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BCFA营养液在冬小麦和莜麦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CFA复配多种矿质营养液拌种和喷施于冬小麦和莜麦上可明显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与提高产量。BCFA作物营养液可显著增加冬小麦单株分案和次生根系数,抑制叶片气孔开放,从而降低蒸腾强度,提高了抗旱性能,改善了产量性状。BCFA作物营养液1号可提高冬小麦千粒重4.7g,增产幅度最高达29.89%,增产效果优于喷施宝;莅麦田间试验表明,不同剂型营养液与抗旱剂处理均能促进莅麦群、个体发育及产量的提高。其中,以BCFA作物营养液1号效果最佳,较对照增产24.2%。  相似文献   
72.
长期定位培肥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田间有机无机肥料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研究了旱地栗钙土土壤酶活性和肥力因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与无机肥料配施可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其效果好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有机与无机肥料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的速氮、速磷、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其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经相关分析表明,春小麦产量与三种土壤酶活性、土壤全氮和速氮与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全磷和速磷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对提高高寒半干旱区土壤肥力及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采用D最优饱和设计方法并回归建模对太行山区旱地谷子推荐施肥量及提高降水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经济效益下的推荐施肥量N=207.0kg/hm^2,P2O5=292.4kg/hm^2。目前产量水平下,氮磷配施(N:P2P5=1:1.41)不施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高效效果。依据最佳经济效益推荐施肥量,较未施肥谷子产量提高72.5%,降水利用效率提高3.78kg/hm^2.mm。  相似文献   
74.
国内外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生命线,但是,21世纪世界水资源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综述了世界及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华北平原农田面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和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问题,生物炭作为保水保肥的土壤改良剂,可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本研究基于田间试验,探究低(5 t/hm2,B5F)、中(10 t/hm2,B10F)、高(20 t/hm2,B20F)量生物炭一次性施用对华北平原北部潮土区冬小麦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76.
高寒半干旱区农田施肥效应及对降水生产潜力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无机肥配施表明 ,土壤酶活性增强 ,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重组碳增加 ,土壤腐殖质品质和活性改善 ,原土复合量、阳离子交换量 ( CEC)、速效养分增加 ,结构改良 ,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坡梁栗钙土莜麦产量比对照提高 2 2 3 .6%~ 3 90 .3 % ,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4 .4 1~ 8.2 3和 3 .50~6.66kg· mm- 1 · hm- 2 ;旱滩草甸栗钙土春小麦较对照增产 71 .5%~ 98.5% ,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3 .67~ 5.0 5和 2 .71~ 3 .73 kg· mm- 1· hm- 2。本区由于热量不足 ,麦类作物光合潜力降低1 4 .9%~ 4 5.0 % ,降水不足使光温潜力降低 4 .3 %~ 56.0 %。有机无机肥配施使莜麦降水潜力开发度提高 2 4 .6~ 3 9.5个百分点 ,使春小麦降水潜力开发度提高 1 7.4~ 3 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7.
高寒半干旱区旱滩草甸栗钙土土壤贫磷少氮,增施氮磷肥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氮磷配合施用有机肥是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单施无机肥时,N、P2O5经济最佳施用量分别为56.95kg/hm2和49.23kg/hm2,施有机肥22500kg/hm2时,N、P2O5则分别为30.34kg/hm2和26.02kg/hm2.氮磷配施使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降水利用效率分别较未施肥增大1.98~2.49kg/(mm·hm2)和3.00~3.84kg/(mm·hm2),低量有机肥22500kg/hm2与氮磷配施分别增大2.71~3.27kg/(mm·hm2)和3.67~4.70kg/(mm·hm2),高量有机肥45000kg/hm2与氮磷配施则分别增大3.08~3.73kg/(mm·hm2)和4.29~5.05kg/(mm·hm2).氮磷与有机肥配施是充分挖掘春小麦水分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白洋淀底泥重金属的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白洋淀湖区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和生态危害评价,并和历史资料对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中重金属Cd、Pb含量较高,分别表现为极强和轻微-中等的生态危害和极强和中度的污染程度,针对白洋淀现状,提出了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9.
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周边地区持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土壤与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蚯蚓扰动作用对土壤重金属Cd、Cu和Zn全量与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主要结果如下,蚯蚓在供试土壤(清洁土与3种原污土)中培养至第14天时,不同供试土壤全量Cd、Cu和Zn含量较培养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全量Cd含量分别降低了40.48%、9.90%、0.89%和6.15%;土壤全量Cu含量分别降低了3.16%、8.16%、4.34%和7.74%;土壤全量Zn含量分别下降了2.27%、3.53%、3.34%和4.84%。供试土壤DTPA-Cd、DTPA-Cu和DTPA-Zn含量较培养前呈升高趋势,DTPA-Cd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16.54%、14.33%和0.51%;DTPA-Cu含量分别增加了10.51%、1.26%、12.28%和5.30%;DTPA-Zn含量分别增加了44.99%、9.62%、7.97%和0.18%。另外,不同污染土壤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蚯蚓体内Cd、Cu和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蚯蚓对Cd、Cu和Zn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d>Zn>Cu。培养至第2天和第7天时,蚯蚓Cu含量与土壤全量Cu和DTPA-Cu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培养至第14天时,蚯蚓Zn含量与DTPA-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0.
高寒半干旱区旱滩地农田施肥与培肥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土壤瘠薄缺氮少磷特点,于1992年-1994年在旱滩地草甸栗钙土上进行了有机无机培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后可使土壤总腐殖碳,胡敏酸及其消光系数,富啡酸值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养分状况显著改善,促进了〉0.05mm微团聚体的形成,土壤团聚度和结构系数增高,土壤理化生物学性状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