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双季稻机插栽培高产重点应提高连晚产量,走多穗技术路线。提出早稻机插产量7.125~8.250 t·hm-2,晚稻机插产量7.875~6.750 t·hm-2,双季产量15 t·hm-2的品种搭配和配套栽培技术。品种搭配采用中早熟早籼+中熟晚粳,配套技术有旱(基质)育秧,适期早播抢栽,提高插种质量,插足基本苗,肥水定量管理促早发等。  相似文献   
62.
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成毯性及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明不同播种量下水稻机插育秧成毯性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的差异,以甬优12、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盘干种35,50,65,80,95,110 g共6个播种量水平,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秧苗成毯性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显著,播种量增加可显著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但其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秧苗细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时其秧苗整齐度较差,小苗弱苗比例增多。不同品种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差异,中浙优1号随着播种量增加,秧苗素质下降较快,小苗比例迅速提高,甬优12播种量弹性则相对较大。甬优12在播种量达到50 g/盘时可实现秧苗成毯,秧苗生长整齐,大苗比例高,秧苗个体素质也较优,但其秧盘地上部生长稀疏,叶面积指数较小,而中浙优1号播种量为50 g/盘时,秧苗成毯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均较优,秧苗生长整齐、紧密。综合各指标结果考虑,甬优12和中浙优1号最适播种量分别为65 g/盘及50 g/盘。研究结果对解决杂交稻机插育秧技术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采用1 038孔、510孔、264孔、150孔、0孔机插秧盘,在不同秧板及育秧土上进行秧盘应用效果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旱地秧板育秧条件下,较少的秧盘排水孔数可以有效减缓秧盘水分流失速率,保水条件较好,出苗率也较高,促进了秧苗生长,同时起秧方便,根系较为盘结,不易松散;而泥浆秧板育秧条件下,较少的秧盘排水孔数阻碍了湿润泥浆对秧盘的水分供给,出苗率较低,秧苗生长反而受到抑制,虽然起秧力较小,但由于秧苗根系差,根系盘结力较低,易松散。  相似文献   
64.
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广适性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钵苗育秧和毯苗育秧2种育秧方式以及4种播种量处理,研究不同播种量和育秧方式对籼粳杂交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无论是钵苗育秧还是毯苗育秧,各秧苗素质指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同一播种量条件下,钵苗育秧处理的株高极显著高于毯苗育秧处理;钵苗育秧处理出苗率在S4播种量(8粒/孔)时显著低于毯苗育秧处理(86.0 g/盘),其他播种量下无显著差异。2种育秧方式的叶龄和茎基宽在S1播种量(2粒/孔或21.5 g/盘)时差异不显著,在其他播种量时钵苗育秧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育秧处理。2种育秧方式的根长、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下部干物质量仅在低播种量时差异显著;同一播种量下2种育秧方式间的根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5.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稻种植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通过分析我国水稻生产对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及发展前景,以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从农艺学角度探讨了发展我国机械化种植中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双季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比例持续下降,从当时的71%下降到近年的40%左右。按单位土地面积计算,双季稻早晚两季产量比单季稻高57%左右,改单季稻为双季稻种植,在保持稻田面积不变情况下,可大幅提高种植面积和总产。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益不高。制约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机插秧比例不高,特别是双季稻机插秧季节紧张,适宜机插搭配品种少,机插质量较差,及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不配套等。发展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途径是:选育和筛选一批适宜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优化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搭配布局;创新一批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模式,完善关键环节技术模式;创制一批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机械装备,实现机具装备配套;研发一批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进农机农艺技术配套与应用。  相似文献   
67.
红色籼稻品种桂红一号2007-2011年在广西作机插稻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结合在桂南种植情况,介绍了桂红一号品种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8.
氮素是水稻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对水稻进行氮素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和栽培目标,及时调整相应施肥措施,实现精准施肥,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轻环境污染。综述了水稻氮素诊断的发展历史、诊断手段的优缺点、未来氮素诊断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内容,分析了穗肥对于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氮肥效应,为氮素诊断和穗肥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2007年,在浙江省省仙居县、新昌县、天台县、富阳渔山和万市等6个市县乡选取127个取样点调查当地主栽品种的产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分析和明确导致产量差异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差异,为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杂交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应用及产量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杂交稻组合甬优9号和甬优10号为材料,研究比较2BD-6D带式精量直播机的播种效果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精量播种,实现有序条播,能提高播种的均匀度,满足杂交稻对机直播低播量的要求;机械条播后,水稻分蘖高峰期推迟,成穗率提高,并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甬优9号和甬优10号机直播产量分别比撒播种增产2.31%和3.22%,并通过改善水稻群体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达到水稻直播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