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贾云 《中国猪业》2008,(6):4-11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地震造成畜牧部门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及设备设施损毁,大批畜禽死亡,严重影响全省畜牧系统生产生活和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厚皮甜瓜属葫芦科甜瓜属的一个变种,是甜瓜中的精品,性喜高温干燥、强光照及昼夜温差大的环境[1]。在黑龙江地区利用大棚保护地栽培,恰好可满足厚皮甜瓜生长所需条件。厚皮甜瓜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在黑龙江省的种植面积不大,但它特有的风味,独特的果形,美观的外表,深受广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红松落叶病的流行及与寄主生理节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1991年在辽宁省草河口和桓仁县八里甸地区,对红松落叶病的流行及与寄主生理节律进行预测研究,其结果:红松落叶病的病原菌(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 et Yang)流行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与温度关系最密切(R复=0.8436)。孢子日放散量呈“U”型曲线,两个放散高峰分别出现在每日的4时和20时,与林内温度呈正相关,孢子放散高峰时间,也是寄主CO2呼出量最小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东部山地混牧林可控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山区的林业和牧业一直是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两个行业,混牧林业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4年时间的定位观测及调查研究。对辽宁省混牧林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该区域森林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制定出科学、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的林牧结合阈值:(1)幼林林分伤害指数临界阈值不能高于50;(2)截取利用牧草生物量(地上部分)50%为最佳值;(3)选择混牧林的坡度应小于30度。A层土容重不应大于1.3g。  相似文献   
15.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人工林是辽宁省重要的用材林后备资源,亦为我省当前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些年来却遭受落针病(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 et Yang)的危害。据调查省内目前约有20余万亩红松人工林感染该病,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对红松人工林的威胁程度逐年加大,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为生产防治该病的需要,于1984年始,对因该病引起红松损失量(即病害损失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介绍这方面的结果,旨为生产防治解决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混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增效组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混配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联合毒力,并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田间药效试验对优选出的配比进行验证。[结果]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以有效成分质量比10∶40、8∶42、6∶44、5.5∶44.5、5∶45、4∶46和3∶47混配抑菌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表现增效作用。混配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随百菌清含量增加而增强。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与720 g/L百菌清悬浮剂按照有效成分质量比8∶42桶混在900~1 500 mg/L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41.7%氟吡菌酰胺SC(400 mg/L)相当,略优于43%氟菌·肟菌酯SC(400 mg/L),显著优于720 g/L百菌清SC(1 260 mg/L)和50%异菌脲WP(1 000 mg/L)。[结论]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按有效成分质量比8∶42混配可以有效防控番茄灰霉病,推荐剂量为900~1 500 mg/L。  相似文献   
17.
贾云  景羽 《中国猪业》2008,3(2):4-13
中国堪称泱泱养猪大国,但还远不是猪业强国。如何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养猪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猪多病多的弊端,实现中国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养猪大国为猪业强国,这是中国猪业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正是承载着中国猪业嘹望者、领航者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应运而生。中心集科研、育种、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对提高中国养猪生产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功标青史。  相似文献   
18.
龙盛2号西瓜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育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极早熟小型西瓜一代杂种。早熟,全生育期75d,果实发育期25d;果实高球形,果皮翠绿覆深绿色条带,果形端正,果个均匀,外观漂亮,果实膨大速度快;果皮薄,厚0.5cm;瓜瓤黄色,瓤质脆沙细嫩,味甜爽口,口感风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5%;单果重2.0~2.5kg,果皮韧性好;抗枯萎病、炭疽病;667m2产量架式栽培3200kg左右,爬地栽培2200~2700kg。适宜黑龙江省及气候相似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1983~1991年在辽宁省草河口和桓仁县八里甸地区,对红松落针病的流行及与寄主生理节律进行观测研究,其结果:红松落针病的病原菌(LophodermiummaximumB.Z.HeetYang)流行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与温度关系最密切(R复=0.8436)。孢子日放散量呈”U”型曲线,两个放散高峰分别出现在每日的4时和20时,与林内温度呈正相关。孢子放散高峰时间,也是寄主CO2呼出量最小时刻,而距叶气孔最大面积开放时间约提前3~4h。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重庆辖区玉米氟含量现状,为后续课题和制定重庆市粮食氟含量地方标准提供资料及借鉴。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按照国家标准GB7484-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对采回的玉米样本进行含氟量的测定,计算每个区县的玉米氟含量平均值并作曲线图;同时,以玉米氟污染与地域的关系、玉米氟污染与水氟污染的关系及玉米与稻谷、小麦之间氟污染差异性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重庆辖区玉米的氟含量较低,除了很少几个区县超标外,大部分区县的玉米都没有超标。但位于西部的潼南县严重超标。玉米与稻谷及小麦之间氟污染差异不显著,与水含氟量差异显著,玉米氟污染与地域特点、工业及生活氟污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