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富含铁锌水稻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筛选出富铁、富锌水稻种质2个,分别是IR41994-50-2-1-3(S1)和IR68144-213-2-2-3(S5),S1的Fe、Zn含量达到了42.86和253.29 mg/kg,S5的Fe、Zn含量达到了36.28和352.61 mg/kg,为富铁、富锌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2.
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晚粳M114 8的产量水平、稻米品质、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晚粳M114 8于 2 0 0 0年 11月通过省级审定 ,命名为“皖稻 60”。  相似文献   
33.
脂肪氧化酶与稻谷贮藏的陈化变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介绍了一种新的植物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快速检测技术在筛选Lox 3缺失的稻谷耐贮藏材料的应用 ,并讨论了脂肪氧化酶与稻谷贮藏的陈化变质之间的联系。旨在开辟一条研究Lox特性和选育Lox缺失型材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4.
35.
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7代的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维管束数量比原受体品种和一个对照品种较多,且光合效率也较高,而且转基因株系维管束外围的薄壁细胞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形态上都比对照品种既多又大,所有这些都表明  相似文献   
36.
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评述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超高产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经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水稻超高产育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产量指标确定、实现途径、育种目标性状与生态条件的协调选择、广亲和遗传位点的局限性、光敏感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脆弱性、生物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及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与选择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评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37.
蒙特卡罗方法与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蒙特卡罗方法是一类通过随机变量统计试验,随机模拟以求得问题近似解的方法。计算机模块研究是蒙特卡罗方法的现代化,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植物遗传充种的理论与实践总理2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可靠的,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植物遗传充种地需注意建立一个准确可靠的遗传模型,利用能产生周期长且统计性质优的伪随机数产生方法,以使模拟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8.
采用莫惠栋、曹桂英报告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对 1998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M114 8表现突出 ,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该品系的品系出现率Pi(% )和P′i 为 78% ,43%。双优 4183、晚粳 8813 19的丰产性表现优良 ,其Pi(% )和P′i 分别为 83 %、6 5 %和 34%、37%。 (2 )参试品系的产量稳定性有极显著差异。M114 8的产量稳定性最好 ,其Si=1.6 2 0 ,双优4183的产量稳定性较好 ,其Si=2 .2 86。 2个对照品系的产量稳定性表现明显不同 ,D90 5 5 (CK2 )的稳产性表现良好 ,其Si=2 .0 47,而 70优 0 4(CK1 )的产量稳定性表现却很差 ,其Si 高达 4.0 95。 (3) 7个试点分辨品种差异的能力大小顺序为 :宣城 >舒城 >旌德>合肥、安庆 >巢湖 >铜陵。铜陵的Dj值最低 ,仅为 11%。笔者还对区试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粒粒饱对水稻品种后期活性及抗折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继平  吴跃进  刘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77-1077,1088
水稻参试品种的抗折力及后期的植株形态不因喷施粒粒饱而有所改变 ,不同参试品种的抗折力及后期的植株形态是由其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施用粒粒饱可以增加水稻参试品种植株后期的生理活性 ,使其保持较多的绿叶数 ,从而提高其主茎基干重和主茎穗重  相似文献   
40.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粳稻三系不育系10A开花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九二○"、花信灵、云大120、0.9%爱多收、尿素对杂交粳稻不育系10A抽穗期、开花期以及柱头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九二○"30g/hm2可以使不育系提前3d左右抽穗,并且开花率显著高于对照;在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花信灵也能显著提高开花率;始穗期喷施高剂量"九二○"(150g/hm2)、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云大120或花信灵均能延长10A的柱头活力;始穗期喷施高剂量"九二○"(150g/hm2)或爱多收能显著提高10A开花当天的结实率;穗分化Ⅳ期末施用尿素并在始穗期喷施高剂量"九二○"(150g/hm2)能够使10A的单穗及每日开花高峰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