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小孢子脱分化易诱导型(DD)和脱分化不易诱导型(ND)两种类型的7个茄子品(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茄子花药内源激素的差异以及低温(4 ℃/2 d)、变温处理(4 ℃/2 d+36 ℃/6 d)对花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自然生长状态下(CK),DD型材料小孢子单核靠边期花药内源IAA、GA3和ABA含量显著高于ND型,ZR含量显著低于ND型。经低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较高,维持在CK相同水平|而N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GA3、ABA含量均显著上升,达到DD型CK水平。经变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仍基本维持在CK相同水平|GA3、ABA含量则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而ND型材料内源IAA、GA3含量显著上升,ABA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腓骨偏心性固定与中心性固定对胫骨远期愈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腓骨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29例)、B组(26例),2组患者均采用髓内钉中心性固定胫骨骨折,其中A组腓骨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腓骨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胫骨远期愈合时间、胫骨不愈合率及术后随访时间。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6~10个月,术后A组无骨折不愈合患者,B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人,其余患者均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胫骨愈合时间及胫骨不愈合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2组胫腓骨骨折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但应用髓内钉中心性固定患者创伤小,A组胫骨骨折远期愈合率较B组高。  相似文献   
43.
茄子果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以3个果色不同的茄子栽培种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用色差仪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将果色分级,通过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茄子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F2果色分离世代群体呈双峰或单峰偏态分布,显示茄子果色遗传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茄子果色性状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35.4%~98.43%,遗传力较高;多基因遗传力较低,为0%~57.7%。  相似文献   
44.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中薯3号、大西洋、米拉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着重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外源激素、培养基C/N对匍匐茎发生及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GA3、IAA对诱导匍匐茎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不同,对试管薯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以GA30.5mg/L+IAA1mg/L诱导匍匐茎发生6~9d,再转入结薯培养基培养,单株结薯量最大。②不同C/N处理匍匐茎发生数量不同,C/N值与成薯指数呈三次抛物线形式变化,C/N=17.669时,成薯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45.
茄子茎段组培容易染菌,为了测试15种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选取紫圆茄、紫长茄、绿茄3种类型茄子品种,根据染菌率和植株再生成活率判断最佳灭菌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茄子适用的灭菌方法不同。紫圆茄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2%Na Cl O浸泡10min,再用0.1%Hg Cl2浸泡10min;紫长茄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4%Na Cl O浸泡10min,再用0.3%Hg Cl2浸泡10min;绿茄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6%Na Cl O浸泡10min,再用0.1%Hg Cl2浸泡10min。绿茄茎段保存试验结果表明,低温保存有利于降低茄子茎段组培染菌率,其中最适保存条件为5℃下保存3d以内,染菌率在20%以下,再生成活率保持在60%左右,可以满足植株再生要求。  相似文献   
46.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D-21 和非单性结实品系03-2 为试材,研究了自然低温对茄子子房(果实)发育过程中4 种内源激素,即生长素(IAA)、赤霉素(GA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R 和ABA 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是在开花初期逐渐上升,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急剧下降,且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均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显著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开花6 d 后)茄子不同品系的IAA 水平,但对果实发育前期IAA 含量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可明显降低03-2 开花初期IAA 的合成。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GA4 含量对温度的响应无明显规律。温度对ZR 和ABA 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果实发育初期,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不利于开花时ZR 的合成,但显著提高了D-10 的ABA 含量。茄子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 和ABA 水平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而GA4 和ZR 可能与单性结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7.
福建柏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柏苗高15 d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柏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为3月1~30日,幼苗期为4月1日~5月30日,速生前期为6月1~15日,速生期为6月16日~9月30日,生长后期为10月1日~12月30日。速生前期和速生期的净生长量只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8.5%,而幼苗期、生长后期的净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30.0%、34.9%。因此结合福建柏的生理特性提出幼苗期、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为培育福建柏优质壮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连勇 《中国蔬菜》1999,1(2):10-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完成的“马铃薯试管薯发育研究和工厂化生产技术”成果于1999年2月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专家鉴定。通过对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细胞学、生理学等研究,创立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规范化、工厂化大规模生产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的工...  相似文献   
49.
匍匐茎发生、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是马铃薯块茎发育的三个重要过程。由腋芽发生形成匍匐茎,主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纵向伸长,匍匐茎纵向伸长停止后,其顶端细胞的膨大是块茎膨大的主要原因,块茎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淀粉的积累,这些过程均受激素、矿质营养、环境条件等不同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50.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茄子品种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组合筛选,对茄子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植株再生及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探索建立较为通用完善的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茄子下胚轴的再生能力要显著高于子叶,不同茄子品种间的分化能力差异明显;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ZT 2.0 mg/L+6-BA 1.0 mg/L+IAA 0.2 mg/L,最佳植株再生分化培养基为MS+ZT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