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8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5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旱播水管对龙庆稻3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插秧相比,旱播水管增加了龙庆稻3号的株高,降低了龙庆稻3号的千粒重和理论产量。与常规插秧相比,旱播水管增加了龙庆稻3号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龙庆稻3号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精米长宽比、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与常规插秧相比,旱播水管的机械作业、肥料、农药、灌溉、劳动和生产成本分别降低26.5%、21.4%、32.0%、25.0%、76.6%和29.0%,用水量降低25.0%,效益增加1 589.0元·hm-2。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对26个苦茶新品系的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6个新品系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31%、27.86%、3.50%和4.76%,具有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高的品种特征。春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7个品系,分别为B17-2、B19-1、A8-1、A21-1、A24-1、A24-2和A38-1;夏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16个,分别为B1-2、B6-2、B13-1、B17-2、B19-1、B19-2、A28-1、A29-1、A8-1、A9-1、A21-1、A24-1、A24-2、A31-1、A36-1和A38-1。26个品系的PPO活性均高于对照槠叶齐,最高的为B19-1 (2176.1 U/m L)。综合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PPO活性测定结果,初步筛选出可能适制红茶新品系6个,分别为B1-2、B17-2、B19-1、A8-1、A24-2和A38-1。  相似文献   
83.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以及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低碳能够降低能源耗损与废物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在当下,社会如何使生态能源循环利用,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与低碳理念相结合,分析低碳理念对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旱基因转入大豆,培育高抗旱大豆品种,可提高大豆总产量.抗旱转基因大豆KD1是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小麦TaDREB3a基因导入大豆受体品种垦农18中获得的转基因大豆材料.利用PCR方法,对转基因大豆KD1连续3代(T2~T4代)转基因大豆进行特异性PCR检测验证.结果表明,TaDREB3a和bar基因在KD1后代中稳定遗传.进一步对外源基因作表达分析,连续3代(T2~T4)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TaDREB3a和标记基因bar在转基因大豆叶、茎、根和籽粒中均表达且稳定遗传,且TaDREB3a基因在叶片和根中表达水平较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aDREB3a和bar基因翻译的外源蛋白在转基因材料后代中稳定表达.对连续2代转基因材料抗旱性分析表明,KD1在芽期具有较强抗旱性,且其抗旱性状显著高于对照且稳定遗传.对转基因大豆KD1作靶标及非靶标除草剂抗性及耐性分析得知,外源基因bar在转基因大豆中稳定表达且在受体垦农18中表达TaDREB3a基因未改变非靶标除草剂抗性.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对城步县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研,共收集有原茶、鸡窝茶和峒茶等富代表性茶树资源9份,并对以上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城步峒茶主要为小乔木型,树型高大,叶背无毛,萼片5片、无毛,花柱3裂,子房有毛,属于茶变种中的阿萨姆茶(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对小乔木型城步峒茶资源的11个典型单株进行了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可可碱、茶碱、咖啡碱、儿茶素总量、GC、EGC、DL-C、EC、EGCG、GCG和ECG含量平均分别为0.09%、0.03%、2.90%、14.00%、1.63%、0.80%、0.93%、0.33%、5.26%、2.82%和2.24%,水浸出物含量平均为42.32%,氨基酸含量平均为2.58%,茶多酚含量平均为31.17%。  相似文献   
86.
导流罩长度对农用轴流风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涛  赵洋  施正香  王朝元 《农业机械学报》2018,49(12):135-142,187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建立农用轴流风机几何模型,利用密闭风室试验测试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农用轴流风机导流罩长度变化对风机内外特性的影响。保持导流罩进口位置、圆角半径与扩散角不变,定义导流罩长度与叶顶轴向宽度的比值为K,K选取0.50、0.78、0.90、1.0、1.1、1.2、1.5、2.0,对7个不同进口静压工况点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K从0.50上升到1.0的过程中,风机风量和能效比提升明显;K取1.0~1.1时风机风量和能效比最高,相比K=0.78的原型风机提升约10%;K从1.1升至2.0的过程中,风量略有下降,能效比下降明显。利用Q准则对叶顶和外框区域的涡结构进行识别,发现随着K的增长,叶顶泄漏涡经历了分裂、衰减和再发展3个过程。K=1.0时能有效抑制叶顶泄漏涡的发展,最大程度降低叶顶涡的强度。导流罩的加长能明显减少外框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7.
赵洋 《现代农业研究》2019,(11):152-153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的方式也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面临变革。本文对当前的 计算机在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几种当前在农业应用的比较广泛的软件与硬件, 阐述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灌溉中的具体的使用,审视计算机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影响,以实际 应用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达到用水效率提升和农作物生产收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88.
赵洋 《南方农机》2019,(5):134-134,138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化技术发展迅猛。与此同时,虚拟化系统中的安全隐私问题频发。虚拟化环境下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日益重要,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对策和防范措施。本文研究了虚拟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安全问题,探索了虚拟化技术的安全影响因素,提出虚拟系统中网络安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9.
在日益飞速发展的科技面前,档案管理工作也进入信息化时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给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快速方便的管理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档案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够对档案文件的完整性、安全度以及档案被使用的效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该文简单分析了信息化环境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信息化中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以及信息素养等几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0.
为进一步筛选高效寄生线虫真菌和阐明其寄生线虫卵的机理,本研究从湖北省烟草南方根结线虫雌虫分离到1株具高效生防潜力的菌株HBF1。形态学、rDNA-ITS和翻译延长因子tef1-α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长梗木霉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第10 d寄生率为80.45%。通过简并引物设计和RACE技术克隆其几丁质酶基因,分析该基因序列及与其他几丁质酶的同源性。该菌是1株可以产生几丁质酶的南方根结线虫卵寄生真菌,第10 d几丁质酶的活性达到高峰,为24.88μmol/h/mL。本研究首次从长梗木霉HBF1菌株中克隆到1个几丁质酶基因TlChi46,该基因DNA全长1 793 bp,含3个内含子和1个1 27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2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45.9 kDa,等电点5.23。同源性比对表明和昆虫寄生菌几丁质酶的亲缘关系较远。从长梗木霉HBF1中克隆得到的几丁质酶基因编码的几丁质酶的功能域可供进一步研究,高效产几丁质酶并有效寄生南方根结线虫卵的长梗木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