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该文采用PCR方法研究了养猪场中猪粪和土壤中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中的tet-R分布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分离的258株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中,共检测到191株含有tet-R基因,占74.03%。各样品的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中tet-R基因的检出率范围为3.12%~96.87%。根据检出频率的大小,各类tet-R基因的排列顺序为:tet(A),tet(B),tet(M),tet(G),tet(C),tet(D),tet(S),所有样品都没有检测到tet(O)和tet(X)。  相似文献   
52.
大丽花花型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4个花型群体84个优良大丽花品种为试材,对大丽花7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丽花不同花型群体间在茎粗、叶长、叶宽、花径和花梗长性状上差异显著,在株高和叶柄长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巨大花型的在叶长、叶宽和叶柄长性状上分化明显,其它花型的叶分化不明显,4个花型群体间在花径和花梗长性状上分化均明显;花径在大花型中与株高、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小花型中与叶柄长显著正相关;4个花型群体内叶长与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同一花型群体内,不同性状相关程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实施“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以来的植被变化,为制定合理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陕西省延安安塞区为例,基于Landsat TM/OLI影像,运用像元二分法估算2000和2017年的植被覆盖度,结合海拔、坡度和坡向分析其地形分异特征。  结果  ①安塞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24.98%增长到2017年的53.34%,显著提高;②植被覆盖度变化中极显著增加面积占比最大,为44.70%,集中在河流沿岸;③2000年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小,2017年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2000和2017年植被覆盖度随坡度先增加后减少,在坡度25°~35°出现最大值。植被覆盖度随坡向的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④海拔<1 300 m,坡度15°~35°,平地、阴坡和半阴坡水热条件好,植被恢复容易,高植被覆盖度面积比例最大。  结论  2000?2017年安塞区植被呈改善趋势,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条件下植被覆盖度存在差异,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制定对策。图2表6参27  相似文献   
54.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苗带紧行间松(MJ)、苗带松行间紧(MS)、全紧(QJ)和全松(QS)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春玉米子粒重量及各器官钾含量、钾素吸收、积累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单株粒重显著高于其他3种耕作方式,苗带松行间紧、全松和全紧型耕作方式的玉米子粒重量差异不显著。开花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茎秆的钾素积累量最高,钾素含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成熟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叶片和子粒的钾素积累量最高,叶片的钾素含量最高,根系和茎秆的钾素含量最低。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的钾素偏生产力和钾素吸收效率最高。对单株粒重与钾效率各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钾素子粒生产效率、钾素吸收效率、单株干物重和钾素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钾素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钾素吸收、积累和子粒产量,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为最佳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温室条件下工业大麻扦插苗栽培的最优基质和营养液配方,进而为工业大麻扦插苗规模化无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在长春市农业博览园温室下设置4种栽培基质(泥炭Z1、岩棉Z2、珍珠岩Z3和椰糠Z4)和3种营养液处理(M1、M2、M3),研究栽培基质种类和营养液配方对工业大麻扦插苗营养生长特性、基质温湿度及花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和营养液耦合对基质温度无显著影响,基质的湿度为泥炭>椰糠>珍珠岩>岩棉;椰糠+营养液1处理(Z4M1)的工业大麻扦插苗花叶产量、茎粗、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开花前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均最高。在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工业大麻扦插苗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分配比例均表现为根系最低,茎秆次之,叶片最高。成熟期的工业大麻扦插苗花叶产量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氮量、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及土壤湿度无相关性。试验发现,椰糠+营养液1为工业大麻扦插苗温室栽培的最适基质和营养液组合。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京海黄鸡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含量及免疫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240日龄京海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平养组、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结果表明:①胸腿肌4℃冷藏24 h时pH值平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胸腿肌失水率3组间差异不显著。②平养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水分和肌苷酸含量笼养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③果园林下散养组肌肉鲜味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平养组和笼养组,果园林下散养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比率显著高于笼养组。④平养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蛋白(TP)浓度均显著高于笼养组,笼养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果园林下散养组。⑤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浓度平养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果园林下散养组IL-2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这一研究提示,平养和笼养可提升鸡肉品质,果园林下散养更能改善肉质风味;平养京海黄鸡的免疫因子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7.
农产品电子商务通过农产品线上交易及售后服务,直接推动了产销之间的对接,在乡村振兴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产业整体供求不均衡、生产效率不足、信息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导致农产品销售链脱节,因此农村地区电商产业亟待改善。基于对浙江农村电商产业的调查,分析研究农村地区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8.
以中国专利检索系统文摘数据库(CPRS)的检索结果为对象,对1995-2012年国内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国内水处理技术领域专利技术的现状,同时从专利角度分析了中国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9.
随着地球能源的逐渐枯竭,人类已开始将探求新能源的目光描准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球。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大学航天系统运行研究所所长戴维·克里斯维尔表示,月球将成为 21世纪人类赖以生存的新能源。他说:“月球上蕴藏天然的能源,到 21世纪中叶,来自太阳和月亮的能量将可以满足地球上 100亿人口的基本生活所需。”  相似文献   
60.
对吉林省1923至1999年育成的16 个主要栽培大豆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第四节期(V4)较低,盛花期(R2)最大,此后又迅速下降; 盛花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品种育成年代的推进而增加,76年来增加了32.47%,平均每年增加0.43%;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其中盛花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关系最密切(P<0.05),可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