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福安社口坦洋菜茶3个不同品系和福云6号、福云7号、福安大白茶根际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含量,结果表明:社口的福云6号等不同品种(系)茶树根际土壤的pH值在4.6左右,偏低;有机质含量中等,为1.00%左右;全N、速效N的含量较高;福云6号、福云7号和福安大白茶的速效P含量较为丰富,但坦洋菜茶的速效P含量偏低,速效K和CEC含量都偏低,而且坦洋菜茶的CEC含量明显比其他3个品种的低;Mn含量较高,其中坦洋菜茶明显比其他3个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32.
为优化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胶悬剂配方,获得性状稳定可长期贮存的菌剂,同时对其作为益生菌进行益生特性评价,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稳定剂、pH、NaCl及防腐剂浓度对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发酵液保存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产芽孢率、耐热性、抗生素敏感性、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盐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添加4% NaCl、0.1‰柠檬酸钙、0.1‰双乙酸钠、0.1‰山梨酸钾、2.0‰黄原胶,调节pH为7,可作为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胶悬剂保存的参考条件。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能够抑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动物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具有产孢率高、耐热、耐酸、耐胆盐的特点,可与链霉素、氨苄西林同时使用,益生效果良好。因此,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可作为益生菌菌株应用于畜牧生产。  相似文献   
33.
为优化生防菌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菌株FJAT-9290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以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和麸皮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麦粒、蔗糖和硝酸钠对菌株产孢量的影响,通过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以产孢量为响应值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确定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差异极显著(P0.0001),可以用该模型来拟合试验。菌株FJAT-9290在垫料和麸皮质量比17:3的基础培养基上,其他成分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麦粒39.14%、蔗糖2.97%和硝酸钠0.30%,采用该优化组合的菌株平均产孢量可达2.48×10~8孢子/g。响应面结果也表明,各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排序为麦粒蔗糖硝酸钠,其中蔗糖和硝酸钠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34.
羟苯乙酯是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提高该菌株发酵液中羟苯乙酯的产量,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了优化,进一步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基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最后采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通过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获得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发酵产生羟苯乙酯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DL-苹果酸、蛋白胨和NaCl。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为DL-苹果酸、豆饼粉和NaCl。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8 g/L、DL-苹果酸29.68 g/L、豆饼粉25.18 g/L、蛋白胨2 g/L、NaCl 13.18 g/L,pH 7.0~7.2。采用此培养基配方进行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发酵,羟苯乙酯平均产量为8.15μg/mL,较基础发酵培养基提高了286.26%。  相似文献   
35.
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质的抑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质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时段、不同培养基培养对尖孢镰刀菌菌落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质对尖孢镰刀菌的菌落生长与孢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1%浓度处理,第7天的校正抑制率为42.78%,5%处理校正抑制率可达到80.56%;淡紫拟青霉的抑菌活性随培养时间的推延而上升,发酵后期(4~10天)抑菌活性较强,校正抑菌率均可达到70%以上。11天,菌液的活力又有所下降,校正抑菌率仅48.49%;不同培养基对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的抑菌活力有一定影响,察培克、PDA、盂加拉红的抑菌活力最高,对菌落的抑制率在72%左右,产孢抑制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6.
采用共培养法测定了生防菌ANTI-8098A对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F-01-V和无致病力菌株F.1.3-010602-01-A的抑制作用,并以链霉素作参照。结果表明,生防菌ANTI-8098A对F-01-V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与生防菌培养液菌体数成正相关;对F.1.3-010602-01-A的抑制作用则较弱,菌体数为20.0×108cfu/ml的生防菌液对F.1.3-010602-01-A的抑制率为14.7%,而对F-01-V的抑制率高达99.5%。链霉素对F-01-V和F.1.3-010602-01-A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成正相关,但是对F.1.3-010602-01-A的抑制作用更强:浓度为0.25U/ml的链霉素溶液,对F.1.3-010602-01-A的抑制率为50.0%,而对F-01-V的抑制率仅为3.3%。应用生防菌ANTI-8098制剂进行田间防治茄子青枯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制剂的防治效果达92.11%,显著地比农用链霉素的防效(72.81%)高。研究结果为阐述生防菌ANTI-8098对青枯雷尔氏菌的致弱现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脂肪酸甲酯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脂肪酸甲酯谱图分析方法(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ME)是鉴于脂肪酸可作为生物标记物而发展起来的分析技术。本文介绍了FAME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在微生物检测、鉴定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培养基对尖孢镰刀菌非致病力菌株281产孢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8种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培养基质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281菌株小孢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44h得到最大小孢子产量1.283×109cfu/ml,与其它培养基产孢量差异显著(P=0.05)。培养至192h时,ATCC培养基的小孢子数量达到1.325×109cfu/ml,与PDA培养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它6种培养基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比较8种培养基,PDA培养基培养时间短,配制简单,是较为理想的产小孢子培养基。  相似文献   
39.
生防菌对青枯雷尔氏菌的致弱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致病性与弱化指数存在着特定的相关性,弱化指数<0.60时,菌株回接番茄组织培养苗的发病率为100%,定义为强致病力菌株;弱化指数>0.80,回接发病率为0,定义为无致病力菌株,弱化指数介于0.60和0.80之间,回接发病率5.3%~100%,菌株的致病性为不确定性,定义为过度性菌株.010703-01菌株进行培养致弱、物理致弱、化学致弱和生物致弱的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延长至120 h未发现致弱作用继代培养11代以前未出现明显致弱;物理因子超声波处理无致弱作用;化学因子农用链霉素处理有抑制作用,但无致弱作用;生物因子15种细菌的致弱作用可用聚类分析将之分为三类,第一类具致弱特性,包括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Bacillus cereus)和球形芽孢杆菌(B.sphaercus),第二类具抑制特性,而无致弱作用,包括Bt-9408(B.thuringiensis)等3种芽孢杆菌;第三类抑制作用低和无致弱作用,包括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和未知学名的10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等.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对青枯雷尔氏菌的致弱作用与因其它因素产生的致弱作用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0.
芽胞杆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土壤、动植物体表。为了解采自武夷山的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植株及其根际土壤芽胞杆菌的多样性,以及药用植物内生芽胞杆菌的生物多样性,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夏枯草植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到芽胞杆菌菌株27株,并采用16SrDNA序列测定法对27株芽胞杆菌进行鉴定。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DNA序列测定,将27株芽胞杆菌归入14个种,其中阿氏芽胞杆菌5株、蜡状芽胞杆菌4株、炭疽芽胞杆菌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2株、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2株、嗜气芽胞杆菌1株、地衣芽胞杆菌1株、假蕈状芽胞杆菌1株、简单芽胞杆菌1株、短短芽胞杆菌1株、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1株、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1株、嗜几丁质类芽胞杆菌1株,另外2株为芽胞杆菌疑似新种。研究表明,夏枯草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了药用植物内生芽胞杆菌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