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3篇
  14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高氯·辛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高氯·辛微乳剂30、40、50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施药后1d,20%高氯·辛微乳剂防效分别达78.36%、85.89%、94.00%;施药后3d分别为83.99%、88.43%、95.39%;施药后7d分别为89.44%、93.66%、98.35%。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2.
鲁西北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北地区保护地蔬菜栽培设施大部分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面积约3万hm^2,仅德州、聊城就有1.7万hm^2。2001年以前的主要栽培方式为越冬一大茬生产,主要生产黄瓜、番茄、西葫芦等,因温室增温、保温性能一般,总体效益不高,每667m^2日光温室收入1.8万~2.2万元。为充分利用保护地资源、扩大市场、解决效益低下的问题,针对南方7~10月受雨水影响严重、茄果类蔬菜生产困难、销售市场广阔的实际情况,从2001年开始改为早秋延后番茄(比常规秋延后提前1个月定植)、早春甜瓜一年二茬生产,当年每667m^2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产量9.2~11.6t,收入1.6万~1.8万元,早春甜瓜产量8~12t,收入1.4万~3.0万元。2006年秋延后番茄推广面积已达1533hm^2。  相似文献   
23.
20%高氯·辛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高氯·辛微乳剂30、40、50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施药后1d,20%高氯·辛微乳剂防效分别达78.36%、85.89%、94.00%;施药后3d分别为83.99%、88.43%、95.39%;施药后7d分别为89.44%、93.66%、98.35%。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4.
丰乐5号是经抗病基因转育结合多代病圃筛选后,选配的1代优质、高产且高抗枯萎病的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90天,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30~31天。果实椭圆形,浅黑色底上覆盖暗条带。平均单瓜重4~5kg,单产4000kg/667m2。皮薄、肉红、质细,果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口感风味极佳。  相似文献   
25.
猪圆环病毒(PCV)可引起断奶仔猪进行性消瘦、淋巴组织等组织病变的一种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重要传染病。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有2种不同的血清型,一种为猪圆环病毒I型(PCVl);另一种为猪圆环病毒ll型(PCV2)。经实验证明,一般认为PCVl血清型无致病性,而PCV2血清型有致病性,并认为它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综述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等,探讨猪圆环病毒病有效的诊断方法,为临床上猪圆环病毒病的确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1997年,林科所大枣示范户赫水旺在该村老苹果园的地头沟边发现一株濒临死亡的实生桃树,我们采穗进行芽苗保存,于1998年定植,1999年见果,2000~2003年大量结果,表现力果大,色艳(粉红~深红),着色面积大(95%着色),树冠内膛、外围全着色,脆甜可口,综合性状优良,暂定名“满膛红”。 1 主要性状 1.1 植物学特征 树冠自然半圆形,树姿半开张。新梢绿  相似文献   
27.
<正>金露2号和丰甜7号均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优质厚皮甜瓜。金露2号果实圆形,果皮金黄色、转色早,果肉白色,肉质脆软多汁,香味浓。丰甜7号果实圆形,果皮白色,果肉浅绿  相似文献   
28.
针对大兴安岭林区次生林的特点,提出综合培育法是科学经营次生林,利用次生林的根本性作业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立足于溶剂法,通过对比超声波、微波、光波单独处理较短时间的红松籽油的得率,以及处理后单独浸提红松籽油得率的增加情况,明确在红松籽油提取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的方法,同时确认4种提取方法对红松籽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按照GB/T 5009.229—2016《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532—2008《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和GB/T 5009.227—2016《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分别测定4种方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的酸值、碘值和过氧化物值,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红松籽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和质量分数,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松籽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  结果  正己烷作为最佳提取溶剂,当提取温度25 ℃,液料比18 mL/g,浸提时间5 h红松籽油得率为65.52%。超声波法(300 W,10 min)、微波法(380 W,100 s)、光波法(400 W,11 min)单独处理时的红松籽油得率分别为67.63%、62.26%、58.25%。上述3种方法处理后再单独使用正己烷浸提,使总提取时间达到5 h后的红松籽油得率分别增加了2.18%、4.50%、6.10%。4种方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符合GB/T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中酸值(≤ 4 mg/g)、过氧化值(≤ 0.25 g/100 g)的限量标准。溶剂法制备出的红松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低(P < 0.05)。脂肪酸质量分数由高到低分别是亚油酸(44.54% ~ 46.32%)、油酸(28.29 % ~ 28.83%)和皮诺敛酸(13.15% ~ 14.51%)。溶剂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光波法所提取的红松籽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值分别是9.41、8.80、9.43、9.61 g/L和5.10、5.51、6.10、5.43 g/L。  结论  对超声波法、微波法和光波法单独作用及浸提后得率进行比较,发现超声波法、微波法和光波法在提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与溶剂法、微波法和光波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的红松籽油得率高,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抗氧化能力强,能够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此方法应用于红松籽制油工业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0.
<正>本试验旨在探讨吉林省紫薯不同栽植时期及覆膜对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紫薯在吉林省的最佳植期和增产技术,为吉林省紫薯的生产提出科学的栽培技术规程打下基础。1试验材料紫薯的试验材料来自吉林省农科院经济植物所紫薯的高剪苗,选整齐一致,苗高20cm备用。2试验地状况吉林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试验地,土质为栗钙土,较粘重。3试验小区级处理的设置试验小区长度为10m、垄距为0.65m、株距为0.3m,每个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