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室内试验和现场工况条件下岩石对钻头磨损机理存在显著差别,针对室内研磨性测试结果与现场研磨性差异较大的问题,综合考虑了岩石自身性能和钻头使用条件对其研磨性的影响,以室内研磨性测试结果和现场实际钻头使用条件为输入参数,建立了现场研磨性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出了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现场工况下岩石研磨性的方法,现场条件下岩石研磨性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为钻头的选取和钻井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小麦育种工作提供基本信息,采用世代均值分析方法,对4个冬小麦杂交组合(均包括P_1、P_2、F_1、F_2、BC_1和BC_2 6个世代群体)的株高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1个组合存在显著的上位效应外,株高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影响,并且显性效应比加性效应更为重要。第1节(即穗下颈节)长和第2节长与株高和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各节间长与其相领下一节长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株高构成因素对株高的贡献大小为第1节>第2节>第3节>穗长>第4节。根据株高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特点,文中还对小麦育种中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陕优225是陕西省农科院粮作所旱地小麦育种组用小偃6号和NS2761杂交选育而成。1992年12月,该品种在陕西省通过审定。陕优225属冬性,耐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株高85~90厘米,穗长方形,小穗排列较密,结实性好,灌浆快,落黄好,中熟。综合抗性较好。条锈病、白粉病流行年份中感,但发病慢,抗叶锈病、散黑穗病、雪霉叶枯和  相似文献   
54.
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用10个冬小麦新品系(种),在3个地点进行试验,考察了蛋白质含量,硬度,干、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比沉淀值。结果分析表明,品质性状中除干面筋含量外,其余5个品质性状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硬度外,其余5个品质性状地点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该试验品系(种)品质性状除受基因型影响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干、湿面筋含量,比沉淀值,以及干、湿面筋含量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应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55.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陕优225,在1992年9月农业部召开的首届中国面包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国家一级面包小麦品种;并在10月初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铜牌奖;1992年12月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56.
57.
怀川916小麦超高产最适播期与播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怀川916小麦超高产最适播期和播量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超高产最适播期为10月5—10日,过早或过晚播种均极显著减产,尽管如此,但在10月20日最晚播种仍可保持9 062.5 kg/hm2的产量水平。可见怀川916小麦不仅是一个适合中早茬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也是一个供作晚秋茬种植的理想品种。回归分析表明,超高产最适播量为130.0 kg/hm2,延期播种需增加播量。分析表明,从10月5日以后,每晚播1 d,需增加播量4.5 kg/hm2,增穗7.8万穗/hm2,以密补晚,可挽回因延迟播种的减产损失92.04 kg/hm2。由于株高随播种的推迟而逐渐降低,因此以密补晚而增加密度,将不会招致倒伏。  相似文献   
58.
为发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新的变异类型,通过设计引物和特异PCR扩增,从簇毛麦TA2127基因组DNA中得到14个LMWGS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Q615147~HQ615160。序列分析表明,所有基因具有完整编码区,长度为831 bp和846 bp,可编码277和282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14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都缺少一段N端保守区,且N端序列是一种新的类型;在14个LMWGS基因中检测到19个SNPs和1个16 bp 的缺失。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簇毛麦LMWGS与ω醇溶蛋白和HMWGS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与普通小麦 Glu3的低分子谷蛋白基因进化关系相对较近。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利用E.coli体外大量高效表达带有1个额外半胱氨酸残基的α-醇溶蛋白,经Ni+-NTA柱纯化获得目标蛋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其整合到基础面粉中,利用粉质仪研究其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确定该基因表达产物的加工品质效应。【方法】根据α-醇溶蛋白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小麦品种陕253中克隆到1条含α-醇溶蛋白基因编码区的目的片段,长度为1243bp(GenBank登录号GQ891685),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253-Agli,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及低温冷冻干燥回收、纯化,通过微量掺粉试验,在4g粉质仪上测定其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该基因片段包含900bp的完整编码序列及部分5′-调控元件;Uniq domainⅡ区第6位氨基酸密码子C→G的转换,导致丝氨酸Ser→半胱氨酸Cys的变化,这1额外的半胱氨酸将有可能参与形成1个分子间二硫键;用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融合蛋白表达成功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粉质结果表明,添加S253-Agli蛋白虽然能够增加面团的带宽及机械耐力系数,却因显著缩短面团稳定时间及形成时间而对面团的粉质参数产生了总体的负面效应。【结论】具有1个额外半胱氨酸残基的α-醇溶蛋白GQ891685增强了面筋弹性,但降低了面筋强度。  相似文献   
60.
利用设计合成的特异γ-醇溶蛋白基因引物,采用PCR方法从小麦品种陕253克隆获得一个γ-醇溶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GQ857626)。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产物的II区由于碱基转换产生一个额外的半胱氨酸残基。构建了GQ857626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入表达菌株E. coli Rosetta gami B(DE3),IPTG诱导其成功表达。使用HisTrap HP组氨酸标记亲和层析柱纯化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并使用4 g粉质仪分析其功能。结果显示,将此纯化蛋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整合到基础面粉后,面团的形成时间缩短,稳定时间减少,弱化度增加,导致主要的粉质指数明显下降,说明该亚基对面团流变学性质整体表现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