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6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6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南繁棉花与主产棉区棉花(棉区棉花)全生育期虽然差异不大.但各个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差别较大,后者的前-中-后3个阶段属于“慢-快-慢”模式.南繁棉花恰好相反,是“快-慢-快”模式。所以.同样是大田棉花,但在水肥管理和生育期调控方面,南繁棉花是有其自身要求的。  相似文献   
32.
宋朝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1084)中,为表彰梁武帝节俭,写他“身衣布衣,木棉皂帐。一冠三载,一衾二年。”约二百年后,元朝的胡三省(1285)对其中“木棉”作了注释。共249字,简要记述了当时棉花种植区域和播种、除草、成熟吐絮及轧  相似文献   
33.
访黄道婆崖州居住旧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访黄道婆崖州居住旧址汪若海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淞江府(今上海)乌泥泾人,出身贫苦,早年当道姑,后乘海船出走,流落在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数十年间,向当地黎族居民学习植棉和棉纺技术,及老,返回淞江故里,广为传授棉花种...  相似文献   
34.
1982~1986年,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组织,与有关单位协作开始进行低酚棉新品种(系)联合试验。1984年开始分设中熟、抗病和早熟三组试验。5年来参试品种(系)共43个,其中中热19个,抗病14个,早熟10  相似文献   
35.
汪若海 《中国棉花》2015,42(7):41-42
<正>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那腥风血雨的八年抗战中,我国大好河山遭到日本侵略者践踏,中国人民陷入空前浩劫。在此期间,中国的棉产也落入低谷,民众生活艰辛,衣被无着。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这是我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的完全胜利。东方睡狮觉醒了,中华民族挺胸昂首。尔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逐渐当家作主,走上发展繁荣的康庄  相似文献   
36.
我国历史上长期种植的棉花主要是中棉(G.arboreum L.),又叫亚洲棉,俗称小棉花。产量较低,并且纤维较短而粗,只适宜手工纺织,而不适于机器纺织。到了十九世纪后期,由于我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37.
本文评述了我国自育的早熟低酚棉品种(系)的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和抗病性,介绍了4个适宜于特早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是棉套作的优良早熟低酚棉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38.
1992年鲁豫冀三省棉花减产原因分析及发展棉花生产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豫冀三省是我国重点产棉省,常年植棉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左右着全国棉花生产形势。鉴于今年气候异常、虫害严重等原因,棉花普遍晚熟减产。位于三省交界处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根据本所试验结果和设在三省各有关基点的试验示范结果,以及与三省棉花生产主管部门和科研  相似文献   
39.
我国植棉史拾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若海 《农业考古》1991,(1):323-324,337
一,三千年前的棉布我国植棉历史悠久。窨有多长时间?有的说七百年,有的说一千多年、近二千年,众说不一。西周或春秋战国时的《尚书》“禹贡”中写着“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后世一些学者理解为夏商时代我国东南沿海居民已用棉花织布。由于缺乏佐证,颇有异议。1978年,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崖洞墓中发现一小块十分珍的青灰色布。据鉴定确系棉花纤维织成,存在时间为三千年  相似文献   
40.
杂交棉的新进展及其深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杂交棉的新进展  2 0世纪 90年代的 1 0年中 ,全国棉田面积连续减缩 ,而杂交棉的面积却不断增长。 1 990年全国杂交棉为 1 .47万 ha,占全国棉田面积 0 .3% ,到 1 999年全国杂交棉达 39.93万 ha,占全国棉田面积 1 0 .8%。目前 ,中国杂交棉的面积仅次于印度 ,居世界第二 ;从国内主要农作物杂交种的面积看 ,棉花仅次于玉米、水稻和油菜 ,列居第四。杂交棉如此迅速发展在中国植棉史上从未有过。目前全国各主产棉省几乎都有杂交棉的大面积种植或试种示范。杂交棉在南方明显多于北方 ,在科技水平较高地区多于科技水平较低地区。从杂交棉类型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