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5篇
  6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不同杂交种抗旱耐瘠性的试验研究,选择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9个性状的抗逆系数、抗逆指数为指标,以各指标隶属度为评定标准,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的抗逆性。结果表明:黔玉3号、黔2599、遵玉3号、黔2411、贵毕302、中单2号和兴黄单89-2的抗逆性表现较好,黔单10号、黔西4号、安单136、黔2451和黔玉1号表现较差。以产量抗逆系数、产量抗逆指数、各性状抗逆系数隶属度及各性状抗逆指数隶属度4个参数进行综合鉴定评价,均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果,表明这些参数指标可以作为玉米抗逆性的有效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2.
李忠  张礼维  赵致 《耕作与栽培》2013,(1):21+23-21,23
叶斑病是太子参主要病害,为了有效控制叶斑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效果最好,防效为76.54%,其次是40%氟硅唑乳油,防效为73.00%,百泰防效为72.67%、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效为71.19%,10%世高防效为62.71%,而对照药剂多菌灵的防效仅为48.42%,可能是产生了抗药性。"百泰"喷施后对太子参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后至6月底叶色仍保持淡绿色,然后叶色逐渐退至黄绿色。"世高"转叶色较百泰慢,但其药效保持时间也较长,至6月底叶色仍保持淡绿色。供试的几种其他药剂均没有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高海拔环境对太子参光合生理的影响,选取高海拔环境和常规栽培海拔环境栽种太子参,定期测定太子参主要光合生理因子指标,分析其差异及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高海拔环境相比于常规栽培环境下的太子参光合效率高。高海拔环境下的太子参在开花后期,净光合速率(Pn)维持在较高水平。由此表明,高海拔环境有利于太子参进行光合作用,在块根成熟期促进太子参根部膨大成熟,提升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半夏连作障碍的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和构建半夏高效种植制度提供参考,以半夏、生菜、莴笋、高粱、决明子、小麦、油菜和玉米8种作物为受试材料,采用生物测试方法研究半夏植株腐解液、半夏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和半夏根际土壤浸提液对受试材料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半夏植株腐解液对受试材料均有强烈的化感抑制作用,半夏根际土壤和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对受试材料有微弱的化感促进或抑制作用,3种浸提液化感作用强度为半夏植株腐解液半夏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半夏根际土壤浸提液,半夏植株腐解液含有丰富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半夏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半夏化感物质研究的可靠基础材料。半夏化感物质对受试材料的化感抑制作用强度表现为玉米生菜莴笋小麦高粱油菜半夏决明子,决明子是8种受试材料中最耐化感胁迫的作物,可以用于构建半夏高效种植体系。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半夏化感物质对受试材料的抑制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其中0.01g/mL是半夏自毒作用临界值,大于0.02g/mL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以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种根为试材,采用东偏南19°(ES 19°)、西偏南46°(WS46°)、西偏北76°(WN 76°)、坡顶(TOP)等不同坡向种植太子参,研究了不同坡向对太子参氮含量、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S环境下的太子参在其生长初期(4月)植株氮含量下降速度最快,为1.22g·kg-1·d-1,具有较强的氮素利用能力,在其生长旺期(6月)具有较多的成熟叶片,较高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光合作用能力、产量形成潜力较强;WS环境下的太子参产量较TOP、WN分别提升44.16%和47.08%;在大选太子参的中上部直径、单参干质量和中选太子参的长、单参干质量以及小选太子参的长商品等级划分指标中,WS环境下的太子参占有相对优势。不同坡向太子参氮含量、生长及产量存在着差异,综合考虑WS环境相对适宜于太子参的生长和其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DC)的叶片中克隆到二萜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Bb GGPS)基因。结果显示:Bb GGPS基因的c DNA全长1475 bp,包含开放阅读框(ORF)1002 bp,编码334个氨基酸;亚细胞结构定位于叶绿体,既非膜蛋白也非分泌性蛋白。疏水性分析显示,Bb GGPS是亲水性蛋白。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Bb GGPS蛋白与其他植物中GGPS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序列被聚为5大类,Bb GGPS与菊科植物刺菜蓟聚(Cynara cardunculus var)为一类,表明与其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多花黄精产地加工工艺的具体参数,以其外观、口感、干燥时间、多糖含量、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作为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考察烫制和蒸制两种方法、不同处理时间及干燥温度对黄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精产地加工适宜工艺是将黄精去须根,清洗,烫制4 min后,70℃干燥,所得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为5分,多糖含量为9.96%,醇浸物含量为84.75%,水浸物含量为85.02%,综合得分为0.93。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DC)的叶片中克隆到单萜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BbGPPS)基因。研究结果显示,BbGPPS基因的cDNA全长1 692 bp,包含开放阅读框(ORF)1 083 bp,编码361个氨基酸;亚细胞结构定位于叶绿体,既非膜蛋白也非分泌性蛋白。疏水性分析显示,BbGPPS是亲水性蛋白。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BbGPPS蛋白与其他植物中GPPS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且具有异戊烯基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序列被聚为5大类,BbGPPS与其他菊科植物聚类一类,与万寿菊(Tagetes erecta)TeGPPS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甜菊(Stevia rebaudiana)SrGPPS。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桔梗种子质量的影响,叶面肥喷施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尿素喷施浓度为0.5%、1.0%、1.5%,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2%、3%.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GA3浓度50,100,150 mg/L,6-BA浓度0.5,1.0,1.5 mg/L,2,4-D浓度10,30,50 mg/L.结果表明,1.0%尿素+3.0%磷酸二氢钾处理为最佳浓度配比,其千粒重较高为(1.323 2 g)、发芽率、生活力达到了最高,分别为81.33%、91%,含水量最低为7.26%;GA3的最佳喷施浓度为100 mg/L,6-BA为1.5 mg/L,2,4-D为50 mg/L.因此,在桔梗开花期喷施1.0%尿素+3.0%磷酸二氢钾或喷施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提高桔梗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