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3篇
  5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31.
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对西瓜幼苗的平均病株率为72.8%;分离到的茄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对西瓜幼苗也有一定的致病力,造成西瓜幼苗下胚轴基部水浸状腐烂,平均病株率分别为18.1%和20.0%。尖孢镰刀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差异,除来自海南的菌株外,来自其他各地区的菌株平均病株率均〉70%;只有采自海南的菌株中出现了对西瓜幼苗没有致病力的菌株,海南所有菌株的平均病株率仅为33%。2010年研究结果显示,来自海南的菌株与来自其他地区的菌株之间存在致病力差异。  相似文献   
132.
孵化期间鸡胚及蛋内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孵化期蛋内营养物质作为鸡胚良好生长发育的前提和基础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孵化期间鸡胚和蛋内的钙、磷、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分别在蛋黄、蛋白和胚胎中含量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为胚胎发育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3.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e,Arg)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缸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对照组相比,2.64%和2.93%精氨酸组杂交鲟前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2.93%和3.24%精氨酸组前肠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和2.93%精氨酸组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各肠段中脂肪酶活力随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均表现出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1.76%精氨酸组相比,2.36%、2.64%和2.93%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2.93%精氨酸组前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2.64%、2.93%和3.24%精氨酸组中肠皱襞高度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对提高杂交鲟幼鱼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促进肠道形态结构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营养物质在杂交鲟幼鱼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34.
巨大芽孢杆菌对杂交鲟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植物蛋白源饲粮基础上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以鱼粉(FM)组和植物蛋白源(PM)组为对照,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PM组基础上添加10~5、10~6和10~7cfu·g~(-1)巨大芽孢杆菌。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12.87±0.65)g杂交鲟6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置5个平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PM组(P0.05),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Ⅲ组幽门盲囊和瓣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PM组(P0.05),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胃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瓣肠绒毛高度和褶皱深度显著高于PM组(P0.05),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植物蛋白源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巨大芽孢杆菌可增强杂交鲟幼鱼机体消化酶活性并改善肠道形态,巨大芽孢杆菌适宜添加水平为105cfu·g-1。  相似文献   
135.
为探讨在养殖不同阶段,不同糖及糖水平对松浦镜鲤肝脏糖酵解酶(GK和HK)、糖异生酶(G6Pase和PEPCK)和糖代谢相关基因(IGF-Ⅰ和GHR)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采用2×2双因素设计实验,选择淀粉和葡萄糖2种糖源,2个糖水平(25%和50%),共4个实验组,分别为低淀粉组(LS)、高淀粉组(HS)、低葡萄糖组(LG)和高葡萄糖组(HG)。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30±0.15)g的松浦镜鲤4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实验周期为7周。结果显示,不同养殖阶段,HK基因和IGF-Ⅰ基因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HK基因在养殖1周时表达量显著升高,之后开始降低,IGF-Ⅰ基因在养殖3周时表达量显著升高。在不同养殖阶段,GK、PEPCK、G6Pase和GHR基因的表达趋势受糖水平和糖种类的影响。在低糖水平下(LS组和LG组),这些基因表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GK和GHR基因在1周时表达量最高,之后开始下降;PEPCK基因在3周时表达量最高;G6Pase在1周时表达量升高,之后下降,在7周时表达量又有上升趋势。在高糖水平下,HS组的GK基因的表达量在各个养殖阶段差异不显著,而HG组的GK基因则在1周时表达量显著升高;HS组和HG组的PEPCK基因的表达量在各个养殖阶段差异不显著;HS组的G6Pase基因的表达量在各个养殖阶段差异不显著,而HG组的G6Pase基因则在3周时表达量显著升高;HG组的GHR基因的表达量在各个养殖阶段差异不显著,而HS组的GHR基因则在3周时表达量显著升高。在养殖初期(1周),高糖饲料显著促进了HK基因的表达,并抑制了PEPCK、G6Pase和GHR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6.
摘要:针对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少优良抗性种质资源的问题,利用外引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国内种质的方法,即鉴定并发掘外引玉米种质的优良抗病、抗逆基因,通过与国内骨干系杂交或组建抗病、抗逆群体后,鉴别筛选出含抗病、抗逆基因的材料回交纯合,最终选育出新的自交系用于我国杂交种的培育,从而提高国内玉米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并利用外来种质的优良抗逆基因选育出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植9831。  相似文献   
137.
138.
以3个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品系0004、0005和9002为研究对象,并以父本野生大豆为对照,选用4种常用的光响应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对其进行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判断这些模型的适宜性,并比较3个杂交后代品系及其父本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这4种模型均可对试验材料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0.98。但由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无法求取试验材料最大净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求得的拟合值不仅与实测值相差较大,也反映不出光抑制现象。而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则可以克服以上问题,更适用于本试验材料的研究。通过对4个供试材料光合参数的综合比较,认为品系9002具有较好的光合特性,对光的适应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9.
分枝列当是一种恶性寄生性杂草,对番茄产量影响极大。通过盆栽及田间防治试验,对生物除草菌剂Br-2防治番茄列当的施用浓度及施用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除草菌剂Br-2单次施用的最适施用时期和施用量为番茄移栽期10g·穴~(-1);播种期(每百株50g)和移栽期(10g·穴~(-1))同时施用生物除草菌剂Br-2比播种期或移栽期单独施用的防治效果好,其盆栽试验寄生度防效为84.13%、田间试验寄生度防效为89.19%。  相似文献   
140.
我省石灰岩山地面积有543.87万公顷,占全省林地面积的44.7%。石灰岩山地的地貌特征是山体庞大陡峭,岩石裸露,石峰、石牙、石丛林立,山间盆地多,地下发育有溶洞、地下河等。一、土壤特征我省石灰岩种类主要有碳酸钙石灰岩,硅质石灰岩、白云质石灰岩和灰酸镁为主的白云岩以及含有多种夹杂物的泥质石灰岩。由于母岩的化学成份不同,发育的土壤差异明显。就我省而言,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主要为石灰岩红壤、黄壤,少量石灰土。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土层较薄,在山脚下部或谷地土层较厚。由于湖南雨水较多, 淋溶作用强,土表层呈微酸性,土底层呈酸碱性,PH值5.5-7.5。有机质含量高,缺磷少钾,保水保肥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