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0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小麦一些数量性状的狭义相关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2个性状中,大多数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本身的狭义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对主茎穗长和主穗粒数的表型选择可明显提高主穗粒重,而对主茎穗长的表型选择则明显减少每株穗数。  相似文献   
42.
小麦再高产育种涉及到的目标性状是众多的数量性状,要对这些数量性状同时进行改良并重新加以组装,进而育成产量水平有较大突破的新品种,必须首先突破原有的传统育种方法,在杂交手段和杂种后代处理这两个关键性技术环节上进行较大的改进。把轮回选择的理论和穿梭育种的方法综合运用到小麦再高产的育种实践中去,提出了小麦再高产育种的新方案,进一步强化了轮选穿梭思路在小麦育种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期通过实践的检验,探索再高产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3.
用普通小麦六个有代表性品种的田间连年种植选择种群和室内保存五年的原始种群,分别进行了成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在小麦品种资源的利用和繁种过程中,只要实施正确的选择,不会使原始种群的遗传典型性发生根本改变。(2)选择种群较之原始种群在早熟性和株高等农艺性状方面一般都有明显的改良。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由选择造成的种群遗传性变异,总是朝着对人类需要有利的方向发展的。(3)个别品种的选择种群出现的不利变异,往往是一些次要性状,且与某些重要的有利变异相伴发生,保留这些类型显然是出于利大于井的现实考虑。由此证明在农作物的良种繁育过程中,单株选择一分系鉴定一混系繁殖的技术路线,对保持种群纯度和提高种性都是有利的。相反秉取室内保存原始种盾,然后再多次加代扩繁种子的技术路线。时作物新品种的种群进化和种性改良都并非有利.  相似文献   
44.
45.
大豆各种数量性状的表现,是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基因作用和环境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则各种差异满足如下关系:Vp(表现型方差)=Vg(基因型方差) Ve(环境方差)。在数量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中,用生物统计的方法把表现型方差中的基因型方差和环境方差区别开来,所得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百分率称为遗传力:h~2(%)=遗传方差/总方差×100=Vg/(Vg Ve)×100。可见,一个性状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力数值愈高,说明该性状受环境因素的  相似文献   
46.
小麦新品种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系我校1976年以山前麦与偃师号杂交,于1983年育成。属大穗型弱春性中熟品种,株高85—90厘米,茎粗叶宽,分蘖力中等偏弱,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1985—1988年  相似文献   
47.
用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豆合理密植问题。不同种植密度引起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的差异。最小密度每亩4千的单株,茎秆粗壮,株粒重高。茎横切面上输导组织、机械组织面积大,次生韧皮纤维细胞数多,基本组织面积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秆逐渐变细增高,株粒重变低,输导、机械组织面积逐渐变小,次生韧皮纤维细胞数大大减少,而基本组织面积逐渐增大。节位升高引起的内部结构的变化,与密度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每亩13千株密度是本试验中产量最高、接近理想群体的密度,其植株比较健壮,输导、机械、基本组织面积大小均处于中间水平。但由于群体、个体关系协调得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8.
新育成或新引进的品种,在推广应用之前,必须经过多点、多年试验,通常称为区域试验。经过这种试验,才能对品种的优劣、适种范围及其对不同年份气候条件的反应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其正确利用提供广泛的信息。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是区域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区域试验研究的各个效应,按其性质可归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类。固定效应包括:①品种效应(τi),即供试品种产量、品质等主效;②地点效应(υj),地点间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管理方法等可以预知的环境差异主效;③品种×地点  相似文献   
49.
河科大9612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组以太谷核不育(Tal)小麦材料为遗传改良的技术平台,通过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育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8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8015).河科大9612属弱春性多穗型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中南部中晚茬高水肥地块及相应生态类型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0.
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采用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对小麦一些数量性状的狭义相关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 12个性状中 ,大多数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本身的狭义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 ,对主茎穗长和主穗粒数的表型选择可明显提高主穗粒重 ,而对主茎穗长的表型选择则明显减少每株穗数。单株粒重本身的狭义遗传力以及与其它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均较小 ,因此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的遗传响应均较小。但它与主穗粒数、每株穗数、主穗粒重、千粒重的表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千粒重的表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