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稻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高产生理特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以3个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中优6号、两优培九、Ⅱ优7954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好气灌溉条件下的生理特性。与传统淹水灌溉相比较,好气灌溉条件下水稻整个生育期田间水位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提高;分蘖早发,前期分蘖和大分蘖比例提高,分蘖成穗数提高7.1%~18.3%,增产8.6%~10.8%。同时,好气灌溉在单丛叶面积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提高群体各层次的透光率。与传统方式比较,水稻好气灌溉处理在孕穗期和开花期根系单茎伤流量增加,花后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比叶重提高。  相似文献   
42.
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7年,在浙江省省衢州市衢江区、余姚市等6个市县乡选取225个取样点调查当地连作晚稻主栽品种的产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分析和明确导致产量差异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差异,为生产上提高水稻单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浅述2008年全球水稻生产、价格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预计全球水稻总产、面积和单产分别比2007年增长2.4%,1.5%和1.0%。其中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920万hm^2,预计平均单产(每667m^2产量)比2007年增加3~5kg。与2007年相比,2008年5月全球稻米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高档籼米、低档籼米、粳米和香米分别上涨124%、159%、40%和74%。5月份以后稻米价格总体回落,9月份高档籼米和低档籼米价格比5月份分别下降27.2%和39.1%,香米价格下降13.0%,粳米价格依然上涨29.0%。为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全球研发和推广了水稻生产集成技术、杂交稻技术、非洲新水稻、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提高氮肥利用率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差异弥合技术和省工节本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水稻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4.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是由中国水稻研究首创的,适于我国水稻品种和季节特点的新型水稻机插技术。针对传统毯状秧苗机插存在的问题,该技术采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具有上毯下钵形状的秧苗,按块定量取秧机插,可提高插秧机取秧的精确度,实现钵苗机插。该技术结合了钵形秧苗和毯状秧苗机插的特点和优点,具有成苗率高、秧苗素质好,机插质量好,伤秧伤根少,秧苗返青快,增产效果好等优点。2008年在浙江各地示范比对照平均增产6.2%。  相似文献   
45.
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对粮食总产增长的贡献分析表明,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水稻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从1949年的43%下降到2008年的37%。主要原因是南方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水稻生产迫切需要发展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机械种植技术,以适应稻农对现代稻作技术的要求,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提高水稻产量。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特色的杂交稻和连作晚稻机插秧技术及配套的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46.
穗生长发育阶段水分逆境对超级稻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人为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穗生长发育阶段水分逆境胁迫条件对不同类型超级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开始至分化后30 d,不同时段的水分逆境均导致叶片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加速了叶片膜脂过氧化,并且所受影响的程度随生育时间的增加、控水天数的延长以及叶位的降低而加重。水分逆境导致叶片尤其是下部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倒三叶丙二醛含量最高,增加的程度也最大,其次是倒二叶,剑叶相对较低。不同品种受水分逆境影响的程度不同,普通杂交稻汕优63受影响较大,其次是超级稻Ⅱ优602,超级稻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受影响相对较小,对水分逆境的敏感性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  相似文献   
47.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体。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相似文献   
48.
以秀优5号、8优52、申优693和中佳粳为材料,在稀直播条件下,比较其产量表现及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稀直播栽培杂交粳稻能获得高产,平均产量可达700 kg/667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在稀直播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前期多施肥和通过肥水调节群体间差异.  相似文献   
49.
无纺布育秧对早稻秧苗生长影响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纺布兼有保温性、透光性和透气性,用作水稻育苗床覆盖物时,苗床内温湿度变化平缓,极端高温出现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用无纺布育的苗比同期塑膜育的苗株高降低,分蘖数增多,根的干物质量提高,同时旱育秧的茎叶干物质量提高,更有利于培育壮秧。  相似文献   
50.
水稻起源于中国。从河姆渡文化、彭头山文化时代算起 ,我国至少已有七千多年的稻作历史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稻文化。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研究和探讨中国各民族和地区的稻文化对振兴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畲族的族源畲族自称“山哈” ,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汉族人称畲族为“畲客” ,意为来开荒的人。畲族是被称 ,而不是自称。南宋末年刘克庄的《漳州谕畲》首次提到了“畲民” ,专指生活在漳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后来原居住在漳州地区的畲民陆续迁涉到闽东北、浙南以及相邻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