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试验通过比较17个不同荔枝品种接穗高接在双肩玉荷包树体后,嫁接口的愈合状况,愈伤、表皮生长情况,嫁接成活率,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枝梢生长量以及各品种高接后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差异,综合分析各品种与双肩玉荷包之间亲和性与高接后产量与品质指标,以期筛选优良的砧穗组合。结果表明:双肩玉荷包高接妃子笑、蜜荔、马贵荔的嫁接口完整愈合、愈伤和表皮生长状况良好、叶片矿质营养元素水平较高,亲和性较好;高接马贵荔、蜜荔的产量较高,高接无核荔、妃子笑、鸡嘴荔、岭丰糯的品质较好。综合考虑各高接组合亲和性与品质、产量表现,初步认为妃子笑、蜜荔、马贵荔适合双肩玉荷包高接换种,鸡嘴荔、庙种糯、井岗红糯、无核荔、灵山香荔、英山红、桂糯、大丁香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早熟荔枝种质资源的发掘及研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原产地和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历史上栽培荔枝多以播种自然授粉种子为主,因此荔枝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3.
以“早蜜橙”这个新发现的柑桔嫁接嵌合体及与其有关品种类型的柑桔为材料,通过叶片气孔观察、花粉试验、多种酶同工酶分析和果实性状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它的来源、结构和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结果发现:(1)在来源上,“早蜜橙”是由甜橙(新会甜橙的可能性最大)和南丰蜜桔形成的嫁接嵌合体.(2)在嵌合体结构上,“早蜜橙”是一个不完全周缘嵌合体,LI、LII以橙为主,LI则以桔为主,兼有橙因子.(3)“早蜜橙”果实品质上等,果实性状大部分来自橙,少数来自桔.糖、酸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大都介于两亲本之间,绝大部分水解氨基酸含量比原接穗和砧木品种都高,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东是我国柑桔栽培适宜区,适合种植各种柑桔类水果,并有传统的种植管理技术和一些丰产优质品种。但近10年来,广东的柑桔生产停滞不前甚至一度滑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品种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引种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快捷途径。为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999年从日本等国家引入了50多份优良柑桔新品种,2001年选择其中的不知火等品种在广东省博罗县杨侨柑桔研究所内进行中试研究。4年多的试验表明,不知火杂柑综合表现优良,在广东具有较好的栽培前景。  相似文献   
15.
无籽沙糖桔放秋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梢是无籽沙糖桔的主要结果母枝,培养好秋梢是连年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介绍了无籽沙糖桔放秋梢的技术,具体包括:放梢时间的确定,放梢前的施肥、修剪和疏果技术,以及放梢时的选梢留梢和主要虫害防治技术等.对提高无籽沙糖桔的秋梢质量和丰产稳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ABA 和乙烯对荔枝果实成熟和着色的调控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荔枝果实幼果期ABA 含量很高, 之后下降, 在转红前1 周急剧上升, 形成一个峰值。果皮、果肉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ABA 相似, 但其跃变发生在ABA 之后, 且跃变较小。伴随着乙烯的跃变, 有一个糖代谢和转化酶活性的跃变。于转熟前用STS 处理荔枝果实, 导致果实转色和成熟延迟。果实发育后期, ABA 急剧增加可能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乙烯启动果实成熟, 果皮转红着色。  相似文献   
17.
以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糯米糍’荔枝果皮和幼嫩叶片为试材,对其ANS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分析。结果表明: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花色素苷生化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从荔枝果皮中克隆得到了1个ANS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长度为1 074bp,编码357个氨基酸。以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了1 279bp的核苷酸序列与cDNA序列比对发现,基因组序列中还有1个内含子,位置在504~708bp之间。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葡萄、可可豆、柑橘等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8.
 ‘观音绿’是通过实生选种的方法选育出的荔枝新品种。果实卵圆形,果肉脆嫩,单果质量21 ~ 25 g,可食率81.5%,焦核率95%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8.5%。嫁接苗定植后3 年开始开花结果,4年生树平均株产可达7.5 kg。  相似文献   
19.
“荷花大红荔”的发现出自1次偶然的机会。“八五”期间研究人员在高州的大街上发现有“大果糯米糍”出售(17元/千克),经实地鉴定及室内分析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荔枝类型并暂称其为“街边荔”,研究编号为“1470”。“九五”期间被广东省科技厅、国家农业部正式列为重点研究项目,2004年6月23日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20.
"华晚无籽沙糖桔"是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从"无籽沙糖桔"选育出晚熟柑桔新品种。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扁圆形,顶端浅凹,平均单果重45.0g。果皮橙黄色,易剥离,厚0.15~0.20cm,油胞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