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3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单季稻褐飞虱种群数量增长拐点与吡蚜酮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单季稻褐飞虱的种群行为特征和增长拐点(虫口急增期),以及持续有效控制褐飞虱灾害,2008-2010年开展了单季稻褐飞虱种群数量消长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单季稻褐飞虱种群数量增长拐点为8月底9月初,防控关键节点为增长拐点前30 d内。应用50%吡蚜酮(顶峰)防控褐飞虱的节点为增长拐点前10~15 d,常规时期为8月中旬。试验结果表明,667 m2用50%吡蚜酮(顶峰)20 g加水75 kg采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喷雾处理,褐飞虱持续控制效果90%以上可达40 d,可控制单季稻中后期褐飞虱拐点出现,即1次施药可达全季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在晚稻上流行频率较高 ,为害损失渐趋严重 ,成为晚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 ,我们于2000年8~9月对30%普菌克WP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30%普菌克WP,系广东省罗定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0%龙克菌SC ,系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化工厂生产 ,50%杀菌王WP ,系浙江省诸暨市农化厂生产 ;5%菌毒清AC ,系山东省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20%叶青双WP,系浙江省温州市东风农药厂生。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  相似文献   
93.
陈伟强  余山红  汪恩国  刘树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17-2517,2519
[目的]评价秋冬栽培番茄育苗期病毒病侵入的风险。[方法]对秋冬栽培番茄育苗期烟粉虱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自番茄出苗后烟粉虱即开始危害,且至移栽前番茄病毒传入的风险较高,近30%的番茄苗为带毒苗,移栽后也会成为烟粉虱的重要虫源和番茄病毒病的重要病源。[结论]常规育苗将导致烟粉虱的扩散及病毒病的严重发生,秋冬栽培的番茄育苗需采用隔离育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为了揭示双季稻—单双并存—单季稻耕作制度渐进变化害虫种群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于1990-2012年通过4个监测点应用灯诱和赶蛾方法对水稻害虫种群结构及构成数量进行系统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主要害虫随双季稻向单季稻制度渐进变化其害虫种群构成从9种演变成8种;其种群数量变动呈周期性波型曲线变化,波动周期W型为9-10年或V型4-5年,不同耕作制度波动呈“三角”变化并以单双并存制度为趋高运行状态;经数值化函数模拟,创建种群数量变动数学模型二化螟为F=-9.6459t2+158.54t+1920.9(r=0.5648**),稻纵卷叶螟为M=-636.37t2+22547t-162834(r=0.7741**),稻飞虱为N1=502.9t2-7097.8t+24522(1990-2006时段r=0.8050**)和N2=3122t2-133157t+1000000(2006-2012时段r=0.8191*)。通过一系列建模,对提升当前单季稻害虫整体监测预警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单季杂交晚稻嘉丰优2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移栽密度19.5万丛·hm-2处理的产量与6.0万丛·hm-2处理的产量在10%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他的均未达显著水平;移栽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但对每穗实粒数的影响不显著;5个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以及5个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随着移栽密度增减,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于产量的作用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移栽密度各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很明显;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除千粒重外,其他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比较大,高产高效栽培应特别重视在促进较大群体形成并获得较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健壮个体,提高结实率,促进穗大粒多;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和生产实际认为,嘉丰优2号的移栽密度以15.0万丛·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6.
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超级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不同生育期接入不同虫量褐飞虱研究其危害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超级稻甬优6号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褐飞虱接入虫量(X)与其产量损失率(Y)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模型分别为:分蘖期Y=9.08X-8.333 3(n=6,R=0.842 5*)、孕穗期Y=3.741 4X-6.057 1(n=6,R=0.900 8*〖KG-*2〗*)、灌浆期Y=0.122X-1.0(n=6,R=0.958 3*),从而拟定超级稻甬优6号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的防治指标分别为2.0、3.0、35.0头/丛,确保超级稻甬优6号优质高产,为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的持续控制提供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通过临海城郊蔬菜基地小菜蛾发生危害规律的研究,揭示小菜蛾种群数量年度变动与季节性消长规律。2002-2012年应用性诱剂进行定点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近11年来小菜蛾种群数量呈螺旋式下降趋势,其运行轨迹为N=3 133.5e-0.264 5t,t={1,2,3,……,n}(r=0.817 6**);其季节性消长呈M形曲线变化,春峰期在3-6月,峰值较大且峰期较长;秋峰期在10-11月,峰值相对较小且峰期较短。其春峰量(y1)、全年诱量(y)与2月份诱量(m2)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y1=9.479 3 m2+343.83(r=0.931 7**);y=12.221m2+666.48(r=0.872 4**)。小菜蛾发蛾量(M)随气温(T)的变化而变化:M=-0.069 4T2+3.07T-18.427(r=0.527 3**),即田间发蛾的旬平均气温区间位于7~37 ℃,最适旬平均气温在22 ℃左右。  相似文献   
98.
根据天台1969-2008年田间褐飞虱发生监测情况,阐述了褐飞虱长期运动规律及其运行周期,分析造成褐飞虱种群周期性变化的周期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化符合多项式函数模型, Y(t)= X2=C0+C1×X+C2×X2+C3×X3+...+C15×X15, X={1,2,3,┅┅,n},并创建了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动的时间序列ARIMA(2,1,1)模型:Y(t+l)=0.0659+0.0616851Z(t+l-2)+ e(t+l) + 0.3802611e(t+l-1) ,应用此模型回测,吻合率达98.6%,具有很高的精度;从而预示今后1段时期褐飞虱仍处高位运行状态,应加大防控力度,保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9.
外来入侵生物烟粉虱寄主植物与为害特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不同寄主植物和不同蔬菜种类烟粉虱发生调查,利用塑料黄板涂抹机油在城郊蔬菜基地诱测烟粉虱成虫数量,明确烟粉虱主要寄主植物种类,并测定了烟粉虱对不同寄主蔬菜发生为害敏感性和不同高度空间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00.
杨梅油桐尺蠖为暴食性害虫,研讨发生规律与测报防治技术,对于综合控制虫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监测调查,探明了杨梅油桐尺蠖生物学特性与发生消长规律,在浙江临海、黄岩等杨梅主产区,年发生2-3代,以5月下旬至6月初,8月下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旬发生危害重,全年发生危害呈明显三个高峰期。,寄主植物、栽培管理、自然天敌和气候条件对杨梅油桐尺蠖发生有较大影响,制定了杨梅油桐尺蠖测报方法,确立了虫口发生基数与危害、虫口发育进度和农事管理等监测调查与发生期、发生量与发生程度预报方法,提出了防控对策和诱杀成虫、整形修剪、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虫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已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