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3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中早熟玉米品种吉单27、中熟玉米品种先玉335和中晚熟玉米品种吉单618为试验材料,比较相同栽培条件下,进行6个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吉单27、先玉335、吉单618的最佳收获期分别为10月5日~10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10月5日~10月15日,达到最佳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调控土壤水、热与持续增产、增效的协同效应,为该区确立高效、环保覆盖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塑料地膜全膜覆盖(PM)、降解膜全膜覆盖(BM)、膜垄种植(RH)和秸秆覆盖(SM)4种不同周年覆盖(休闲期+生育期)方式,以裸地不覆盖为对照(CT),通过3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利用特征的影响。【结果】周年覆盖能有效抑制休闲期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降水潜在利用效率,PM、BM、RH和SM处理休闲期分别较CT多储水53、51、32和36 mm,降水潜在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4%、12%、11%和10%。地膜覆盖增温显著,有效提高了玉米干物质累积速度,缩短了其生育进程,其中PM、BM和RH处理拔节期分别较CT提前了15、8和7 d,成熟期分别提前了17、7和7 d。与CT处理相比,PM、BM和RH处理产量增幅分别为52%、32%和27%,积温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57%、15%和5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1%、14%和26%,降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3%、27%和29%,耗水系数则分别降低了33%、21%和22%。SM处理能有效增加玉米生育期土壤储水量,但土壤温度的降低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其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较CT推迟了4 d和5 d,最终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分别降低了21%、18%和9%。PM处理增加了农田耗水量,其季末供水能力分别较BM、RH和SM降低了19、56和86 mm。但PM处理土壤水分平衡受生育中后期降水量影响较大,2015年7—9月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71 mm,PM处理收获期100—2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CT处理减少28 mm,并较土壤稳定度降低5.4 mm,造成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结论】塑料地膜全膜覆盖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协同提高土壤水、热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然而在玉米生育中后期遭遇干旱容易引起深层土壤水分亏缺和产量波动;降解膜全膜覆盖和膜垄种植处理的增温和增产效果均弱于塑料地膜全膜覆盖,但更有利于维持土壤水分平衡;秸秆覆盖降温、减产效果明显,不推荐在气温较低的半干旱区应用。  相似文献   
73.
为探明高寒区玉米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特性,以“隆平702”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安图县松江镇南道村进行田间试验,利用Li-6400光合仪在抽雄吐丝期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以及当天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和空气相对湿度(RH),分析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区玉米叶片Pn与Tr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变化,Pn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4:00;Tr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3:00;Gs的最大值出现在10:00,随后呈下降趋势;Ci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06:00—10:00,Pn与PAR,T,RH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正相关、极显著负相关(r=0.927,r=0.574,r=-0.765);14:00—18:00,Pn与PAR,T,RH的相关性分别为r=...  相似文献   
74.
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施用3种玉米专用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专用复合肥1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产量达10264.5kg/hm^2。因此,应该选择各种养分含量配比合理的玉米复合肥,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为玉米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栽培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5.
介绍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滚动式施肥播种器播种玉米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整地与施肥、种子处理、播种量与肥量调试、合理种植、随起垄随镇压随播种、精细播种、播后及时覆土并镇压保全苗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过1粒/埯、2粒/埯、3粒/埯和4粒/埯的玉米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为1粒/埯的玉米苗期的株高、干物重及收获期茎粗为最高,其玉米产量比其它播种量低124.5~229.5kg/hm^2,去除种子费和间苗用工费后,1粒/埯的播种量纯收入最高,比其它播种量增收234.6~520.9元/hm^2。  相似文献   
77.
等离子体处理对无壳南瓜种子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无壳南瓜种子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等离子体处理无壳南瓜种子。[结果]等离子体处理无壳南瓜种子,能明显提高种子幼苗期的根长、茎粗、干物重、株高、叶片数和结瓜期的座果率;使开花期、座果期和成熟期提前1~2d;使瓜蔓长降低13.8—16.7cm;比CK增产437.5—991.5kg/hm^2,增幅达18.7%-42.4%;比CK增值2575~5899元/hm^2。[结论]等离子体处理的无壳南瓜种子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吉林省耐密型玉米发展概况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耐密型玉米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耐密型玉米应具备株型紧凑而清秀、根系发达、茎秆坚韧、高抗种植区域的主要玉米病害,在高产密植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透光状态、不倒伏、无空秆、果穗大小均匀一致、结实性好等优良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耐密型玉米育种及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从吉林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未来玉米供求关系、发展耐密型玉米的成功经验、优良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与应用、玉米抗旱节水研究新成果应用等方面.对吉林省耐密型玉米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爱科颗粒有机肥与尿素和硫酸钾混合施用,比当地习惯施肥方法增产幅度在9.2%-16.8%。提出爱科颗粒有机肥施用方法,为爱科颗粒有机肥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水稻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通过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绥玉15和绥玉19产量分别为5910.5kg/hm2和4719.8kg/hm2,比当地主推玉米品种海玉5分别增产45.1%和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