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宿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宿州市农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事例,探讨了促进小农经济的转化,改造传统农业的几种尝试:以引进资本改造传统农业;以专业协会改造传统农业;以企业化生产改造传统农业;用劳务收入改造传统农业;以科技生产改造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23.
调查分析了宿州市节水农业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宿州市节水农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4.
许诺 《农家参谋》2012,(10):42-43
大蒜价格战已持续多年,"蒜你狠"和"蒜你贱"互为攻守,大蒜价格轮番暴涨暴跌,到了2012年,蒜农和蒜商已经熟知对方的底牌,结果是: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博弈的结果,并没有分出输赢。蒜场战争价格高低都纠结相比往年,今年大蒜入库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多月。8月6日,是山东省金乡县蒜  相似文献   
25.
概述了草坪园艺机械的种类及其特点,介绍了世界草坪园艺拖拉机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其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开发和生产以出口为主的草坪园艺拖拉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为寻找一种能有效促进金花茶种子发芽的方法,通过采用破裂种壳、去壳、热水浸泡、氢氧化钠浸泡以及热水浸泡结合赤霉素浸泡5种不同的方法处理金花茶种子,观察并测定以上5种方法对金花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0℃热水浸种30 min结合100 mg/L赤霉素浸泡4h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率达93.33%;其次为去壳处理,发芽率为81.67%;50℃热水浸种30 min处理、破壳处理和2%氢氧化钠浸泡30 min处理发芽率分别为78.33%、75.00%和73.33%。综合考虑,50℃热水浸种30 min结合100 mg/L赤霉素浸泡4 h处理是促进金花茶种子发芽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27.
对桉树(Eucalyptus spp.)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溶解方法、溶解条件和上样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苯酚抽提法是桉树叶片蛋白质样品制备的最优方法;裂解缓冲液Ⅰ(7 mol·L-1尿素+2 mol·L-1硫脲+0.04 g·m L-1CHAPS+60 mmol·L-1DTT+0.5%(体积分数)IPG Buffer)可保证蛋白质样品的溶解,较适用于桉树叶片蛋白裂解;对于18 cm、p H 4-7的线性胶条,当每根胶条上样量为50μg时,采用银染可得到质量较高的2-DE图谱.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禽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的关系,对临床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通过多重PCR方法和序列分析测定其血清型,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测定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其对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6株禽沙门菌,其中鸡白痢沙门菌7株、鼠伤寒沙门菌6株、肠炎沙门菌2株、纽波特沙门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6株禽沙门菌对新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氯霉素、诺氟沙星有较强的敏感性;87.5%的禽沙门菌能形成生物被膜,相对于浮游状态,沙门菌形成生物被膜后MIC值至少提高16倍,最高超过1 024倍。因此,处于生物被膜状态下的沙门菌可显著提高其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29.
许诺  韩宗友  马秀婷  张长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21-17922
[目的]研究冬小麦上施用"控失"型复合肥的肥效和经济效益。[方法]实施小麦施用不同肥料的田间试验。[结果]"控失"高肥区产量与等养分普通基施区相比增产2.5%;"控失"低肥区与普通基施区平产。"控失"型复合肥区小麦中后期生长发育表现突出,肥力充足,肥效优于普通肥;氮肥基施、拔节期追施各50%,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与普通基施区相比产量增加7.7%,纯收益最高;不同施肥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显示:"控失"型复合肥的投入产出比较高,"控失"低肥区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投入产出比最高,纯收入比普通基施区多315.0元/hm~2。[结论]"控失"型复合肥控失效果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定量研究20年间黄河上游四川段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评估该流域段生态综合治理效果,为健全民族区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法] 利用黄河上游四川段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并参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对黄河上游四川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经济价值进行修正,定量研究黄河上游四川段200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 (1)2000—2020年黄河上游四川段林地、荒漠、湿地和水系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耕地、灌木、草地和冰川积雪呈下降趋势,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2000—2010年更显著;(2)黄河上游四川段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1.27×1010,2.51×1010,3.92×1010元,呈上升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分析结果可靠。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对生态系统总价值贡献最为显著的地类是草地,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草地生态服务贡献率分别为93.90%和72.90%,其次为湿地和林地;(3)研究区在20年间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增加趋势,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分项价值大小均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11个单项功能中起显著服务价值的为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4项之和占总价值比例超过69.50%。黄河上游四川段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其中草地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湿地和林地。[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20年间生态治理成果逐渐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变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