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73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35篇
  44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55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21.
为评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随国际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框架,从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3个方面开展风险分析。结果显示:IHNV随活易感鱼类(包括亲鱼、鱼卵和鱼苗)和鲜活饵料鱼类(野杂鱼)传入的风险为“高”;随非易感鱼类及运输活鱼的水、包装、运输工具和用具等传入的风险为“很低”;随食用易感鱼类(包括活的、冷冻的、冰鲜的以及鱼肉)和易感鱼加工产品传入的风险为“可忽略”。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风险管理措施:不从疫区进口高风险产品,低风险产品可以自由贸易,对来自疫区的非易感鱼类和运输活鱼的水、包装、运输工具和用具实施消毒。  相似文献   
922.
为筛选对小麦茎基腐病安全且有效的药剂组合,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病原菌假禾谷镰孢的毒力,筛选出最佳增效组合,进而利用温室苗期生物测定明确复配药剂的安全性及防治效果,最后利用qPCR检测复配药剂对小麦根际土壤及茎秆中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咯菌腈与戊唑醇质量比为1∶7的复配药剂对假禾谷镰孢菌丝生长毒力最强,平均增效系数为7.22;该组合复配种衣剂在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温室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73.35%、62.59%和82.07%,显著高于同剂量的两个单剂,且兼有促生作用;对小麦根长、鲜质量分别提高了2.81%~12.33%和18.87%~49.21%。通过qPCR检测发现,使用该复配药剂与空白对照相比假禾谷镰孢含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降低76.95%~90.37%,在小麦茎秆组织中降低92.00%~96.70%。验证了咯菌腈与戊唑醇质量比为1∶7的复配剂可通过降低土壤和小麦茎秆组织中病原菌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效果。本研究为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3.
为研究蜡状芽孢杆菌BC98-Ⅰ(Bacillus cereus,T1)和枯草芽孢杆菌B96-Ⅱ(Bacillus subtilis,T2)发酵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皿培养法研究T2及T1+T2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T2及T1+T2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作用,探究发酵液T2及T1+T2大田灌根后对马铃薯病害的持续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种发酵液均能显著抑制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的菌丝生长;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2种发酵液都能显著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植株最高促生率达54.74%,马铃薯最高增产率达35.51%;2种发酵液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率达78.98%。另外,2种发酵液还能显著提高土壤中过氧化物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综上所述,发酵液T2及T1+T2不仅能提高马铃薯产量,还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具有开发成抗马铃薯晚疫病生物农药的潜在价值,为山西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24.
电网中变电站由于单主变运行或因为检修、故障等非正常运行方式可能导致变电站因失去主电源,造成全站失压的事件时有发生。国网黄山供电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国内外母线失压负荷转移的现状,提出10 kV母线失压自动进行馈线负荷转移供电(母线自愈)的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并可以推广至其他供电公司使用,显著提高了客户的用电获得感。  相似文献   
925.
鱼类细胞系是研究鱼类病毒学、生理学、毒理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重要材料和重要的体外研究系统。鱼类细胞系的组织来源包括脑、心脏、鳃、肾脏、鳍条和卵巢等各种组织。目前已至少建立并应用了826株鱼类细胞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鱼类细胞系的组织来源、培养方法及应用现状,旨在为鱼类细胞系研究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26.
927.
晋燕21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五寨站以自主创新的皮裸杂交后代‘9306-11’为母本,五寨莜麦‘三分三’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历经6年选择、鉴定培育而成的中晚熟品种。2014-2015年2年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18.3 kg/hm~2,较对照晋燕8号平均增产8.8%,表现出高产、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特点。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审定。  相似文献   
928.
以具有6个连续节间的沟叶结缕草的克隆片段为实验材料,母株正常浇水,子株分别种在正常含水量的100%、60%、40%和20%的水分条件下,匍匐茎被切断或连接,处理14 d后通过测定子株的生理和生长指标来研究沟叶结缕草的生理整合方向和特点,以期从群体上揭示沟叶结缕草的抗旱机理。结果表明,克隆整合显著降低了水分异质条件下连接子株的超氧阴离子产率、H2O2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连接子株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显著低于断开子株,但匍匐茎连接状态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克隆整合促进了子株和克隆片段的生长,子株的根冠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母株的生长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水分异质生境下,沟叶结缕草存在着母株对子株的生理整合作用,有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子株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29.
2021年11月21日,随着2021/2022国际雪橇联合会雪橇世界杯落下帷幕,在北京两大冬奥赛区举办的11场“相约北京”系列冬奥测试赛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长达48天的赛程中,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10560名保电人员积极应对时间跨度长、保障任务叠加、天气和疫情复杂多变等挑战,牢牢抓住北京冬奥会正赛前最后一次实战练兵机会,将保障目标内化于心、外成于行,奋力夺取了供电保障和疫情防控双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