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1篇
  69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77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研究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幼鲵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体质健康、体重100g/尾左右的2龄幼鲵,分别添加占基础饵料重量0.20%、0.40%、0.60%的配比复合益生菌进行拌料投喂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每组设置三个重复组,共12组,试验期180d。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鲵的生长及摄食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清抗氧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三个试验组大鲵终末体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数据说明以复合益生菌拌料投喂有利于大鲵的生长;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鲵血液中的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试验组大鲵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均高于对照组,这显示出复合益生菌拌料投喂对大鲵的非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鲵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添加日常饵料重量0.40%、0.60%的配比中剂量、高剂量组不仅能促进大鲵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促进大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增强体质,提升疾病抵抗力。  相似文献   
942.
为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2021年6—7月在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21个采样点,将其中11个位于河流电站水库区的采样点设为受损点,位于河流流水区的9个采样点设为参照点;于各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后鉴定其所属种类,再通过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参照点浮游植物平均密度(1.996 2×104 ind·L-1)要远远小于受损点的(5.339 5×104 ind·L-1),且受损点各采样点的P-IBI指数分值P相对偏高,评价为“健康”的采样点有3个;参照点各采样点的P-IBI指数分值P相对偏低,没有评价为“健康”的采样点,推测适当的水源存储建设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浮游植物P-IBI指数分值P为3.58,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评价为良好。  相似文献   
943.
为探究植物源次生代谢物对不同作物增产的效果,将甜菜和甘蔗的代谢物提取分离后,通过优化配比,然后与腐殖酸螯合,按照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国家标准形成产品,通过田间试验和水培试验研究该产品在小麦等15种作物上的增产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试验设置2个处理:(1)常规施肥;(2)常规施肥+含植物源次生代谢物产品,该产品根据不同作物类型分别采用叶面喷施、拌肥和灌根3种方式施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施用含植物源次生代谢物产品,15种作物产量均得到提高,增幅为5.2%~21.1%;水稻、玉米和棉花种子的发芽势分别提高了6.6%、11.5%和15.2%,发芽率分别提高了2.6%、3.5%和6.1%;小麦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根尖数分别提高了54.44%、60.57%和30.43%;马铃薯、大白菜、包菜和小麦叶片的SPAD值分别提高了4.8%、8.7%、6.6%和9.7%;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7.9%;马铃薯、大白菜和辣椒中Vc含量分别提高了40.8%、22.9%和28.51%,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了28.8%、23.9%和20.27%;葡萄和甜菜的含糖率分别提高了21.81%和15.75%。以上结果表明,植...  相似文献   
944.
针对湘北某传统民居的被动式技术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在夏季对室内外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测试了过渡空间风速.结果表明,传统民居中气温按照室外、过渡空间、室内的顺序依次下降,热环境优于普通现代住宅,墙体互遮阳使得被遮阳的墙面温度明显降低,南外墙内外表面温度衰减和延迟现象明显,过渡空间通风以水平通风为主且风速稳定.结合建筑设计和构造特点,可认为高密度规划、过渡空间的设置、重质墙体的应用、适当的窗墙比和开口遮阳等可有效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945.
为筛选出符合北京市现代农业需求、满足市民口感要求的优质高端品种,以BM380、京白甜456、墨瞳、京科甜608、中农甜414、黑甜639、中农甜419和京科甜183等8个甜玉米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从植株形态、产量性状和品质口感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M380、京白甜456、墨瞳、京科甜608、中农甜414品质较好、产量较高,可作为面向高端客户、线上销售优质农产品的新型种植主体的推荐品种,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946.
针对黄桦(Betula arneghaniensis britton)木片刨花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刨花机参数和切削工艺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和刨花质量的目的。研究考察了CAE式圆盘刨片机的飞刀前角、后角、刀伸量、底刀刃角及木材温度、切削方向、刨花切削高度对黄桦刨花生产过程的影响。以黄桦刨花的长度分布和抗拉强度作为刨花质量的评价指标,并以卷曲指数和能源消耗为依据优化黄桦刨花的生产控制。结果表明:采用纵向切削获得的刨花质量更好。增加木材温度和底刀刃角也可以有效提升刨花质量,但增加底刀刃角会增加能耗。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定向刨花板(OSB)的生产、提高木材资源利用效率,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7.
采用现场测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步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丘陵地形和建筑形式与构造对湖南北部地区的某传统民居的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根据现场测绘建筑形式和丘陵地形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以测试的冬、夏气象参数、夏季壁面温度、冬季采暖热源作为边界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地形特征及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构造对建筑自然通风影响较大,且模拟结果与建筑内外的11个测点的风速测试结果比较吻合.因此,丘陵地区的复杂边界条件下,CFD分步模拟法可用于居住建筑的模拟设计,以改善其夏季自然通风并减少冬季冷风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