48.8%、46.1%和21.0%。结实率分别比对照减少38.8%、37.3%和15.2%。断水时间越早,对结实率影响愈大。  相似文献   
93.
中国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来,中国水稻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根据水稻生产发展历程,将我国水稻生产分为波动阶段、快速增长、调整下降和恢复提高四个阶段。文章阐述了四个阶段的水稻生产及栽培技术特点;分析了单季稻和双季稻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针对水稻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展望了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稀植条件下杂交稻分蘖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19.5,13.5和7.5穴/m2 3个种植密度下杂交稻组合中优6号和两优培九不同时期的分蘖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结果表明,稀植促进分蘖发生,并导致最高分蘖期和有效分蘖期延迟,13.5和7.5穴/m2比19.5穴/m2的最高分蘖期分别推迟7和14 d;随种植密度下降,中后期发生的分蘖在茎蘖数中的比例提高,相应成穗率也提高;早期分蘖所成的穗与后期分蘖所成穗的每穗粒数差异较大,结实率差异较小,两者的产量差异主要由穗粒数差异引起;随种植密度下降,分蘖力较弱的组合产量显著下降,而分蘖力较强的组合产量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5.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单季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试验研究,从育秧准备、育秧播种、秧苗管理、机插作业、机插大田管理等5方面,探讨和提出了杭州单季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6.
光周期是影响水稻叶片数的重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0 h短日长处理对水稻品种叶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产中主茎总叶片数14~17叶的水稻品种来说,除3叶期外,短日长处理不同程度减少水稻主茎总叶片数,7~9叶龄期对短日长最敏感,7叶期和9叶期短日长处理使水稻主茎总叶片数显著减少。7叶期短日处理,水稻主茎总叶片数减少幅度表现为:高短日长敏感型品种中短日长敏感型品种低短日长敏感型品种。短日长处理对所有品种穗分化期叶龄余数影响不大。在不同品种类型中,籼粳杂交稻对短日长响应最为敏感,短日长处理下籼粳杂交稻主茎叶片数下降幅度大于粳稻和籼稻。在同一亚种内不同品种对短日长响应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
广适性籼粳杂交水稻甬优15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组合,在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出丰产高产、适应性广、稻米品质优,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宜在浙江、上海、苏南、湖北、福建、广西桂中等地作中稻种植,在桂南、粤北以及闽南作早稻种植和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8.
无纺布与塑膜覆盖下早稻秧田温湿光因子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覆盖物对早稻秧田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及其与早稻秧苗素质的关系,选用3个早稻品种,连续3年分别在无纺布和塑膜覆盖下育秧,实测并记录田间光温湿等气象资料,测定早稻秧苗素质。结果表明,无纺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通透性,覆盖后温度变化平缓,与塑膜覆盖下的相比,最高温低21.9℃,不会出现高温烧苗现象;空气相对湿度较塑膜下的平均低11.7%,最高的低25.7%;光照度日变化为大气>覆膜>无纺布,晴天时塑膜和无纺布覆盖下的光照占大气光照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0%和63%;无纺布覆盖较塑膜覆盖的成苗率高,根系干重增加16.7%~38.8%,地上部分干重提高10.2%~21.1%,还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研究明确了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的相对技术优势,并围绕采用无纺布覆盖的优势及其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
2011年国内外水稻产业及技术发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1年全球水稻产量预计达到7.23亿t,比2010年提高2377万t,增产3.4%;全球稻米贸易量比2010年增加8.0%,达到3400万t。2011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达3041.5万hm^2,同比增加1800.0hm^2;总产量达2.025亿t,同比增加3.41%。2011年1-9月我国共出口大米31.1万t,比2010年同期减少31.3%,进口数量同比增加88.0%。稻作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以机插秧为主的机械化种植及配套技术稳步推进,机械化操作、信息技术与农艺措施进一步结合,针对近年来灾害频发的现象,加强了水稻生产应对灾变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水稻穗形成期高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水稻穗形成期受到了高温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穗形成期高温胁迫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阐明了高温对穗部性状影响的机制,概述了高温试验的研究方法和高温应对措施,并为开展穗形成期的耐热性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