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61.
新陆早25号(原代号2128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技术,以〔(系5×贝尔斯诺)×晋14〕F1为母本,以中棉所17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纤维品质测试、丰产性鉴定、南繁加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2005  相似文献   
62.
对采煤塌陷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沉陷土地资源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因此,对河南省永城市煤矿塌陷复垦区复垦1、3、5年和附近正常农田的0~20 cm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了土壤容重、比重、土壤孔隙度、pH和有机质5个指标,比较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复垦1、3、5年后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81±0.03、1.75±0.02和1.60±0.02 g/cm3,土壤比重分别为2.40±0.03、2.70±0.04和2.86±0.02 g/cm3,土壤孔隙度分别为22.60%±0.08%、34.93%±0.11%和43.82%±0.13%,土壤pH分别为7.20±0.10、6.90±0.10和7.10±0.10,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32%±0.01%、0.49%±0.01%和0.83%±0.02%。复垦后的土壤比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3个指标逐年升高,土壤容重逐年下降,土壤pH变化不大。永城市采煤塌陷复垦区随着复垦时间的推移,土壤质量逐步提高,但仍未达到塌陷前水平,土壤有机质极其缺乏,建议进行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63.
新陆早16号属早熟优质中长绒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26d.株型近筒型,Ⅱ式果枝较紧凑.茎秆、叶片茸毛稀少,主茎节间较短.第1果枝着生节位4节,高度12~18cm,植株上着生的亚果枝较多.叶片中等大小,青绿,较薄,果枝叶多.花冠淡黄色,较大,花药淡黄色.棉铃卵圆形,铃壳较厚,单铃籽棉重5.7~6.3g,含絮中等,易采摘,衣指8.2g,籽指12.1g,衣分42%~43%.植株生长势较强,后期不早衰,霜前花率87%以上.第8轮国家区试中,经新疆自治区植保总站后期剖秆鉴定,枯萎病指80.9,黄萎病指77.4,不抗枯萎病、黄萎病.  相似文献   
64.
新陆早13号是兵团农七师农科所2002年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棉花新品种,2003年又通过了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推荐为重点推广品种。2003年在新疆早熟棉区及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推广面积6.66万公顷,2004年推广面积14.66万公顷以上,已经成为新疆早熟棉区的主栽品种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出种植新陆早13号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为广大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新陆早15号(系-7)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利用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的丰产、优质、早熟低酚棉新品种,2002年1月31日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生产示范7.63×104hm2.成为我国当年种植低酚棉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6.
新陆早6号(原名系550)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育成的高产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1997年11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1选育经过1985年以自育的结铃性强、大铃、高衣分品系85-174为母本,与长绒、高强力的美国品种贝尔...  相似文献   
67.
棉花生长模拟模型GOSSYM及其在北疆棉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96~1998年在北疆3个试点进行的试验,对GOSSYM模型进行了全面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对模型针对地膜覆盖特点进行了修改的基础上,通过校正品种参数和土壤参数,GOSSYM的模型基本能模拟北疆主栽品种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7号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测评模型。该模型首先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在此基础上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网络最终测评结果较BP神经网络更有效、更准确。实例证明该神经网络测评模型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为农业机械化水平测评提供了更实用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实现全疆棉花机械化采收是我国智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早落叶棉花为机采提供了便利。本研究以辐射诱变突变棉花F.U.75为材料,通过测定其特征特性、产量和品质方面的表现,评价F.U.75的机采适用性。结果表明,F.U.75的叶片在棉花成熟期自然脱落率高,综合品质优,有直接利用价值。F.U.75可作为核心亲本改良棉花品系的机采特性。  相似文献   
70.
为探索出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充分发挥棉花自身潜能,从而最终获得高产,开展了86 cm等行距机采模式试验示范,调查杂交棉鲁棉研24号在各团场同等土壤肥力、管理水平和不同种植模式(76 cm等行距与86 cm等行距机采模式)下的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性状及经济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杂交棉稀植采用86 cm等行距机采模式,较常规76 cm等行距种植可以促进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确保苗匀、苗壮,使棉花生育进程提前1~3 d,较好地发挥了棉花个体优势,增加了棉花单铃重,但籽棉、皮棉分别减产3.99%、3.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