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马铃薯田自然罹病马铃薯块茎蛾幼虫上,分离到1株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具有较强致病作用的菌株ML-1,通过形态及16S rRNA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该菌株ML-1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采用饲喂法分别测定了该菌株ML-1菌悬液、发酵液及发酵上清液对马铃薯块茎蛾初孵3日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用ML-1菌悬液、发酵液及发酵上清液饲喂后第7 d时,马铃薯块茎蛾3日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16%、80.70%和49.12%,在3.0×109 cfu/mL浓度下的LT50分别为4.71、3.04和6.47 d,在发酵液处理后第3、5和7 d的LC50分别为9.784×1010、1.855×108和5.434×105 cfu/mL。综上所述,黏质沙雷氏菌ML-1菌株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有较强的毒力,在马铃薯块茎蛾绿色防控中具有一定的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12.
杨生超  杨清辉  李富生  肖关丽 《种子》2005,24(7):9-11,14
测定了原生长地不同的割手密、斑茅、蔗茅和五节芒等甘蔗野生种质植物的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探讨了与其原生长地年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野生种光合特性与原生长地年平均气温关系密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原生长地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割手密变化最大,蔗茅变化最小.由此认为,割手密气孔调节能力强,适应性也最强,可能是4种甘蔗野生种质植物中比较新的种,而蔗茅气孔调节能力弱,适应范围较窄,可能是比较古老的种.  相似文献   
13.
内源激素变化与甘蔗愈伤组织分化绿苗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甘蔗愈伤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愈伤分化分胚性细胞发生、分化苗发生和绿苗长吭等过程。与此同时,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IAA的合成在胚性细胞大量发生时达到峰值,分化苗大量发生时,CTK达到峰值,GA1+3,在分化20d达到峰值,它的合成与分化苗的长高密切相关,分化后期,各种内源激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甘薯脱毒苗驯化培养及大田光合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对甘薯JS004脱毒组培苗驯化培养的影响,并对驯化苗与常规苗进行大田种植,分析比较其光合效率及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为1∶1∶0.5的基质上,甘薯脱毒苗驯化培养较其它处理,蔓长长,分枝多,叶片数多,SPAD值高,效果最好;大田种植脱毒驯化苗光合效应高于常规苗,单株产量比常规苗增加40.9%.  相似文献   
15.
为生态调控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在室内测定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后马铃薯块茎蛾的各生长发育指标,并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计算取食这2种植物后马铃薯块茎蛾的存活率、繁殖力、寿命期望、繁殖值和种群参数,并分析不同寄主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取食烟草的马铃薯块茎蛾卵发育历期、幼虫发育历期、蛹发育历期、雌成虫寿命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5.0、18.6、5.7、41.2和40.9 d,均显著大于取食马铃薯的马铃薯块茎蛾(分别为4.1、16.7、3.6、37.2和36.7 d),取食马铃薯的马铃薯块茎蛾的每日单雌产卵量、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殖率分别为130.2粒、0.138 d-1、1.15 d-1和49.5,均显著高于取食马铃薯的马铃薯块茎蛾(分别为49.1粒、0.086 d-1、1.09 d-1和17.5);取食马铃薯的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蛹、新孵化个体到雌成虫和新孵化个体到雄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3.4%、63.0%、38.0%和45.0%,也高于取食烟草的马铃薯块茎蛾(分别为65.6%、59.0%、26.0%和28.0%);取食马铃薯的马铃薯块茎蛾其平均世代周期为28.3 d,显著短于取食烟草的马铃薯块茎蛾(33.2 d)。表明马铃薯块茎蛾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后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但马铃薯更适合马铃薯块茎蛾生长。  相似文献   
16.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櫣bner(LaphygmaexiglaHbn) ,又名贪夜蛾、白菜褐夜蛾 ,属鳞翅目夜蛾科。为一种间歇性暴发的杂食性害虫 ,在云南一些地区常大发生 ,为害玉米、大豆、花生、红薯、大葱、辣椒、桃树、甘蓝、白菜等作物 ,1 999~ 2 0 0 0年在云南大理烟区烟草上大发生 ,造成严重为害。 2 0 0 0~ 2 0 0 1年在昆明、呈贡等地康乃馨上发生严重 ,据调查单株康乃馨枝条有幼虫 1~ 5头 ,主要为害康乃馨叶片、近心叶处茎 ,有些在未结蕾前就钻入心叶取食为害 ,使植株不能正常结蕾开花 ,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露水草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蜕皮激素含量的差异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较低浓度NaCl可促进露水草种子发芽,而较高浓度则抑制其发芽。25、50、75和100 mmol/L浓度NaCl处理的发芽指数较对照分别下降15.81%、40.57%、59.33%和81.94%,种子活力指数分别下降了7.73%、12.69%、30.69%和61.28%。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幼苗茎长与根长呈下降趋势,当NaC1浓度50 mmol/L时,各处理间的茎长和根长明显受到抑制。露水草根部蜕皮激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21%、7.91%、34.8%和53.63%,地上部分的蜕皮激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6.12%、57.14%、69.39%和77.55%,其中地上部分蜕皮激素含量的影响大于地下部分,由此表明高浓度的NaCl对露水草地上部分蜕皮激素含量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提高其蜕皮激素产量,应避免在高含量NaCl土壤中种植露水草。  相似文献   
18.
外源激素对甘蔗幼苗分化及其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甘蔗幼苗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外源激素对绿苗分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分化苗中的内源激素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外源激素的添加对IAA,GA1+3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高比例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分化苗中的IAA抑制作用强,对GA1+3的抑制作用弱,而外源激素的添加对CTK产生促进作用,其中低比例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强。同时,在甘蔗愈伤组织分化幼苗过程中,合适配比及水平的外源激素添加有利于幼苗分化。  相似文献   
19.
对甘蔗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伴随愈伤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IAA的强烈合成与胚性细胞的发生相联系,当胚性细胞大量发生时,IAA的合成达到峰值,当CTK达到峰值时,分化苗大量发生,而GA1+3的合成和分化苗的长高密切相关,GA1+3在分化20 d才达到峰值,分化20 d后,各种内源激素含量下降并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20.
烟田小地老虎与蒙古沙潜幼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地老虎Agrotisy psilon Rottemberg属鳞翅目,夜蛾科,俗名土蚕、地蚕、切根虫;蒙古沙潜Gonocephalum reticulatum Motschulsky 属鞘翅目,拟地甲科,有些烟农称为"竹节虫".这两种害虫的幼虫是烟草移栽至团棵期的重要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喜在地势低洼、土质较疏松且易透水的砂质土壤中生活,而蒙古沙潜喜在较干燥的砂粘壤性土壤中生活,这两类害虫的幼虫期在烟田发生危害期基本一致,再加上近年来栽培措施及耕作制度的相对单一稳定,这两类害虫在烟田混合发生,严重危害移栽后成活期至团棵期烟苗.移栽后6~8叶期烟苗常被这两类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断垄,同一块烟田烟苗参差不齐.1999年5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宜良县烟田调查,移栽后10天,小地老虎和蒙古沙潜幼虫的危害造成的缺苗率分别为19%和21%,其中烟株根际有虫率分别达13%和19%,烟株根际小地老虎幼虫密度为0~3头/株,平均1.5头/株;蒙古沙潜为3~19头/株,平均7头/株.在较干旱而又连续种植烟草且使用未经腐熟的农家肥的烟田,蒙古沙潜幼虫的危害更为严重.此外,蒙古沙潜成虫在不同程度上也危害烟叶,造成孔洞、缺刻.当地有些烟草科技人员及烟农则将这两类害虫均称为"小地老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