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00篇
畜牧兽医   9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圳  白昌军  虞道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23-5724
[目的]研究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地内以桉树人工林林龄2年为第一代林,选用5种牧草种植区的土壤样品作为人工林地间供试材料,行带内杂草地土样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每个区组中选3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挖剖面,测定土壤含水量、蔗糖酶、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结果]桉树人工林地间作牧草以后,有效提高了林下土壤含水量;蔗糖酶活性测定中糖蜜草样地的蔗糖酶活性提高幅度最大,达到73.92%;网脉臂形草样地的次之,为46.85%;脲酶活性测定中网脉臂形草样地的脲酶活性提高到19.11%,GC1581柱花草和糖蜜草样地的也有显著提高,分别是10.07%和8.43%。[结论]牧草间作能有效改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减缓土壤衰退。  相似文献   
32.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粗根茎莎草(Cyperus stoloniferus)的挥发油,经GC-MS分析,从挥发油中鉴定出17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9.66%.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29.39%)、4,4α,5,6,7,8-六氢化-4α,5-二甲基1-3(1-甲基乙基)2(3H)-萘酮(19.48%)、3,5,6,7,8,8a-六氢化-4,8a-二.甲基乙烯基-2(1H)萘酮(16.59%).  相似文献   
33.
根据几种豆科植物贮藏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反转录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测序,并利用NCBI数据库及Blast工具进行分析,从木豆中克隆得到1个贮藏蛋白基因的cDNA片断,长度为833 bp.采用RACE、RT-PCR技术扩增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含1 595 bp,推测编码区为1551 bp(16-1566bp),编码5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718 ku,等电点为4.68.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大豆(1303273A)、野生大豆(CAA55977.1)、羽扇豆(AEB33710.1)、花生(AAU21493.1)、菜豆(ADR30064.1)、野豌豆(CAA83674.1)为、截形苜蓿(XP_003590690.1)的贮藏蛋白同源性分别达到83%、79%、77%、73%、67%、65%、65%.  相似文献   
34.
研究不同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种子在不同温度胁迫环境下的萌发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柱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确定柱花草萌芽的最适昼夜温度为30℃/20℃, 光照周期8 h /16 h。在同一温度下,发芽率的大小依次为热研18号>热研20号>热研2号>热研5号柱花草。  相似文献   
35.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玉米3414肥效试验方案的要求,2010年8月在广西桂平市白沙镇新龙村实施了秋玉米“3414”肥效小区试验,研究探索秋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并建立同类型土壤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评价与应用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6.
间作牧草对桉树人工林生长量及凋落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省西北部干旱地区刚果12号桉人工林间作牧草对桉树生长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情况下,间作牧草桉树胸径增粗49.70%,株高增加17.86%,桉树枯落物增加25.35%,林间蓄积的半分解物量提高了41.69%~52.73%,有利于养分的归还,提高了林地养分供应能力,说明在桉树林间作牧草有利于桉树林的生长以及土壤养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37.
周期性去叶对地毯草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毯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初步研究不同去叶周期对地毯草克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去叶周期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中等强度去叶(D20)最适宜地毯草的生长。而过度去叶(D10)或长时间未去叶(D60)都抑制了地毯草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地毯草草坪使用价值下降。因此,中度去叶有利于地毯草的克隆生长,提高成坪速率及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不同添加剂对热研二号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研二号柱花草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甲酸和玉米粉进行青贮调制.结果表明:添加0.7%甲酸处理的青贮料质量最好,有较强的芳香气味,且pH、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等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达到优等标准.  相似文献   
39.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全国13个省(市、区)的60份假俭草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个ISSR引物中选用13个多态性高、分辨率强的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获得104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共有多态性带9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1%。表明,供试品种在DNA水平上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检测表明,60份资源所检出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样度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468±0.129)、(0.277±0.064)和(0.425±0.085)。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69 1~0.910 6之间,平均为0.739 6;UPGMA法将60份种质分成2个类群。  相似文献   
40.
采用浓硫酸对木豆种子进行不同浸泡时间的催芽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处理、温度、种质采集高度及种子千粒重对木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种子用浓硫酸浸种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 min,发芽率达92.33 %。木豆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大部分木豆种子的千粒重较重,发芽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