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辽星1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苗期叶色浓绿,秧苗健壮。插秧后缓苗快,分蘖强,活秆成熟不早衰。对苗瘟和穗颈瘟表现为中等抗性。经鉴定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三级标准。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649.8kg/hm^2,比对照辽粳294增产8.36%。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2.
印水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粳稻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广亲和材料晚轮422,野败型恢复系蜀恢527、密阳46、密阳42为亲本,在杂交组合的F2、F4中,采用分子标记RM10353、RM6100辅助选择,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印水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粳稻恢复系。研究表明,经过分子标记检测,同时含有两个恢复基因的水稻植株,测配子一代的结实率明显提高、杂种优势显著。结果表明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印水型恢复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3.
抗旱剂“ASA”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拌种试验,并通过在同一时期施用不同数量"ASA"抗旱剂的小区对比试验,分析"ASA"抗旱剂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剂有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通过拌种可以增强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40 g/667 m2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较常规对照区增产1.6%~4.5%。  相似文献   
124.
阐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发展的概况,分析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总体趋势是面积显著增加,单产成倍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同时,从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育种、超高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水稻育种概况。  相似文献   
125.
简述水稻新品种"辽星15"的品种特征特性、产量及米质表现,并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辽星15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表明,其有效穗数、结实率变异系数较大,均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在栽培技术方面应该主要测重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并协调与穗粒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总结了该品种在大田管理条件下对肥水管理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6.
辽星11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9年选用当地主栽品种辽粳454,与引进的抗病品种CBB14经过人工杂交系选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结构、库源关系协调,高产稳产性能优良,米质优,已在辽宁省中晚熟稻区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是目前最具有推广前景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7.
弯穗型水稻籽粒充实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北方弯穗型水稻籽粒的充实状况,以辽宁省常规粳稻为试材,对稻穗中不同部位籽粒充实程度及其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饱谷粒内部存在充实程度差异,体现为至少可以分成密度>1.06,>1.04,>1.02等不同的充实组分;二次枝梗籽粒充实率较一次枝梗低,其中中、下部二次枝梗表现尤甚,中、下部二次枝梗的空秕粒粒数和中部二次枝梗密度>1.06的籽粒粒数百分比在品种间变异较大;籽粒充实率与结实率变化规律一致;糙米率大小与籽粒充实度高低相对应,相同充实度籽粒糙米率弱势粒高于强势粒;籽粒充实率与结实率、千粒重、每株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但相关系数不大。  相似文献   
128.
印水型杂交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为确定新育成印水型杂交粳稻亲本的产量潜力,并为印水型杂交粳稻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配合力。[结果]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除结实率外,父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母本,单株产量、有效穗和结实率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39A和晚轮422的 GCA效应较高,产量性状以Ⅱ类为主,139A×晚轮422和辽粳10A×晚轮422的单株产量水平及组合 SCA效应较高。父本 GCA效应和组合 SCA效应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母本 GCA效应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本研究中,父本的遗传差异大于母本,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也大于母本,139A和晚轮422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9.
我国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 2 %的人口 ,说明我国粮食生产水平较高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不足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3 0 % ,产量却占粮食总产的 40 % ,说明水稻在粮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自 6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产量逐步提高 ,其中水稻新品种具有突出贡献。水稻高产育种是育种工作者永恒的课题 ,在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亲本选配至关重要 ,本文以辽粳 3 2 6选育经过及系谱分析为例 ,粗浅论述了如何正确选配亲本等问题。辽粳 3 2 6水稻品种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于 1 992年育成的高产水稻品种 ,其产量一般为 90 0 0~ 1 0 5 0 0kg/hm…  相似文献   
130.
采用混合接种方法对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辽星系列品种进行苗期和穗期抗瘟性进行鉴定,为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星系列品种苗期对稻瘟病表现高抗的品种1个,抗病的品种5个,中抗的品种6个,中感的品种9个,其中辽星1、辽星12、辽星13、辽星14、辽星15和辽星21苗期抗病性下降,由审定时中抗变为中感。穗期表现抗病的品种4个,中抗品种9个,中感品种3个,感病品种5个。其中辽星1、辽星15和辽星18抗病性下降,由审定时的抗病变为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