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引入夏洛莱、无角陶赛特和边区莱斯特三个肉羊品种与当地细毛杂种羊开展杂交示范。结果表明 :杂交一代 4月龄断奶羔羊平均活重分别达到 2 2 11、2 2 2 0和 2 1 77kg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受胎母羊断奶羔羊重依次为 18 17、2 0 79和2 0 5 1kg ,前者较后者分别降低 14 3 %和 12 6%  相似文献   
62.
对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连续灌服不同剂量喹胺醇40d,以探讨喹胺醇不同灌服量的促生长作用及对生殖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喹胺醇具有显著促进雌性大鼠增重的作用。药物剂量在10mg/kg(相当于150mg/kg饲料添加剂量)时,其促生长效果较为显著;喹胺醇对大鼠血清中P1和E2的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3.
抗生素后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抗茵药物大都具有抗生素后效应(PAE),可以利用PAE在设计给药方案时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合理联用,现已作为评价兽药药效的一个新参数。本文就PAE的产生机制、抗菌药物的PAE及其在兽医兽药上的研究与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诃子、矮紫堇、甘青乌头3种藏药的体外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用效果,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BVDV进行增殖并检测TCID50;通过CPE观察和CCK8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3种藏药和利巴韦林的最大药物安全浓度和药物半数中毒浓度(CC50);采用先加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药和病毒预先作用的3种不同加药方式进行体外抗病毒抑制试验,计算不同作用方式下抗病毒有效率、药物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治疗指数(TI),进一步明确各个药物对BVD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Reed-Muench氏法计算出病毒的TCID50为10-4.67·0.1mL~(-1);诃子、矮紫堇、甘青乌头和利巴韦林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1mg·mL~(-1)、1mg·mL~(-1)、8mg·mL~(-1)和2μg·mL~(-1);3种藏药及利巴韦林在药物和病毒预先作用方式下的最大有效抑制率均高于50%,其中矮紫堇浓度为1mg·mL~(-1)时,有效抑制率可达到72.86%,抑制效果极显著高于利巴韦林(P0.01);在先加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两种作用方式下的最大有效抑制率均小于30%,药物的吸附阻断作用和复制阻断作用并不明显。综上所述,3种藏药对BVDV均有一定的直接杀灭作用。其中,矮紫堇直接杀灭效果最佳且优于利巴韦林,有望被进一步开发成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65.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樗白皮提取物对小白鼠机体内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动物分为5、10、30g/kg樗白皮提取物灌喂组和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动物血清、脾、肝中X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10g/kg樗白皮提取物能够降低小白鼠血清、脾、肝组织中的XOD活性,30g/kg樗白皮提取物能提高上述各组织中的XOD活性,5g/kg樗白皮提取物组小白鼠组织中的XOD活性接近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樗白皮提取物对小白鼠体内XOD活性的作用不同,低剂量时具有抗氧化作用,高剂量时表现为促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7.
将192只2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正常日粮、含黄芪生药(RA)日粮、含发酵型黄芪提取物(FRAE)日粮和含中农华信黄芪多糖(AP)日粮,试验期28d。测定肉仔鸡全程饲料利用率、日增重;50日龄心脏采血制备血清,测定其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扑杀后测定器官指数,并做组织切片镜检。结果表明:经过28d试验后,RA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明显下降(P<0.05),FRAE组饲料转化率明显下降(P<0.05);IgA和IgM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对照组比较,AP组和FRAE组的IgG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对照组、AP组、FRAE组比较,RA组的IgG的含量有显著性的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发酵型黄芪提取物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8.
将192只体重均一的2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正常日粮、含黄芪生药(RA)日粮、含发酵型黄芪提取物(FRAE)日粮和含黄芪多糖(AP)日粮,试验期28 d。测定肉仔鸡全程饲料利用率、日增重;50日龄心脏采血制备血清,测定其中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酸转肽酶的酶活性,尿酸的含量。扑杀后测定器官指数,并做组织切片镜检。结果表明:①经过28 d试验,RA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明显下降(P<0.05),FRAE组饲料转化率明显下降(P<0.05);②和RA组相比,FRAE组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RA组的γ-谷氨酸转肽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③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无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在试验期内发酵型黄芪提取物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了建立宫衣净酊中盐酸水苏碱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赛分Sepax polar-propylamide(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 mL/L的冰醋酸(65∶35),流速为0.5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30℃。检测器参数为飘逸管温度为105℃,雾化室的温度为60℃,载气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盐酸水苏碱的线性范围0.155 mg/mL~248.00mg/mL(R~2=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5.46%(RSD=1.08%)。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宫衣净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0.
活性氧自由基在动物机体内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自由基是近年来在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较多的以氧(O)、碳(C)和氮(N)为中心的活性基团。其中活性氧是机体内最常见自由基,也是近年来对其体内外生物学作用阐述最多的自由基种类之一。正常情况下,该类自由基在抗菌、消炎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疾病或某些外源性药物和毒物入侵后,机体抗氧化体系可能会发生紊乱,自由基代谢平衡因此失调,从而导致生物膜和大分子物质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文章对活性氧自由基在动物机体内的产生、性质和生物学作用,以及天然清除剂在机体内对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自由基与疾病间的关系做了较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