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研究了粗缩病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2.
多渠道引进全国多地鲜食玉米品种52个,并进行玉米粗缩病抗性和鲜穗产量、鲜食品质、风干籽粒产量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为粗缩病感病品种;以鲜食品质为主、兼顾鲜穗产量为原则,推荐糯玉米品种3个(精品超级晶糯、西星白糯2号、渝糯13号)、甜糯玉米品种2个(万糯1号、万糯十一)和甜玉米品种1个(圣园珍甜2号);以风干籽粒产量为指标,推荐西星白糯2号、西星黄糯6号、中糯309、精品超级晶糯和黄糯共5个品种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  相似文献   
43.
根据多年研究,综合小麦-玉米周年秸秆还田技术、小麦季深翻技术、玉米季多层施肥技术内容,集成并制定了小麦-玉米周年高效耕作技术规程。通过本技术规程实施可持续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增加耕层深度,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供肥能力,提高肥料养分利用效率,达到地力稳步提升、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讨和筛选夏玉米高产高效分层施肥技术模式,设计了不施肥、一层施肥、两层施肥和三层施肥4种不同施肥方式以及分层施肥量的不同比例,研究了分层施肥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养分转运规律、养分系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一层施肥相比,三层施肥有利于提高吐丝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提高了氮、钾养分转运量和转运效率;8 cm、15 cm、22 cm肥料比例7∶5∶3的三层施肥模式在吐丝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14.5%、13.0%和46.1%,在成熟期氮、钾养分转运效率分别增加9.1%、75.9%,玉米籽粒产量增加8.8%,100 kg籽粒磷、钾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这种肥料量自上而下呈递减的分层施肥模式优化了肥料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促进了夏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转运,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玉米籽粒产量。推荐8 cm、15 cm、22 cm肥料比例7∶5∶3的三层施肥模式为夏玉米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45.
在黄淮海平原盐碱障碍耕地典型区域,经过3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麦秸覆盖和磷肥、海藻肥对棉花籽棉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建立了3因素与籽棉产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麦秸覆盖、磷肥和海藻肥与籽棉产量间存在着显著的典型肥料效应函数关系;覆盖麦秸能够增加纤维上半部长度;纤维断裂比强度随着磷肥用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适量施用磷肥有助于提高纤维强度;增施海藻肥有利于提高纤维上半部长度、反射率和伸长率;3因素对纤维整齐度指数、黄度和马克隆值影响较小。经过对产量模型的解析,获得高产目标区段(高于等于2 250 kg·hm-2)的农艺措施是麦秸覆盖量为8 180.4~8 748.0 kg·hm-2、磷肥(P2O5)用量为117.8~141.5kg·hm-2、海藻肥用量为738.8~922.0 kg·hm-2,其中100%磷肥和50%海藻肥基施,50%海藻肥花铃期追施,麦秸于苗期均匀覆盖于行间。  相似文献   
46.
小麦种质烟农74(11)是20世纪70年代烟台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衍生了鲁麦14、鲁麦13、烟农19等多个大面积推广品种,并以这些品种为育种亲本,选育出多个国审小麦品种,是近期山东省小麦育种的基础。选用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62份、非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58份,共计120份实验材料,采用小麦90K芯片,分析了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共获得26 026个有效SNP位点,其中A、B、D基因组各占32.17%、40.69%和7.64%。供试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8~0.31,平均为0.25,低于SSR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全部材料组(组Ⅰ)和烟农74(11)衍生材料组(组Ⅱ)遗传相似性系数,发现组Ⅰ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1~0.70的占59.44%、0.71~0.80的占32.98%、≥0.91的占0.80%;组Ⅱ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 0.61~0.70的占26.77%、0.71~0.80的占53.22%、0.81~0.90的占17.26%,≥0.91的占2.75%,这表明烟农74(11)种质衍生后代间的遗传关系比较狭窄,需要拓宽遗传基础。此外,对几个经典小麦杂交组合进行了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发现子代和上缘亲本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0.87,平均为0.79;姊妹系间为0.84~0.87,父母本间为0.65~0.71。通过经典组合分析并结合当前小麦遗传关系狭窄的现实,建议在中短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8以下;在中长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7以下。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生物秸秆技术对茄子生长的影响,采用菌种和秸秆的不同用量配比及处理技术,进行茄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秸秆技术能促进茄子植株健壮生长并增加产量,果实品质也得以改善。综合考虑,处理4、5、6的试验效果较好,即菌种和秸秆的质量比在(1︰400)~(1︰600)、每667 m~2秸秆用量在3 200~4 800 kg较适宜,其中处理5即每667 m~2施用菌种8 kg、秸秆4 000 kg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