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介绍一种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方法,甲胶乳颗粒与人血浆制成试剂(PS胶乳),分别与BP和MSEY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的菌落作平板凝集反应。在BP培养基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98.1%为PS胶乳凝集阳性;在MSEY培养基中95.9%为PS胶乳凝集阳性。用BP培养基和PS胶乳组合,其检出率和特异性均高于其他组合,并可在数分钟内直接检出平板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且与凝固酶试验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2.
油菜素甾醇和抗坏血酸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素甾醇(BR)和抗坏血酸(Vc)配合施用,对提高水稻幼苗抗寒力的效果优于2者单独施用。低温冷害前后喷洒0.lmg/L BR+100mg/L Vc可有效地降低电解质渗漏率,促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对冷害后幼苗恢复生长,提高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增强根系活力与发根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3.
不同株型木薯品种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累积及利用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理想株型和氮素高效利用是作物育种和引种的重要指标。作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特征与产量形成和氮素积累密切相关。研究不同株型木薯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利用、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高产、氮素高效利用的株型和品种,为木薯高产栽培和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试验以紧凑型品种华南205 (SC205)、华南8号 (SC8)、桂热4号 (GR4)、新选048 (XX048) 和伞型品种华南9号 (SC9)、华南12号 (SC12) 为材料,于块根形成初期 (种植后70天)、膨大初期 (种植后110天)、膨大中期 (种植后175天) 和成熟期 (种植后240天) 取样,分析干物质和氮素吸收积累量。  【结果】  紧凑型品种的生物产量、鲜薯产量、单株薯重和收获指数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16.42%、36.85%、43.93%和40.00%。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随之下降,块根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以及茎秆的氮素分配比例随之提高,而茎秆的干物质分配比例相对稳定。紧凑型品种地上部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在块根形成初期高于伞型品种,而在块根膨大期低于伞型品种。紧凑型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收获指数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28.91%、35.67%和36.00%,而100 kg鲜薯需氮量较伞型品种降低了27.27%。通径分析表明,块根生长后期的干物质生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对总量的贡献最大,块根生长中期其次,块根生长前期第三,苗期最小。在块根成熟期,紧凑型品种地下部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10.85和9.13个百分点。相关分析表明,块根生长后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生物产量、单株薯重和收获指数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结论】  紧凑型品种地上部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在块根形成初期高于伞型品种,而在块根膨大期低于伞型品种。紧凑型品种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而伞型品种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低。在生产中,宜选择株型紧凑的木薯品种,以利于木薯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4.
江西红壤旱地木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筛选出更适宜江西省种植的木薯高产品种,以19个品种(或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鲜薯产量高于37.5 t/hm2,6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介于30~37.5 t/hm2之间,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介于22.5~30 t/hm2,其他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低于22.5 t/hm2。19个木薯品种中有7个品种的鲜薯产量高于对照品种SC205,其中SC8和GR024-2的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表现较高。木薯的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最粗薯粗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鲜薯干物率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单株薯数、鲜薯淀粉含量、株高、茎粗、最长薯长与鲜薯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为提出江西本地窖藏木薯种茎的出窖适宜时间及种植方法。试验于2011—2013年,设计地膜覆盖和露地方式,分别于2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窖,每10天种植1期,研究了木薯种茎质量变化、种茎出苗率、农艺性状、鲜薯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木薯出窖种植易受气温和降雨的影响,降雨量过大,温度过低均不适宜出窖种植,出苗率均值为45.67%。3月中下旬出窖种植的出苗率高,均值为95.38%,中旬种植的产量高于下旬,地膜覆盖高于露地。而4月上中旬种植的出苗率虽高,但木薯种茎芽点完好率低,用种量大。采用地膜覆盖方式,鲜薯淀粉含量和收获指数降低,薯数增加,薯粗和茎粗增粗,株高增高,最终木薯鲜薯产量增加。江西及同等纬度区域,本地窖藏木薯种茎3月中旬适宜出窖,采用地膜覆盖种植优于露地方式。  相似文献   
36.
15个芝麻品种(品系)红壤连作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挖掘芝麻耐连作种质资源,以赣芝5号、赣芝9号、万荣黑芝麻、青麻、金黄麻、武宁黑芝麻、东乡黑芝麻、冀9014、玉山黑芝麻,豫芝11号、陕西旬阳、中芝13号、P13–2、WS46、樟树褐芝麻为供试材料,于2014—2015年对芝麻进行连作耐性筛选。结果表明:连作导致芝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空梢尖长、始蒴部位和瘪子率显著升高;对千粒质量无显著影响。结合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认为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连作系数可作为芝麻萌发期连作耐性筛选指标;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蒴果数和单株产量的连作系数隶属函数值组成的指标池,可作为基于产量的芝麻田间连作耐性筛选标准。通过芝麻萌发期和田间耐性筛选,得到耐连作能力较为稳定的金黄麻(C5)和武宁黑芝麻(C6);中等耐连作能力较为稳定的玉山黑芝麻(C9)和豫芝11号(C10)以及不耐连作的赣芝5号(C1)、赣芝9号(C2)和P13–2(C13);其他品种(品系)对连作耐受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37.
水肥耦合对赣南脐橙园脐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纽荷尔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探讨水肥耦合对赣南脐橙同脐橙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区,有机肥比例越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越高;而在非干旱区,趋势刚好相反,对总糖含量的影响也呈现与可溶性固形物相类似的变化趋势.施有机肥有助于增加果品的Vc含量,但其增幅大小与有机肥比例没有线性相关.在干旱区,果品的Vc含量以A1B1>A1B3>A1B2>A1B4;而在非干旱区表现为A2B3>A2B1>A2B2>A2B4.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比对果品中酸含量的影响,干旱区表现为A1B1>A1B2=A1B4>A1B3,而非干旱区,则表现为A2B2>A2B1=A2B4>A2B3.无论是干旱区,还是非干旱区,脐橙的固酸比均以B3(300%商品有机肥+70%化肥)处理的要高于其他处理.糖酸比和果型指数,表现为干旱区A1B3处理最高,而非干旱区则以A2B4处理最高.脐橙的可食率在70%左右,A1B2处理在干旱区最低,而在非干旱区最高.  相似文献   
38.
水肥处理对赣南脐橙抗旱生理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赣南生态脐橙园抗旱保水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纽荷尔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以水分因子A为主区,肥料因子(壮果肥)B为副区的裂区设计,设8个处理,①A1B2(不覆草,50%有机肥)、②A1B2(不覆草,40%有机肥)、③A1B3(不覆草,30%有机肥)、④A1B4(对照1,不覆草,100%化肥)、⑤A2B1(覆草,50%有机肥)、⑥A2B2(覆草,40%有机肥+60%化肥)、⑦A2B3(覆草,30%有机肥+70%化肥)、⑧A2B4(对照2,覆草,t00%化肥)。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赣南脐橙园土壤水分以及脐橙抗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处理⑦的土壤水分含量较处理④提高18.03%,较处理⑧提高11.71%;叶绿素含量随增施有机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处理⑥的叶片蒸腾速率较处理④降低4.17%,较处理⑧降低6.12%;处理⑦的叶片光合速率分别较处理④和处理⑧提高3.05%和15.86%。[结论]采用稻草覆盖,结合壮果肥配施一定比例的有机肥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脐橙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降低叶片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39.
江西省适宜种植能源作物的边际土地资源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江西省宜能边际土地面积131.2万hm^2。,其中冬闲田面积79.1万hm^2,宜能荒地面积52.1万hm^2。摸清了江西省宜能边际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对边际土地中的宜能荒地资源进行了单项限制因素等级评价和综合等级评价。全省宜能荒地综合分级结果为:Ⅰ等宜能荒地9.5万hm^2。,Ⅱ等17.2万hm^2,Ⅲ等25.4万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江西省宜能边际土地资源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相同施肥量条件下木薯-花生间作与花生单作的成熟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差异,以木薯品种 华南205和花生品种粤油200为试验材料,设计2个施氮水平(施氮、不施氮)和3种种植模式(木薯单作、花生单作、 木薯间作3行花生),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施氮和木薯间作对成熟期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木薯间作花生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现出间作优势,土地利用率提高49%~ 60%。成熟期花生根际土壤细菌4个优势类群依次为Chloroflexi、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合计 比例84.42%~84.59%。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的属数量共477个。施氮和木薯间作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的α多样性无 显著影响。木薯间作显著降低了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幅18.12%。在相对丰度排名前30的菌属中,不同处 理组合间TK10 和Roseiflexus 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施氮显著降低了菌属Candidatus_Solibacter、Acidimicrobiales 和 Amycolatopsis的相对丰度,降幅分别为41.18%、33.11%和71.98%。冗余分析表明,有效磷、pH显著影响细菌花生根 际土壤属水平群落组成。本研究结果为明确间作体系中花生根际微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