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几种解毒剂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稻田过量施用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后,土壤中残留的二氯喹啉酸可致后茬烟草生长畸形,为减缓对烟草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不同的解毒剂处理,评价其解毒效果。设置不同浓度生石灰(375、750、1125、1500 kg/hm2)进行盆栽试验,从中筛选出对烟草二氯喹啉酸残留药害修复效果较好的生石灰用量,并在田间试验中比较与其他解毒剂(氨基酸水溶性肥料、腐植酸水溶肥料、微生物菌肥、微量元素可溶肥料)的修复效果。盆栽试验表明,生石灰施用量为1125 kg/hm2时,生石灰对烟草二氯喹啉酸残留药害有很好的修复效果。田间试验表明,微生物菌肥对烟草二氯喹啉酸残留药害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不能使烟草恢复正常。生石灰施用量为1125 kg/hm2时,其与施用氨基酸水溶性肥料、腐植酸水溶肥料、微生物菌肥、微量元素可溶肥料处理相比,烟株的叶宽、叶长、株高表现最好,采后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前茬水稻田除草剂二氯喹啉酸施用过量时,建议后茬植烟前施用生石灰1125 kg/hm2并用水灌溉,以缓解烟株畸形症状。  相似文献   
32.
江西烟叶畸形生长的原因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壤中除草剂残留方面入手,对江西省部分烟区稻-烟轮作田出现烟叶畸形生长的药害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从致烟叶畸形的土壤中检测出二氯喹啉酸成分;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模拟试验,确定了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是造成江西烟叶药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前茬水稻宜使用不含二氯喹啉酸成分的除草剂,以及使用生石灰对植烟土壤进行适当处理,以消除烟叶畸形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3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50%二氯喹啉酸WP、10%苄嘧磺隆WP、25 g/L五氟磺草胺OD 3种稻田除草剂对后茬花生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稻田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地抑制花生的生长。50%二氯喹啉酸WP致使花生药害症状显现时间短,持续时间长,不易恢复;而10%苄嘧磺隆WP、25 g/L五氟磺草胺OD则显现时间长,轻者可恢复,严重者显现枯萎。50%二氯喹啉酸WP、10%苄嘧磺隆WP、25 g/L五氟磺草胺OD致花生药害的临界值分别为:1.70×10~(-2)、1.40×10~(-2)、5.00×10~(-3) mg a.i./kg。  相似文献   
34.
井窖式移栽方式不同井窖规格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井窖式移栽方式不同井窖规格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窖规格为7.5cm×18cm、8.5cm×18cm的处理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烤烟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协调;井窖规格为6.5cm×18cm的处理表现稍差;井窖规格为9.5cm×18cm的处理表现稍不理想。本研究结果可为井窖式移栽技术在赣州烟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5.
为探索烟草抑芽剂仲丁灵等常用药剂的轮换药剂,进行了12.5%氟节胺EC(控打)田间抑芽效果试验。抑芽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2.5%氟节胺EC(控打)平均抑芽率为97.17%,抑芽效果较好;抑芽效果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2.5%氟节胺EC(控打)抑芽效果整体相当或略优于示范区常用的36%仲丁灵EC、30%二甲戊灵·烯效唑EC等抑芽剂。12.5%氟节胺EC(控打)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可在赣州烟区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为满足冬季番茄的市场需求,解决赣南地区越冬番茄品种和栽培技术缺乏问题,本研究结合赣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在越冬番茄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生产实践与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现赣南地区番茄栽培增产增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7.
38.
为明确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越冬范围与潜在扩散区,通过调查野外越冬种群及模拟越冬试验分析草地贪夜蛾在江西省南昌市越冬的可能性及其相应的越冬虫态,并通过低温驯化探究草地贪夜蛾对低温的适应性进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南昌市,进入冬季后草地贪夜蛾蛹和3龄幼虫的存活时间较长,可能为草地贪夜蛾的越冬虫态;3龄幼虫可从12月初存活至第2年1月底至2月初,但无法越过完整冬天;前期的低温驯化会显著提高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和6龄幼虫在极端低温(-8℃处理2 h)下的存活率,并显著缩短其在经历0℃处理12 h后的冷昏迷恢复时间,证明其具有低温驯化能力及扩散至较冷地区越冬的潜力,江西省南昌市及相近等温带可能会成为草地贪夜蛾的冬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